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设备维护
为保证监测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可以投入运行,减少故障停机日,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确保安全运行工作,需高度重视对医疗设备的维护。
(一)设备维护方案
睡眠医学中心所有用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相关的设备都需要有一份详细的书面计划,以确保电气和机械安全,避免损伤患者、患者家属及员工。书面计划必须包括设备维护日志中涉及操作性文件的具体说明。该计划必须指明工作人员每月对设备进行的外观检查已明确是否存在明显缺陷;遵守制造商关于监测和维护记录设备的建议;以及由认证电工或生物医学工程师进行的年度电气安全测试。
1.中心必须将所有与监测失败(包括没有数据、数据不足或数据损坏等)相关的设备和传感器从监测设备中移除,并测试其功能是否正常,确定上述设备及传感器功能正常后方可应用于下一次监测服务中。
2.中心需及时报告日常维护中发现的设备或传感器异常以及在监测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并对上述的异常及故障进行分类,依据不同的表现对其原因进行系统分析,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而记录在册,以便于预防故障再次发生和及时排除异常。
(二)设备维护的方法
1.培训技术人员对设备维护的方法
在医疗设备故障解决和处理的过程中,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对其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医疗设备的维护,需对岗位技术人员进行设备使用的培训,让其可以明确地掌握以及了解设备性能、操作方法、保养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保证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采取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并维护设备。能掌握设备日常保养方法,最大程度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确保设备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
2.加强设备日常保养及严格检查
设备的定期保养以及检查工作是医疗设备日常运行的关键和基础,对医疗设备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相关医疗设备的定期保养以及检查制度,保证工作的完整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应该加大检查力度,规定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定进行保养,保证医疗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水平。
(三)感染控制及设备消毒
1.感染控制
睡眠医学中心首先应该严格遵守医院的感染控制制度,其次根据睡眠监测的流程及方法做相应的感控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睡眠医学中心的医护人员定期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持续应用的依从性,制定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制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2)中心必须有书面的感染控制程序,尤其是在清洁和检查设备过程中;包括灭菌、深度消毒具体程序,或每次使用设备后使用符合制造商建议的杀菌剂,同时消毒灭菌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或省级卫生政策法规及标准。必须按照中心的感染控制计划将清洁和污染的设备进行物理隔离,目的是预防交叉感染。
(3)坚持手卫生,手卫生是防止院感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在睡眠监测过程中安装电极前后应洗手,特殊疫情时期(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操作时需佩戴双层手套。
2.设备消毒
PSG监测仪主机在每次使用后需进行清洁和消毒,清洁前要关机,有触摸功能的设备要先停用触摸功能。可使用无尘布蘸取适量的水或75%的乙醇,擦拭主机、模块或插件箱的表面,注意避开设备的接口和金属部件,再用干的无尘布擦去设备表面的清洁剂,并将设备放置在通风阴凉的环境下风干。睡眠监测用的附件(如脑电电缆、气管、血氧电缆、血氧探头和心电导联线等),消毒方法类似监测仪主机。胸腹呼吸运动带可用水或温和清洁剂手洗,清洁后干燥备用。特殊电极,如食管压、食管pH电极等应按照说明要求进行相应消毒灭菌处理。
进行CPAP滴定前,主机的消毒用较弱碱性清洁剂(肥皂水等)或酒精溶液中浸泡过的无尘布擦拭机身外壳。主机外壳、插件式模块外壳、电源线、气源和软管表面附有油渍等污物时用棉签蘸少许消毒液擦拭,擦拭时切忌将液体流入屏幕的缝隙中,最后用干燥的无尘布擦干。对吸气安全阀组件、呼气阀组件、呼气阀流量传感器等部件需要用中、高效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以上,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并彻底晾干。
(四)睡眠监测数据的管理原则及措施
睡眠监测记录的原始数据,应保证:①原始性,不允许有任何改动;②及时性,对数据的记录一定要及时不能事后凭回忆记录,如睡眠中观察到的事件需及时记录以利于睡眠事件与睡眠期的同步分析;③完整性,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监测中所有信息的记录,即使监测失败没有结果也应该有相应的记录;④系统性连续记录,不能间断;⑤客观性和真实性,不带有任何人为主观因素。
睡眠监测数据的保存原则及措施:①完整的保存睡眠监测所有原始数据,便于临床及科研的进一步需求;②对数据进行统筹管理和规划,如按研究领域、创建时间、保密级别等分别保存;③根据数据分类设定保存期限;④将睡眠监测数据与重要的临床相关资料、研究成果等共同保存,增加数据在临床及科研的再利用。
(周俊英、王蓓、张斌执笔,何国华、王莞尔、王长虹、韩芳、唐向东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