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一
壮乡山歌迎嘉宾,土司文化显神韵。2014年8月20~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忻城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忻城县隆重召开。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是忻城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当这次会议的论文集即将付梓之际,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忻城县有全国最早列入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土司文化遗产——忻城莫氏土司衙署。长期以来,忻城县历届领导班子都极为重视对土司遗址的保护,并组织力量开展对忻城土司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对土司文化的研究,积极遵照党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指示精神,努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土司文化。这一工作终于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赞扬和认可,能够把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放在忻城这样一个县级单位召开,无疑是对我县的极大鼓励和支持。我们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对忻城县工作的支持,绝不能辜负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在我县设立研究基地的殷切期望。
本次会议规模大、档次高、代表面广,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地近200位学术精英及各地文化工作者欢聚一堂。明清史学家商传、李治亭等也到会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郭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曙光以及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区文物局局长顾航等嘉宾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来宾市委书记李志刚会见前来参加第四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著名专家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在会上对忻城县多年坚持土司文化研究给予充分肯定,对如何努力提升忻城乃至广西的地方核心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曙光在会议上指出,忻城莫氏土司衙署作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做好土司衙署管理和保护工作,特别是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一步挖掘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让文物活起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郭旃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重要讲话,对忻城县莫氏土司衙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张希清先生在会上宣布:在忻城县莫氏土司衙署设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世愉研究员为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团执行主席;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对土司文化研究和土司遗址申遗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次会议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它不仅是一次学术盛会,更是一次学术普及,进一步掀起了我县对土司文化研究的热潮,深入探寻土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对边疆民族地区实施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各民族的发展规律,对我们当今推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具有现实意义。同时,这一研究热潮对进一步提升忻城县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以及土司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所共有的精神财富。这本论文集的出版正是这次会议的结果,也是土司文化研究成果的体现。这对于我县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推进我县民族团结进步,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这是我们忻城土司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后的第一个研究成果,也是我们计划编纂土司文化研究基地丛书的第一部,我期待有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纳入我们的丛书。
是为序。
中共忻城县县委书记 谢大研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