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侧写师,开局破解二十年悬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日记

2020年5月20日,晚上十一点半。

零点侦探社。

周子瑜本来说要和陈铭一起通宵达旦,寻找案件的蛛丝马迹。

可天色一黑,他就困得不行,倒在沙发上沉沉睡去,轻微的呼噜声在安静的房间里回荡。

陈铭独自一人,坐在办公桌前。

他面前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线索和推测,像一张错综复杂的思维导图。

关于杀婴辱母案的每一个细节,都被他清晰地罗列出来。

受害者的信息、案发的时间地点、已知的嫌疑人……

一条条线索,在白板上交织,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案件网络。

陈铭的目光,在白板上游移,脑海中飞速地旋转着。

他回忆着曾经学过的杀婴辱母案的犯案过程,每一个细节都像电影画面一样,在他脑海中回放。

凶手的残忍、受害者的绝望、警方的追捕……

一切都历历在目。

他甚至能感受到当时那种紧张、压抑的氛围,仿佛自己就置身于那个血腥的案发现场。

陈铭将记忆中的内容,一一写在白板上。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锋利的刀,刻在他的心上。

他写下了一个个名字、一个个地点、一个个时间点……

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信息,在他眼中,却构成了一个个关键的节点。

写完已知的内容后,陈铭在空白处写下了“向阳幼儿园”。

他用红色的笔,重重地将这五个字圈了起来,并在旁边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个幼儿园,与案件究竟有什么关系?

陈铭陷入了沉思。

“唰唰唰……”

一阵轻微的、纸张翻动的声音,在寂静的侦探社里格外清晰。

陈铭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桌上的笔记本,正无风自动,一页页地快速翻动着。

他一个箭步冲到桌边,眼睛死死地盯着笔记本。

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来了!

它终于来了!

等了一晚上,这个神秘的笔记本,果然再次出现了新的文字!

陈铭的呼吸变得急促。

终于,笔记本停止了翻动,停留在了一页新的空白页上。

新的文字,开始缓缓浮现。

2000年5月25日,

星期四,

晴。

这个案子,真是让人头大。

怎么说呢,线索清晰,证据链也完整,全都指向李胜武。

可我总觉得不对劲,就是那种……

直觉,对,就是直觉告诉我这里面有问题。

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这种感觉。

这次要是你能看到,可得帮我好好分析分析。

你脑子好使,肯定能发现里面的猫腻。

我就不行了,干劲有余,脑子不足,哈哈,你以前就这么说过我。

今天,我们走访了李胜武的邻居和同事。

他们都说李胜武人挺好的,就是有点孤僻,二十多岁了,也没个女朋友。

不过,有个打着红伞的女人曾经送他回过家,但也只是送到楼下就走了。

五组的同事查到,李胜武有一张欠了十万块的信用卡。

十万块!

我只在追缴赃款的时候见过这么多钱。

真不敢想象,他一个穷小子,拿这么多钱干什么用了。

同事说,这笔钱他是通过黑中介套现的。

唉,这么多钱,都够我娶个老婆了!

晚上,谭队派我去蹲守李胜武的家。

哼,我怎么可能听他的。

你猜我干嘛了?

我去找江碧莹了。

哦,你还不知道江碧莹是谁吧?

她是受害者家的小保姆,在向阳幼儿园当幼师,周末兼职做保姆。

我找她,可不是有什么私心。

而是我想起了,案发那天她涂的红色指甲油,太显眼了。

虽然她没提供什么线索,但还是要吐槽一下。

那么精致的美女,家里怎么能那么乱呢?

还有,这些女人,真搞不懂,买那么多包有什么用?

上面还全是字母,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

不说了,我同事在催我了。

我得回去蹲守了,以后再说。

对了,陈睿,你为什么每次都让我把日期写上?

搞得跟写日记似的。

虽然这个日记本能凭空交流,已经够扯的了。

难道咱俩的时间还不一样吗?

......

陈铭可以百分百确定,笔记本上写的就是他正在调查的杀婴辱母案。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激动。

他拿起一旁的钢笔,尝试在日记本上留下字迹。

笔尖划过纸张,却依旧是一片空白,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和上次一样。

陈铭无奈地摇了摇头,将钢笔丢回笔筒。

索性,他拿起日记本,迅速将上面的内容记在脑子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上次字迹出现后没多久就消失了,他不确定这次会不会也消失。

读完后,他将日记本放在一边,转身走到白板前。

拿起黑色马克笔,笔尖在白板上飞速移动,将日记中提到的关键信息一一写下:

江碧莹。

红色指甲。

精致但家里乱。

多款带字母的包包。

幼师兼职保姆。

出现在李胜武家楼下的红色雨伞。

十万元负债。

黑中介套现现金。

每一个关键词,都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等待着被串联起来。

陈铭的目光在这些关键词上扫过,眉头紧锁。

江碧莹,受害者家的保姆,同时也是一名幼师。

这两种职业,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爱心。

但从日记中的描述来看,她的住所却异常脏乱,这与她的职业形象产生了强烈的反差。

红色,在色彩心理学中,通常代表着热情、冲动,甚至危险。

这也和她的职业产生了冲突。

多款带字母的包包,写日记的人可能不认识,但陈铭清楚,这很有可能是那些昂贵的大牌。

这暗示着江碧莹对物质的追求,或者说,她渴望通过物质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

结合她幼师的低收入和兼职保姆的行为,可以推断,她对金钱有着强烈的渴望。

这种渴望,可能源于她的自卑心理,也可能是为了满足她的虚荣心。

但这些物质在追求和她的收入又形成了新的矛盾。

而日记中李胜武的性格和情况说是普通人都算抬举了,那么出现在他家楼下的红色雨伞和他的关系又是如何?

女友?

一个精致到哪怕黄昏时间也要打遮阳伞的女性真的会做一个打工仔的女友么?

那十万元负债,以及通过黑中介套现现金的行为,这也很反常。

正常的消费是不会通过黑中介套现的,除非是不想被别人知道这笔消费的目的,或者受人指使。

陈铭的眼神逐渐变得犀利。

同样的红色,同样的精致,一个出现在嫌疑人的楼下,一个出现在案发现场的家中。

这不是简单的巧合可以解释的。

陈铭拿起红色的马克笔,将“红色指甲油”、“红色雨伞”和“十万元负债”这三个关键词,用线条连接到了“江碧莹”的名字上。

又将向阳幼儿园后院发现的枯骨和李胜武连在了一起。

一个大胆的猜测,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如果,红色指甲和红色雨伞,都是江碧莹的呢?

如果,这十万元的负债,也与她有关呢?

那么,江碧莹在这个案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如果那个尸骨真的是李胜武,那他是被灭口了么?

从日记的描述来看,江碧莹是一个外表精致、注重打扮的女人。

这可能表明她具有一定的表演型人格倾向。

这种人格的特点是,情绪表达夸张、戏剧化,寻求关注和赞赏,自我中心,行为具有暗示性和诱惑性。

同时,她家里脏乱,又暗示了她可能存在一定的强迫型人格倾向。

这种人格的特点是,追求完美、固执、刻板、缺乏安全感,对细节过分关注。

这两种人格倾向,在江碧莹身上交织,使得她成为了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个体。

她渴望被关注、被认可,但同时又缺乏安全感,害怕暴露真实的自己。

这种矛盾的心理,可能导致她在面对压力时,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

这个江碧莹,绝对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她很可能,就是这个案件的关键!

陈铭已经完全沉浸在推理的过程当中,丝毫没有注意到日记本上的字迹正在渐渐消失。

此时的时钟刚好指向十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