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管得越多,孩子反而越差?
海北老师:
您好!家有四年级的娃,数学、语文80多分,数学计算题出错,填空题、应用题看题目不仔细(其他科目也几乎都这样),每次的错题我都让他重新整理,结果发现下次遇到同样的题目,还是错。语文错别字也是一样,让他订正多次,再听写还是会错。老母亲心力交瘁,就算每天提醒他易错点是什么,该如何注意,他还是记不住。
我几乎每天都要提醒他字要写规范,提醒了会写好,不提醒仍旧乱写。写不好我就罚他重新写,费时费力。写作业的时候,他人确实坐在那里,可心思不知道在哪里。老师说他上课不专心,经常开小差。他爸说我平时管得太多了,该放手了,真的是这样吗?希望您有空能指导一下,感谢您。
——家长留言
从这两段留言中,我读到了这位妈妈的无奈。
相信这是一位对孩子教育很上心的妈妈,也是一位为了孩子全情付出的妈妈。
从这位妈妈的描述中,我感觉到这个孩子的问题很多: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和动机不足,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佳。一个孩子但凡有其中一个问题,在学习上都很难取得优秀的成绩。
小学阶段,在父母的敦促和鞭策下,孩子的学习表现可能还能维持在不错的水平,一旦没有了父母的监督,表现就不尽如人意了。
这位妈妈无力地说道:“老母亲心力交瘁,就算每天提醒他易错点是什么,该如何注意,他还是记不住。”
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正如这位有智慧的爸爸所说:“ (你)平时管得太多了,该放手了。”
父母过度干预带来的负面影响
确实,所有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妈妈过度干预所导致的,这就是所谓的好心办了坏事。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过度干预,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影响。
一、自主性减弱:过度干预可能导致孩子缺乏自主性,他们可能习惯于依赖父母的指导和决策,难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会影响他们在未来面对挑战时的应对能力。
二、责任心下降:过度的控制可能让孩子失去对自己行为和决策的责任感。如果一切由父母决定,孩子可能不会承担后果,导致责任心下降。
三、自信心受损:过度干预可能导致孩子缺乏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如果他们不断被告知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自己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
四、产生抗拒情绪:孩子可能对过度控制产生抗拒情绪,他们可能感到被束缚、受限,从而导致与父母的关系紧张。这种紧张关系可能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和谐。
五、学习效果下降:过度的帮助和指导可能妨碍孩子的学习。如果父母为孩子做了太多事情,孩子可能会错过学习的机会,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社交技能受限:过度干预可能限制孩子与同龄人和外部世界的交往。他们可能缺乏与他人建立关系和解决冲突的经验,这对社交技能的培养不利。
七、创造力受阻:过度的控制可能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有着过多规定的环境中,孩子可能难以发展自己的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从这位妈妈的留言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的学习自主性很不足。他做题不仔细,即使妈妈多次讲解和纠错,还是不能解决原有的问题。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妈妈不断地催促。如果妈妈监督到位,孩子就能做得不错,一旦妈妈不在身边,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可见,孩子变成了是为妈妈学习,他的责任心下降,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并不负责,只是应付了事。
孩子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无疑是对妈妈的无声反抗。或许是妈妈什么都管,或许是妈妈力求完美,使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内驱力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这样抗拒的情绪,让孩子的学习表现比较糟糕,妈妈感到非常不满意,并由此产生无力感与焦虑情绪。
这位爸爸对孩子现状的把控还是比较到位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妈妈一定要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学会放手。解决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渐进式的步骤,大家千万不要期待有什么三招搞定教育问题的速成法,孩子问题的形成都是长期累积的,同样地,解决问题也有个长期的过程,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学会放手
我给大家十点建议,帮助父母朋友们学会放手,以便促进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
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在父母的教育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父母应该审视自己的行为,并认识到这些行为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父母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过度介入,包括是否频繁为孩子做决策、过度监督学习进度、不给予孩子独立空间等。这位妈妈发私信给我,就说明她已经在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是很好的开始,意识的转变才能带来行为的改变。
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反馈和情感状态。如果孩子表现出对过度干预的不满或抗拒,父母应该及时关注并做出调整。孩子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对父母教育方式恰当与否的一种明示,父母应该倾听并理解孩子的感受。这位妈妈在教育过程中明显忽视了孩子的情绪反馈,他那无声的抗拒,就说明了妈妈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她的干预过多了。
另外,父母还可以从孩子的独立性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进行反思。如果孩子在这些方面显示出不足,可能是因为长期以来受到了过度干预,缺乏自主发展的机会。
最后,父母在反思中应该明确教育的目标。自己是否过于追求完美,导致对孩子的干预过度,而忽略了培养孩子自身的优势和兴趣?通过明确教育目标,父母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策略,避免过度干预的发生。
制定适度的规矩
制定适度的规矩是在家庭教育中找到平衡点的一项关键举措。规矩的存在有助于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同时,过于严格的规矩也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制定规矩时,父母需要慎重考虑,制定规矩旨在培养良好习惯而非过度限制孩子的行动。
规矩应当与孩子的年龄和发展水平相匹配。对于较小的孩子,规矩可以相对简单明了,侧重于培养基本的生活习惯和礼仪。对于较大的孩子,则可以适度提高规矩的要求,以培养更高层次的责任感和自律性。规矩的设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规矩应当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习惯。通过制定规矩,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个人物品、保持卫生等。这些良好的习惯将成为孩子未来生活和学业中的重要支持,有助于他们在各个方面取得更好的表现。这位妈妈的日常教育明显缺少了规矩,从而处处都需要管束孩子。没提醒孩子的地方,他不能做好;没陪在身边做的时候,他也做不好。这何时是个头呢?只有明确规矩,让孩子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事情应该怎么做,做事情后的奖励和惩罚是什么等,父母才能摆脱时时刻刻的监督和约束。
然而,规矩也要有弹性,要给予孩子一些自主权。过于刻板的规矩可能使孩子感到束缚,积极性也随之降低。父母可以在制定规矩时留出一些空间,让孩子参与其中,倾听他们的建议,并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他们一定的决策权。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定要注意,规矩的制定应当是一种积极的引导而非过度的限制。过于苛刻的规矩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反感,甚至逆反心理。因此,父母在制定规矩时应当注重情感沟通,解释背后的原因,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与孩子协商,使规矩更具可接受性。
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
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是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一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开放和真诚的,这有助于双方建立信任、增强理解和产生共鸣。
父母要确保孩子知道他们的声音是被重视的,可以通过表达对孩子看法的兴趣和尊重,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种开放的态度会让孩子感到自己在家庭中是有价值的成员,而不仅仅是被告知要做什么的对象。
父母还应当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在沟通中,不仅要给予孩子表达的空间,还要真诚地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立场。父母可以通过提问、回应和参与孩子的对话,传递出对孩子意见的认真态度。从这位妈妈的留言中,我发现她包办了孩子的学习,错题是妈妈让孩子整理,错字也是妈妈让孩子订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压根没有倾听孩子的声音。记得一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告诉我,我忘记;你教我,我记住了;你让我做,我会了。可见,妈妈的做法还停留在这位名人所说的第一步,正因如此,孩子做错的题才会反复错。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听孩子说,让孩子给妈妈讲题,妈妈要做的就是认真听讲,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孩子深入学习,这就是“费曼学习法”。
在建立开放沟通渠道的过程中,父母还需要注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支持。当孩子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时,父母可以通过积极回应、鼓励和理解,传递给孩子“我在这里支持你,我明白你的感受”的信息,从而加强亲子关系的紧密程度。
设定合理期望
设定合理的期望是父母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可以有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发展。在设定期望时,父母需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发展水平,确保期望既具有挑战性又不至于过高,以免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了解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对设定合理期望至关重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认知、情感和生理特点,因此,设定的期望应该与其身心发展水平相匹配。这位妈妈对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的认知是不清楚的,你要让一个四年级的孩子100%不错,那是不可能的。别说是孩子,就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不能保证我们的计算每次都对。
在孩子犯错之后,不应该苛责孩子并惩罚孩子,而是要看到孩子错误背后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如果计算容易错,看孩子是不是没有把大数乘除法的计算流程搞懂,是不是打草稿太过凌乱,出现数字誊抄错误,等等。如果孩子大数乘除法的计算流程没有搞懂,那么搞懂这个流程就是近期要完成的小目标;如果孩子因为草稿不规范而计算出错,规范打草稿就是近期要完成的小目标。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不够,对于计算出错的原因,他并不能够清楚认知,这需要父母的引导,鞭辟入里,才能够对症下药,实现目标。
除此之外,设定合理期望时还需要与孩子进行充分沟通。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目标,与孩子共同商讨并设定期望,让孩子参与其中,增强其对目标的认同感。通过开放的对话,父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期望,并及时调整目标,以适应孩子不断变化的成长需求。孩子应该有长期与短期的学习目标,比如孩子存在计算问题、错别字问题,我们就把解决这类小问题作为每日目标,一个一个去攻克。家长要和孩子共同商量如何攻克它们,用多少时间攻克它们,鼓励孩子一步步打怪升级,而不是指责孩子做不好,或者是批评惩罚孩子。
鼓励自主决策
鼓励孩子进行自主决策是培养其独立性和责任感的重要手段。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一些小的决策权,可以促使他们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能力。
在学习方面,父母可以鼓励孩子选择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方法。例如,对于一个学习问题,可以让孩子决定是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查找资料还是向老师请教来解决。这样的自主决策不仅能够提高孩子对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够锻炼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这位妈妈采取了最为费力不讨好的方式,结果非但孩子学习没搞好,亲子关系也变得很糟糕。何不让孩子自己寻求途径解决问题呢?当孩子主动向父母寻求帮助的时候,再和孩子一起探讨,而不是父母亲自上阵,用并不专业、并不科学的方式横加干预。父母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各种资源,方便孩子查阅和使用。
日常生活中的小决策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有效途径。父母可以让孩子参与制订周末的活动计划,包括目的地和活动的内容等。孩子可以从中学会权衡利弊、综合考虑,并最终做出决策,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和责任感。
自主决策还可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面临困难或挑战时,父母可以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案。这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抗压力和适应性。
最重要的是,在鼓励自主决策的过程中,父母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指导,确保孩子在进行决策时,能够得到必要的信息和反馈,避免因为缺乏经验而犯错。同时,父母可以从孩子的决策中发现他们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的培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给予选择权
给予选择权是培养孩子自主性和决策能力的重要方法。在适当的范围内,给予孩子一些选择的权利,不仅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还能够培养他们在决策过程中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父母可以在学习方面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例如,对于特定的学习任务,可以让孩子选择使用哪种学习方式,是阅读、观看视频,还是亲自实践。这样做不仅能够满足孩子的学习偏好,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这位妈妈如果觉得自己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孩子的问题,大可寻找更多的资源和途径,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看视频课、刷试题等。
在兴趣爱好方面也可以给予孩子选择权。父母可以鼓励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兴趣班或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学会权衡和做出决策。这有助于培养孩子对自己兴趣的认知,增强他们的自主性。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可以通过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来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比如,让孩子选择今天晚上吃什么样的晚餐,或者周末去哪个公园玩。这样做可以培养他们权衡利弊、考虑后果的能力,为日后面对更大的决策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需要在合理范围内给予孩子自主权,避免出现选择权范围太大或太小的问题。在孩子做出选择后,父母可以与他们讨论选择的理由,引导他们思考不同选择会产生的后果,从而加深他们对决策过程的理解。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不仅要提供支持和指导,更要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机会,以此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位妈妈无疑是一位勤快的好妈妈,为孩子的错误辛苦了半天,但是却剥夺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可以通过询问问题、给予提示或者分享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孩子主动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案的意愿。这种引导式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避免了像留言妈妈那样自己劳心劳神,而孩子却无动于衷的尴尬局面。
其次,父母在提供支持的同时,要避免立即替孩子解决问题。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应对挑战的勇气。当孩子面对问题时,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不断尝试和失败中积累经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将问题分解为小部分,逐步解决。这有助于降低问题的复杂性,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应对。通过分步解决问题,孩子能够逐步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增强他们的分析能力。比如像前文提到的计算问题,到底是计算本身的问题,还是计算流程的问题,抑或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存在,只有一个一个地攻克,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
在整个过程中,父母要保持耐心和鼓励,不断强调问题本身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父母的支持和鼓励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积极应对困难的心态。
培养责任感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洗碗、打扫等,可以有效促进他们责任心的形成,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让孩子承担家务劳动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孩子通过承担家务劳动,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每个人的努力都对家庭的运作有着积极的影响。这样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协作意识,使他们更加愿意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让孩子参与家务,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有一定的责任,需要对家庭贡献一份力量时,他们会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任务,从而养成积极主动的态度。这种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孩子在学校和社交场合中更好地履行义务,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另外,参与家务还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学会一些生活技能,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或洗碗,能够提高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独立性的培养不仅对家庭有益,更能让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中展现出自信和成熟。
最后,让孩子参与家务,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在家务劳动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这为他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面对困难、克服障碍,孩子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表扬和鼓励
基于这位妈妈的描述,不难看出孩子在妈妈的过度干涉下,自信心受到影响并由此产生了抗拒情绪。要改变这一情况,妈妈需要调整态度,少一些批评和指责,多一点表扬和鼓励,这在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方面十分重要,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积极行为的持续性,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对自主性的认同感和积极性。
表扬和鼓励是建立积极激励体系的有效手段。当孩子表现出独立和自主性行为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孩子感受到他们付出的努力十分有价值。这种积极的激励有助于激发他们更多的积极行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强调孩子的成就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表扬孩子独立完成了任务,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还培养了他们面对问题时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是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和主动承担责任的动力源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业和生活的各种挑战。
通过表扬和鼓励,父母能够让孩子懂得自主的重要性。当孩子展现出自主决策和独立思考的时候,父母应该与他们分享这种积极行为对未来的价值,这种理解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学习态度。
最后,表扬和鼓励应当是真实和具体的。父母要在孩子表现出自主性时,提供具体性的肯定和鼓励,避免过于敷衍的奖励。真实反馈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从而更有动力保持独立性的表现。有的父母经常说孩子哪儿哪儿都是问题,没有值得表扬的地方,那么,就请大家拿起“显微镜”去寻找孩子的进步之处,哪怕只是细微之处,也要不吝赞美,当孩子尝到了进步的滋味,相信我,他会爱上它的。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父母在处理孩子问题时感到束手无策,或者被负面情绪困扰,寻求专业帮助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专业帮助不仅有助于解决具体的问题,还能够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帮助父母更好地应对孩子的行为挑战。
专业帮助提供了客观的观察和分析。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家庭辅导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对孩子的行为问题进行客观、深入的观察和分析。通过他们的专业视角,父母可以更准确地了解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专业帮助能够为父母提供个性化的建议。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其行为问题的背后可能存在不同的原因和因素。专业咨询师能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为父母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全面考虑孩子的性格、兴趣和家庭环境等因素,提供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议。而我在这里给出的建议和方案是针对大众的,因此越详细越好。可见,这里的一些建议不一定能够快速高效地解决留言妈妈的问题。这些建议就像是中药,虽然药效好,但是见效可能不是那么快。专业帮助的优势就在于是对症下药,可以立竿见影。
专业帮助还提供了有效的沟通渠道。专业心理咨询或家庭辅导是一个开放、安全的沟通空间,父母可以坦诚分享自己的困惑和担忧。与专业人士的交流有助于缓解父母的焦虑感,让他们更冷静地面对问题,从而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留言妈妈当下处于一种焦虑状态,对孩子的批评和苛责不仅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适得其反,亲子关系还会受到破坏,真是得不偿失。
最后,专业帮助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通过专业咨询,父母可以学到一些有效的家庭管理和育儿技巧,帮助自己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以上一系列方法,父母可以逐步减少对孩子的过度干预,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为积极的环境。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设定合理期望、鼓励自主决策、给予选择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责任感、制定适度的规矩、表扬和鼓励,以及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这些方法共同构建了一个有益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框架。
通过鼓励孩子自主决策和给予一定的选择权,孩子将逐渐培养起自主性和责任感。通过积极的沟通,父母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同时,设定合理期望和制定适度的规矩,为孩子提供了清晰的指导,让他们在规范的环境中学会自律。
总而言之,父母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逐步减少过度干预,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自主发展,还能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成长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既温馨又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