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
【背景知识】
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下方,第2至第4气管环水平,分为左右二叶及中间的峡部相连。峡部常有向上发出锥状叶。甲状腺有两层包膜,内层为甲状腺固有被膜(真被膜),外层为甲状腺假被膜,手术分离甲状腺应在真假被膜间进行;甲状旁腺位于两层被膜间隙内,多在甲状腺上下极的背侧,上旁腺位置相对固定,下旁腺变异较多。
1.血供
双侧甲状腺上、下动脉(颈外动脉第一支);静脉主要有甲状腺上、中、下静脉。
2.神经
喉上神经起自迷走神经,与甲状腺上动脉伴行,舌骨平面发出内支、外支;喉返神经亦起自迷走神经,左侧绕主动脉弓,右侧绕右锁骨下动脉,向上行于气管食管沟内,上行至甲状软骨下角入喉。
3.颈部淋巴结
美国头颈外科协会将颈部淋巴结分为6组(图6-2-1)。Ⅰ组:包括颏下群(ⅠA)与下颌下群(ⅠB),两者以二腹肌前腹为界;Ⅱ、Ⅲ、Ⅳ组(侧方淋巴结):颈内静脉上群、中群、下群(三者间分别以舌骨及环状软骨水平为界);Ⅴ组:颈后群(斜方肌前缘到胸锁乳突肌后缘);Ⅵ组(即中央组):包括喉前、气管旁、气管前淋巴结等(上至舌骨,下至胸骨上窝,两侧至颈血管鞘)。Ⅶ组:为胸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上纵隔区。

图6-2-1 颈部淋巴结分组
临床中需要外科治疗的常见甲状腺病症主要包括两类: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
甲状腺结节是最常见的外科临床问题,发病率约4%,其发生率与性别(男女比约1:4)、年龄(发病率随年龄升高)、放射暴露及碘摄入异常相关。甲状腺结节大多数为良性(95%),主要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而甲状腺恶性病变仅占3%~5%。此类患者临床诊治要点是,通过详细的临床评估,发现其中恶性或怀疑恶性者。
甲亢是循环中甲状腺素过多导致基础代谢增高、自主神经兴奋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多样。需要外科解决的甲亢主要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或toxic diffuse goiter,即原发性甲亢)和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toxic nodular goiter,即继发性甲亢),其中后者又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toxic multinodular goiter)及高功能腺瘤(toxic adenoma)两类。此类患者诊断多不困难,重要的是准确把握手术指征,充分术前准备,防止甲状腺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