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抢夺武卫镇!
开元元年,正月二十三日。
萧景辰领着军队日夜兼程,终于进入莒州地界。
立刻下令让邓芝派出一队人马,分开前往打探,排除威胁后,才亲自领军继续前进。
首先看到的便是前沿第一座军事地,大安镇。
此时的大安镇早已是空空如也,整个城内一片狼藉。
各处商铺皆被洗劫一空,地上还有血迹斑斑。
显然,这里经历过一场大劫难。
原本好些老百姓还在整理自家商铺,见到有官军入城,立刻吓得躲了起来。
顿时整个大安镇街道上冷冷清清,空无一人。
说起来,大安镇只是一座军事小镇,城墙不过一丈之高,驻军也不过一千人。
作为防守确实很牵强,顶多就能拖延一点时间,意义并不大。
看来吴定国选择放弃大安镇,将兵力撤回莒州城,还是十分明智的。
“报!”
这时,一名探马飞驰来报:
“已经探明,城中所有商铺都被叛军洗劫一空,百姓极度缺粮。”
萧景辰立刻让邓芝派人张贴告示安民,招募一千壮丁组建民兵队,还给他们分发了武器,让他们维持大安镇稳定。
然后分出一拨粮食,赈济百姓。
全军稍作休整,萧景辰便令大军直奔永宁镇。
……
当夜。
济东城,宁王府。
宁王萧毅正召集儿子和一众亲卫将领,围在一张舆图前议事。
紧跟着,一名侍卫疾步匆匆进来禀报:
“王爷,已经证实了,吴定国已经叛变了!”
跟着,侍卫便将近来打听到的消息一一禀报。
原来两天前,宁王下令给吴定国补充军需粮草,并让他前往宁王府议事。
可谁知,吴定国以病重为由做了托辞。
宁王立刻引起了怀疑,便让人入城打探消息。
毕竟没有不漏风的墙,吴定国整顿军务的事还是被透露了出来。
“这个混账东西!”
宁王闻言,怒拍桌案,脸色铁青。
吴定国反水,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
“传令,即刻调集兵马,本王要亲自领军拿下莒州城!”
宁王咬牙切齿,眼中闪烁着狠绝的光芒:
“本王要让那吴定国知道,背叛本王的下场!”
“可是王爷,王府距离莒州城有两百余里,此时若调集大军前往,恐怕为时已晚,吴定国固守待攻,加之莒州城防坚固,非朝夕可破。”
一名身着银甲、面容沉稳的中年将领上前一步,语气中既有忧虑也不乏冷静。
“其二,更需虑及,若此时倾巢而出,宁王府的安全将如何保障?赵天驰是否会趁虚而入,亦是未知之数。”
“李将军所言极是。”
谋士李慕白轻抚长须,补充道:
“再者,吴定国既已反,必有后手,或许已暗中归顺了朝廷,有外援相助,此时若贸然进攻,恐会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宁王闻言,怒气稍敛,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
最终落在了儿子身上,问道:
“钰儿,你有何看法?”
萧景钰拱手道:
“父王,儿臣以为,当务之急非是急于进攻,而是应先稳固后方,确保王府安全无虞。
同时,可秘密派遣细作潜入莒州,探查吴定国叛军虚实,以及是否真有外援。”
就在这时,又有一位亲卫急匆匆进来禀报:
“王爷,据前线探马来报!
此次朝廷派来莒州征讨的人可能是……是……”
“是谁?说!”
“是……皇帝陛下!”
“什么?”
宁王萧毅闻言,瞳孔骤缩,手中的茶杯因过度用力而微微颤抖,茶水溅落在衣襟上,却浑然未觉。
大殿内落针可闻,一时间静得只能听见窗外夜风呼啸的声音。
“小皇帝亲自前来?”
宁王的声音低沉而充满不可置信:
“这……这怎么可能?他不是病重了吗?
怎会如此不顾龙体安危,亲自涉险?”
谋士李慕白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道:
“王爷,此事非同小可啊!
若当真是陛下御驾亲征,这对其余军镇的震慑可太大了,只怕没人再会效应咱们。
而且,现在来想,吴定国这厮必然是已经归顺了朝廷。”
他们本就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
可若是皇帝御驾亲征,当面质问,那清君侧的名义根本就站不住脚。
还有那些军镇总督,必然就会多加考量,不敢贸然出兵。
“哼,这个两面三刀,无耻的墙头草。”
宁王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抹狠厉:
“即便小皇帝御驾亲征,本王也绝不是软柿子。”
顿了顿,又看向李慕白,询问道:
“李先生,依你之见,当下该如何应对?”
李慕白沉吟片刻,缓缓道:
“王爷,眼下已然可以料定,吴定国必已归顺朝廷。
此时与他正面硬碰硬绝非上策,而是应该即刻加强武卫镇的防御。”
说着,他抬手指向舆图上写着武卫镇的小点。
“现在武卫镇已经空了,吴定国尚不知我们已经得知他归顺朝廷的事。
所以,必然不敢派兵攻打,咱们得抢先加强驻守。
另外,王爷还应该继续派人过河,与北狄人取得联系,让他们尽快全力攻打临阳城。”
宁王闻言,眼神闪烁不定,似乎在权衡利弊。
皇帝亲征,无疑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那些原本就在观望的军镇总督,此时必然更不会贸然支持。
现在鹿死谁手未可知,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好!就依李先生所言。”
宁王不再犹豫,起身看着一众亲卫将领嘱咐道:
“你们谁愿意领军前往武卫镇驻守。”
武卫镇就安插在莒州与宁王府的要道上,在莒州各处重镇里,算得是一处极为重要的军事重镇。
原本是在宁王的手中,可后来萧景钰下令,让吴定国将驻军撤回了莒州城布防。
现在看来,应该重新夺回武卫镇,在朝廷进军途中安插一颗钉子,拖住朝廷的军队。
待到北狄人攻下临阳城,局势便会有极大的转机。
“父王,儿臣愿领军前往武卫镇驻守,绝不让朝廷军队向前一步。”
就在这时,萧景钰当先挺身而出。
宁王显然也早已经想到了,由儿子前往当然最好。
可前往武卫镇镇守,也是万分凶险。
沉吟片刻,宁王还是同意了:
“好,钰儿,此事交给你去办,本王给你两万兵马。
但切记,无需出城迎敌,只要拖住朝廷的军队即可。”
“儿臣遵命!”
萧景钰拱手拜别,随后领命而去。
是夜。
宁王手笔一封书信,连夜派人渡过潢河,前往北狄大营送信。
然而,他未曾料到,一场更大的风暴。
正悄然向他和整个莒州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