职普融通 四园同构:职业体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职业教育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的基础工程。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目标,布局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2022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强调“建设技能型社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技能型社会建设以“国家重视技能”为战略导向着力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以“社会崇尚技能”为价值导向凸显职业教育的全民性,以“人人学习技能”为实践路径完善职教体系和教育形态,以“人人拥有技能”为努力方向实现技能型社会建设。

立足“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全面落实建设“技能型社会”目标,学校教育是重要环节。将“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目标贯穿到各阶段学校教育、不同的教育内容中,体现学校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属性特点。将“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渗透到全生命周期的教育过程,从娃娃抓起,职业体验教育是重要途径。职业体验教育是面向学生组织与职业相关的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发掘职业兴趣、提高职业认知、找准职业倾向、树立职业规划的教育行为。开展职业体验教育,其主要目的是推动职业教育资源面向基础教育开放,促进职普融通,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通过职业院校与中小学校的联动,将技术技能教育与职业体验教育、劳动教育等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在职业陶冶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在校园生根、发育、成长。

本书以职业体验教育为研究对象,以职业体验教育实践模式构建与实施为主线,深入分析职业体验教育对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促进职普融通等国家战略的价值与意义,提出以全生命周期育人理念为指导,构建职业体验—生涯指导—专业探索一体化生涯发展体系,以市域统筹、职普融通为主导,建立市级+区级+校级+家庭四级统筹机制、家园+校园+产业园+公园四园运行机制、目标+内容+方式+效果四维监控机制;以四园同构、协同育人为路径,整合职业体验基地、职业体验课程、职业体验师资,健全场所+课程+师资+平台四维一体的职业体验教育资源体系,形成了职普“场所融合+内容融合+人力融合+平台融合”的职业体验教育实践模式。

纵观全书,综合而言,本书有三大突破:

一是认识转变。率先提出“终身化技能成长”育人理念和技能生成素养认识框架,以终身发展理论为认识基础,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确立“终身化技能成长”育人理念,通过357个职普融通实验班、全学段课程体系等教育内容,统筹设计不同阶段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建构终身化技能成长的教育体系和制度框架,重塑以终身学习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突破了职业体验服务“人—教育—社会”的价值嬗变,深化了职业体验教育的理论研究。

二是模式创新。率先构建“基地+课程+师资+平台”四位一体实践模式,以系统思维集聚全市职业体验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将体验场景从校园延伸至家园、产业园、公园,形成全场域职业体验基地;选择职业大类的代表性职业活动串联课程内容,推动体验课程从经验式向职业化转变,创新了职业体验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整合政研企、家校社人力资源,建成多主体参与、梯队式发展、专业化指导的师资队伍,拓展了师资力量;搭建教师教学和学生体验数据平台,实现数字化优质资源城乡全覆盖。该模式大力服务了国家“双减”政策和技能型社会建设。

三是机制优化。率先创建纵向统筹、横向协同、外围监控的立体联动育人机制,为深化职普融通提供了新机制。按照设计—实施—评价思路,设计层面突出市域统筹,建立“市级—片区—区级—校级”统筹机制,层层落实推进;实施层面体现政研校互联互通,行政部门和科研机构提供政策引导、专业指导、质量督导,职普学校共同推进,形成四方协同育人合力;评价层面着力制度建设,建立基于标准进行反馈整改的监控机制。三类机制有力保障了职业体验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篇,综述职业体验教育的已有研究,阐释本书的理论依据和编写脉络。第二部分为多维实践篇,以成都市职业体验实践为例介绍了区域层面推进职业体验基地、职业体验课程、职业体验师资等方面的建设策略和路径。第三部分为分段实施篇,以成都市职业体验分段实施为例总结了小学、初中、高中在开展职业体验教育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成效。第一部分主要由高瑜、肖慧、李沿知、黄廷美等撰写,第二部分主要由冯忠友、吴柯江等撰写,第三部分主要由樊艳丽、王海燕、梁沙等撰写。全书由高瑜、刘婷婷、曾宝国负责统稿和校稿。

本书的研究与实践得到了成都市教育局、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成都市洞子口职业高级中学校、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特此向支持和关心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为本书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书中部分内容参考了有关单位或个人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谢。

高瑜

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