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典型案例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坚持“四个结合”,全角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

(一)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融入老年出行需求

在“一环三横五纵”村级路网建设中,坚持客货分流,在主路、支路和住宅区道路硬化、亮化、美化中处处考虑老年人实际需求,马路沿儿设置缓坡,人行道每隔50米左右设置木质座椅,便利老年人出行和休息。

(二)与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体现老年生活元素

在全村生活环境建设中,精心设计老年人生活场景。水上公园设置适宜老年人休憩的凉亭,文化休闲广场设置适宜老年人活动的健身器材,中心公园设置适宜老年人进出的缓坡和护栏扶手。实施村庄绿化工程时,在树下同步建设适宜老年人休憩纳凉的水泥垛口或椅子。

(三)与省级卫生村创建相结合,充实老年健康服务内容

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做实做细基本医疗及预防保健工作,定期为全村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健康教育等服务,为每位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家庭医生签约、“一键呼叫”、上门送药等健康服务,电话24小时畅通。老年公寓内设有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师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工作人员实时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发现病情及时送医。沿街、老年公寓和小区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20多个,根据四季变化和老年群体易患疾病定期更新宣传栏内容,为老年人适时提供卫生健康知识。

公园凉亭

村民在路边健康教育宣传栏前学习老年健康知识

(四)与适老化改造项目建设相结合,彰显老年友好主题

在对居住场所进行改造的同时,村里还对食堂、礼堂、科技中心等公共场所进行适老化改造,修建缓坡,增设老年人通道等,老年人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夕阳照耀老公山,晚霞映红滦河畔。良好的老年宜居环境和孝老敬老社会氛围,在给本村老年人带来幸福感的同时,也吸引了外地老年人来村里康养。家住天津市的李大爷老两口,五年前就在周台子村租了房子,退休后每年夏天都来村里住几个月。李大爷说:“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又是全国敬老模范村、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非常适合老年人休闲度假、健康养老。”

专家点评

周台子村在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中,以基层党建为依托,以解决老年人所需所盼为抓手,以提升老年群体幸福感为目标,不断深化为老服务项目,用“心”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积极探索“1314”老年服务新模式:坚持党建引领为老服务,探索老年公寓、福利公寓、居家养老相结合的新型集体养老服务模式,建立德化治理机制带动创建工作,坚持与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卫生村创建、乡村适老化改造等专项工作相结合,全力打造山区农村共富愿景下的老年友好型社区样板。其探索创建的山区农村共富愿景下的“1314”老年服务新模式,对冀北山区乃至全国农村地区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均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在推广应用中应注意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体现地域特色,不断开拓创新。

(点评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冯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