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特色楼门+特色养老”为老服务模式成效凸显
(一)老年人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楼门内环境干净了,楼道漂亮了,没有了楼道杂物的堆积,老年人上下楼也更加顺畅和安全。社区以此为契机,提升改造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站,为老年人开展活动添置了电视、投影等设备,新增6件老年人健身运动器材,新建成1家600平方米的社区食堂,真正为老年人打造成“吃不愁、病不忧、孤不独、乐有伴”的“为老服务生态圈”,老年人对社区的满意度也从之前的65%增长到2021年年底的96%,民心工程真正成为顺民心、得民意的满意工程。

社区组织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服务满意度调查
(二)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社区通过开展志愿帮扶活动,使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更加受到关注,老年人就医看病有人陪同,在家突发疾病有人及时帮助处置,健康监测情况有人定期问询,社区实现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事件零报告。社区通过组织老年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邻里关系,也使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升。2021年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庆有西里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率达到94%,较2019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
(三)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成就感得到满足
老年人通过担任“特色楼门”中一系列“特色职务”,充分参与楼门文化引领下的社区建设,不仅改善了社区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为社区减负;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自身仍然具备的社会价值,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的比例也从2020年的不足30%提升到了2021年的80%以上。庆有西里社区老年人协会多次被评为“和平区先进老年人协会”,3位老年人被评为“和平区老有所为先进人物”、5位老年人被评为“和平区孝亲敬老之星”和“孝亲敬老楷模”。
庆有西里社区打造的“特色楼门+特色养老”为老服务模式,满足了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同时也增强了社区老年人对楼门、对社区的认同感,真正实现了老年人服务主体与对象的双向身份构建,增强了社区居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观念和社区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庆有西里老年人协会召集各职能组组长召开工作例会

社区举办“志愿一家亲 服务我先行”低龄助高龄帮扶结对表彰大会
专家点评
庆有西里社区在开展较为细致的调查基础上,突出重点,以解决为老服务供给和服务不足、邻里关系淡化、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积极性不高等为主要目的,结合当地开展的特色楼门建设,强化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通过健全老年人自治组织、支持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开展志愿帮扶互助服务、丰富社区教育文化活动等方式,走出一条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为老服务模式。其中,社区老年组织楼栋党支部、楼门自治小组、社区老年人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服务温情楼门、文化骨干活跃楼门、邻里共融关系和谐楼门等各具特色。该案例以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为出发点,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数据翔实可靠,为城市老旧小区为老服务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点评专家: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孙桐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医师 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