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窍要趁早:小学拔尖成长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
家庭教育:
家长不开窍,孩子怎么可能开窍?

感受不到爱的孩子,不会长成你所期待的样子

只有爱是不够的,不表达出来,孩子会感受不到你的爱。所以你首先要减少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

——心理学家杰弗里·伯恩斯坦

在一次与母亲的交流中,我曾问道:“我从未听过您对我的肯定,也未曾得到过您的表扬,我做得不够好吗?”

母亲沉默了片刻,回答道:“你外公就是这么教育我的嘛,要怎么表扬?”

母亲用一个反问句,把问题抛了回来,我顿时语塞……

事实上,在我担任班主任的这些年里,不断听到学生和家长的抱怨。学生觉得父母对自己干涉过多,为此烦恼不已,而父母则认为孩子不听话,经常与他们唱反调,表现得叛逆而难以管束。

这种亲子关系并非个案,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我常常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父母爱你吗?”

不同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有的孩子认为父母爱自己,有的说父母只在意成绩,有的说父母更关心娱乐活动,还有些孩子认为父母并不爱自己,因为他们总是挑剔自己的缺点。

许多家长给我发私信抱怨他们在家中面对的各种问题,感到自己无法有效地管教孩子,询问我应该如何应对。对此,我建议他们考虑让孩子住校,以减少家庭内部的摩擦,并更好地依靠学校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孩子的行为。

然而,有些家长则坚持认为亲子时光至关重要,担心孩子住校会减少他们之间的交流时间,不利于培养亲子关系。一些家长即便选择了让孩子住校,仍会频繁地向老师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行为表现,如饮食、课堂纪律等。从这些行为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孩子满满的爱。

然而,为何孩子依然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信息传递上的不对等呢?

实际上,孩子们有这样的表达和感受,并非因为他们不懂感恩。我们大多数父母在表达时过于含蓄,很少向孩子表达爱与欣赏。而孩子们对于爱的理解却是直观的。孩子们难以理解那种深藏心底的爱,因此,有的孩子会不断地抱怨父母对自己的漠不关心。正如一首歌所说,“爱你在心口难开”,许多父母的爱就是如此,深埋于心中,羞于表达,最终导致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对孩子的爱,必须大声说出来。

心理学家杰弗里·伯恩斯坦曾指出:“只有爱是不够的,不表达出来,孩子会感受不到你的爱。所以你首先要减少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

我有这样一个学生,在别的家长眼中,他是个积极活泼的孩子,对别人也很有礼貌。然而在他母亲的眼中,他却是不爱清洁、不爱学习,总是令母亲失望的孩子。在一次家长会后,我与孩子的母亲进行了交谈。在谈话中,母亲一直抱怨孩子不爱清洁、回家不认真完成作业、过于好动等问题。孩子听到母亲的抱怨后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低着头沉默不语。

母亲对孩子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显然表现出她对孩子的爱,但是这样的爱,却成了刺痛孩子的刺。

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我开玩笑说:“孩子进步挺大的,刚进学校时周围是大块大块的垃圾,现在变成了小纸屑,进步可观。”母亲吃惊地问:“啊?还有垃圾吗?”接着她又斥责了孩子一番,我只好转移话题。

在母亲持续的负面评价下,这个孩子变得极度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他认为自己学习不好、生活习惯不好,简直一无是处,因此他的存在感非常低,甚至晚上独自在家时都不敢熄灯入睡,令人心疼。每次回到家中,他都会关起门,不愿与母亲交流,这让母亲感到失望和无奈。

然而,这个孩子真的一无是处吗?

事实并非如此。他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乐于助人,而且他被选为英语课代表,是我的得力助手。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鼓励教育,只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即使是微小的进步,我也会大加赞赏。因此,孩子开始慢慢认同并喜欢上了我,甚至亲切地称我为“大大”。他格外重视英语这门学科,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第二学期依然位列年级前三。

我有一个习惯,每天放学后都会留在办公室辅导孩子,结束辅导后才去吃饭,因此我的胃一直不太好。每天晚上我也会去查寝,而这个孩子总是等着我一起回寝室。

有一天晚上,由于辅导孩子的时间过长,我没有时间吃晚餐,胃有些不适。得知我没吃饭后,孩子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面包,递给我。他告诉我,他每天都会买一个面包放在口袋里,以备我没有时间吃饭时派上用场。

听到他这番话,我不仅惊讶,更是感动,泪水止不住地涌出眼眶。这个孩子怎么会是母亲口中让人失望的孩子?他怎么会是一个不懂感恩的孩子?

第二天,我在班上分享了这件事,表扬了他并表达了谢意,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掌声。我还将这件事写成了一篇小文章,发给了他的母亲。起初,他母亲表示很不可思议,反复向我求证:“您说的是真的吗?”我肯定地回答:“千真万确!”

从那以后,这位母亲对我充满信任,遇到任何教育问题都会来找我寻求帮助。我建议她要经常在家中表扬和鼓励孩子,有问题可以私下告诉我,我来教育和引导孩子。

有一天,她打电话给我,声音有些激动,一开始我以为是孩子在家做错了什么事,不停地安慰她。但她却说,她太激动了,因为她偷偷听到孩子给同学打电话,说自己最近很幸福。同学追问原因,孩子告诉同学,最近母亲对自己非常好,是他从小到大都没有感受到的好。她说着说着就哽咽起来。我想,这应该是高兴的泪水,也是悔恨的泪水。

她一定后悔,后悔曾经对孩子的苛刻要求,后悔对孩子的过度责备,也后悔一直以来对孩子的种种打击……

孩子的需求其实非常简单,只要父母给予肯定、欣赏和爱,他们就能够幸福到手舞足蹈。如果孩子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爱,那么父母就必须审视自己的表达方式是否适当。许多父母倾向于使用“恨铁不成钢”“为你好”等措辞,或者试图用嘲笑、讽刺、挖苦、反语等方式来刺激孩子,比如说:

“你这次居然考了95分,没有抄别人的吧?”

“你的习惯真是太差了,你看看隔壁××,习惯多好,你连人家的一半都比不上。”

“你不认真读书就算了,以后就扫大街吧!”

…………

然而,这种表达方式并没有使孩子变得更出色,反而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了仇视情绪,导致了孩子的叛逆心,以及对父母缺乏感恩之心。

家长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老板每天都指责我们,挖苦我们,从不认可我们的努力和进步,那我们会有何感受呢?这样的言语毫无温度。相反,它会让人感到尖酸刻薄,难以接受。这就是许多家长虽然对孩子关怀备至,用了很多心血教导孩子却未见效果,反而使孩子感到压抑逃避的原因。此外,这种言辞还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削弱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出现心理问题。

爱,一定要大声说出来,并将其付诸实践!

大多数的家长都比较含蓄,羞于表达,无法将心中对孩子的爱大声说出来。为了调和并促进亲子关系,我经常为大家提供平台,大声表达对孩子的爱。

每次的班会课,我会转述父母对孩子的爱,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真实态度。我还会为父母和孩子提供互动平台,比如每年的感恩活动。我们班的感恩活动一直是全校最大的感恩活动,反响非常不错。家长们十分支持这项活动,家委会主动牵头,每位家长准时参加,座无虚席,有的家长还会将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到现场,一起参与孩子成长中的关键瞬间,看得出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极其重视。在感恩活动前,我会安排家长和孩子互相写信,表达彼此的感激与心声,为感恩活动的第三、四个环节做好准备。

感恩活动的第三、四个环节,是最为感人的。

第三个环节题为“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在这个环节,孩子会对父母表达感激之情,说出他们的爱,并且站起身来对爸爸妈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最开始,孩子们不敢主动起身表达心声,担心会让父母不开心,或是被父母责骂,在我的不断鼓励下,孩子们一个个站起来,勇敢地说出了藏在心里的真心话。很多孩子在这个环节中说出了平时不敢开口说的话:

“爸爸妈妈,你们可不可以不要管我太多?我能够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你们可以不要天天催我吗?”

“妈妈,我真的不想去补课,你可不可以不要给我报这么多补习班?”

“妈妈,我觉得您不是那么爱我,我觉得您更爱弟弟!”

…………

从孩子们的发言中,我听到了很多委屈和诉求。很多父母低下了头,显然在认真思考孩子所说的话,或者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看得出家长们在这个过程中很受启发,也很有收获。

第四个环节叫作“孩子,我想对你说”。这个环节非常催泪,很多父母和孩子哭得稀里哗啦。在这个环节中,父母们针对孩子们的发言逐一做出回应,并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起初,许多父母都不愿意站起来发言,他们观望着,希望有其他家长能够先行示范。率先站出来的往往是父亲,而母亲们则显得更为羞涩。听了父亲们的发言,母亲们也渐渐兴奋起来,争先恐后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很多父母讲道:

“孩子,爸爸妈妈对你严格,给你报辅导班,是希望你学习进步,爸爸妈妈不知道你不喜欢,对不起,我们会尊重你的意见。”

“孩子,妈妈是很爱你的,就是不知道如何表达,以后有什么事情,你直接告诉我好吗?”

…………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军人父亲。这位父亲高大健硕,看起来十分威武,他一直在部队,很少回家,妈妈一个人照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对此,他十分内疚。他借这次机会,表达了对女儿的歉意,并坦陈了自己的无奈。他的言语温和而真诚,眼中含泪,目光始终专注地投向女儿。女儿瞬间破防,眼泪夺眶而出。我想,这是委屈的眼泪,委屈爸爸很少在家陪伴自己,委屈自己遇到困难时少了爸爸的鼓励和支持。我想这也是惊讶的泪水,惊讶于一向威武的军人父亲,竟也能说出这么温柔的话语。我想这更是感动的泪水,感动于父亲远在部队仍时刻挂念自己。

这个环节的意义在于:父母们将平时不能言说或者羞于表达的爱,统统表达了出来,打消了孩子们认为父母不爱自己的念头,让孩子更加理解家长,更能体会他们的用心,这样,亲子关系就能一点点地得到改善。

所谓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只要关系到位了,很多教育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他班级的手机管控问题,在我们班上压根不是问题,孩子在学校及家里都会主动上交手机,也不会沉迷于游戏,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变得十分融洽。

爱,一定要大声说出来。

藏在心底的爱,固然可贵,但是不被孩子感受到的爱,终归是父母的一厢情愿。

大声说出来的爱,才能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才能让父母和孩子双向奔赴。

因为被浓浓的爱包围着,我们班的孩子变得懂得感恩。在教师节、父亲节和母亲节,孩子们会用感恩信或卡片来表达对老师和父母的感激之情。许多父母收到这些感恩信和卡片后都会第一时间分享给我。有的孩子会将手工折的花朵送给老师,也会回家为父母做饭、给父母洗脚,甚至利用假期到爸爸公司帮忙。

每当我听到家长分享孩子们的这些举动时,我都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因为他们的爱得到了回报。我坚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哪个父母是不需要孩子肯定的。

当下的社会充斥着各种焦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焦虑尤为突出。学习似乎成了许多孩子唯一的使命,成绩则成了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我深知,这种焦虑的背后是父母深沉的爱,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一直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认为只有通过学习这条路才能实现出人头地。然而,很多父母并不清楚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于是他们将自己的焦虑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这种方式的爱,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其实,除了学习成绩,孩子还有很多值得父母肯定的地方。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应该被看到;孩子的每一句暖心的话语,都值得被感激;孩子的每一个才能,都需要被欣赏;孩子走的每一步,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不管是谁,如果天天被批评和指责,都会反抗,这就是很多家长眼中的叛逆和不服管教。当这样的亲子关系成为常态,家里的气氛一定是乌烟瘴气的,久而久之,很多孩子就会自暴自弃,成为名副其实的“问题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善用两种“镜子”:一种是显微镜,另一种是放大镜。用显微镜来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应该认真挖掘。接着,用放大镜来放大这些优点,给予肯定和表扬。我一直坚信“优秀的孩子是夸出来的”,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是如此。

当孩子的优点得到关注、认可和表扬时,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强,而这又会促进学习,同时,表扬孩子还能改善亲子关系,一举三得。

我们一定要明白:

养孩子如照镜子,我们摆出什么样的姿态,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反馈。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满满的爱时,他们才会有满满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他们才会学着用同样的方式去爱父母以及其他人。

所以,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毫不吝啬地表达对孩子的爱。

爱孩子,就一定要大声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