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予学习以意义
赋予学习以意义是建立学习主动性的基本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一个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快速进步
2003年春节,一位首都机场集团的干部带其读初一的儿子找到我,请我指导他儿子的学习。
我问孩子:“你爸爸说你成绩不好,你能说说为什么成绩不好吗?”
孩子直率地说:“不想学习。”
我继续问:“为什么不想学习?”
孩子说:“感觉学的东西除为了考试,没有别的用途。”
于是,我开始与孩子探讨人生目标、意义这类话题。
我向孩子提出两个问题:你是否希望这一生有价值、有成就?你觉得学习什么才有价值?
孩子想了想说:“希望人生有价值,但现在不知道学什么有价值。”
我通过对孩子的提问,引发孩子的主动思考。
很多孩子并不成熟,看待问题难免简单化,而不是深思熟虑。但他们却常常对自己持有的错误观念深信不疑。要帮助孩子破除不成熟的观念,就需要剖析他们观念中的错误,并提出相对成熟的思想观点。
我劝导孩子说:“你看,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在每个不同的季节,人类要因应自然规律安排生产和生活。在传统农业中,春天时播种,但要等到秋天才能收获。你现在是学生,处于基础教育时期,在这个时期学习到的大部分知识都不能直接在现实中应用,就如同春天播种却暂时没有收获一样,所以你感觉不到学习的价值。但是,你现在的学习和积累,渐渐增加了你的底蕴,就如同小麦每天都以肉眼难以观察到的速度在生长一样,人的内在成长是潜移默化的。你不要急于看到自己学习的东西马上能在社会上应用,到了工作的时候你自然能发现学习的价值,你现在每天的学习都有价值,都在不断积累更大的价值……”
孩子基本上接受了我的观点,从一个“学习无用论者”转变为“学习有用论者”。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之后,孩子迅速改变了学习态度,由消极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学习,其后的学习成绩进步飞快,半个学期后,有几门课的成绩都有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