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论文、拿项目,其实很简单(2021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导师说,铺摊子不如深挖洞

回想在我读博的那三年时间里,导师对我说了无数句话。是的,只要和导师在一起,我从不担心会冷场。

如果只允许我在浩如烟海的那些对话里挑选一句对我影响最大的话,那么,这句话会是:“铺摊子不如深挖洞。

这句话是我第一次和导师见面时他对我说的—那时的我还是个科研“小白”,整天为自己即将面对的博士学位入学考试的事情而诚惶诚恐。

是的,铺摊子不如深挖洞,请允许我用两个案例对这个问题进行说明。

首先进入脑海的,是我的一个师妹。这个小师妹面临晋升职称的压力,于是各种奋起直追,目标明确,动力十足,资金供应也非常充裕。精耕之下,必有收获。是的,她发表的论文的数量很快就达到了职称评审的条件要求,但是一个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那就是科研项目这一项。

评职称需要主持至少两个省部级科研项目,或者主持一项国家级项目。是的,她非常努力,每个可以申报的项目她都没有错过,却屡屡败下阵来,难有斩获。

这是为什么呢?她把自己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的项目申请书发过来让我提建议,我认真地翻看了一个半小时。从选题、学术史梳理、论证过程到前期研究成果—对,就是在看“前期研究成果”的时候,我认为我已经找到她无所斩获的原因了。她的选题方向是文化安全,而她的前期研究成果里只有一篇论文与这个选题相关,其他的都与此选题毫无关联。

比她列举前期研究成果的数量更为惊人的,是这些论文的研究内容:精准扶贫、“一带一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生道德信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晚清中国政治发展……居然还有一篇关于电影《花样年华》的配乐分析的论文——好一锅大杂烩!

我很佩服她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这么多的研究领域都有学术产出,这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她确实下了功夫。但是问题在于,她在某一具体研究方向的积累明显不足,无法形成“规模优势”。

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当她可以在各个研究领域发声的时候,往往也意味着她只能发出比较业余的声音。

于是,我郑重地建议她在项目申请书里只保留那篇与选题强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那才是这个选题真正意义上的前期研究成果。是的,她肯定觉得有点委屈,可事实就是这样:她在铺摊子,没有深挖洞。

再回头说说我自己。我曾经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专门练习跳槽,然后每每以失败告终。一开始我也觉得委屈、不甘心,可仔细一想,这里除了运气的成分、对能否适应异地生活的考虑,以及对一家人能否团聚的权衡,核心原因其实在于,自己没有真正打动用人单位的成果,没有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代表作”。

我在想,如果我有一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文章,那么,当我提出女儿入学、周转房、爱人工作,以及我以教授身份入职等问题的时候,就都不会再是问题了。

说到底,我的问题在于,虽然深挖洞了,但是,洞还不够深。

我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确保时间、精力在某个具体研究领域内的精准、持续投放至关重要,如此我们的学术生命才有可能更加持久。

我想,当我们知道问题的关键在哪里之后,剩下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去执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