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基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2016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创新驱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不但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社会生产率和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主体,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扮演着重要角色。科技兴则国家兴,实体产业强则国家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则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投入决定着国家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进程。

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我国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随着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IPO注册制改革和互联网金融的相继启动,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然而,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地域的差异和结构的不同,所面临金融环境以及所能获得的金融支持呈现由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阶梯式递减的特点。部分地区金融支持的不到位以及融资体系的不健全,已经大大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金融体系的支持作用,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把握高新技术产业及其融资约束的成因,还必须厘清其解决路径。基于此,本研究试图站在兼顾历史与现实的全新视角上,在阐述国内外金融体系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探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融资约束的规律性,探讨金融支持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互动机理,以便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微观基础,从而使政府政策的制定更为有效。

本书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问题为研究背景,在阐述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特征与融资约束关联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金融体系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现状和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章绪论,主要概述本书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同时对本书的研究框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阐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背景。包括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在一系列国际背景下产生的,包括全球经济呈现“分化发展,逆周期波动性”,全球经济发展的模式转换,全球产业转移的格局调整,“逆全球化”挑战日益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升级,贸易保护主义2.0问世,全球经济中心的转变,地缘政治影响日益加深,并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作用等一系列的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包括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升级战略的转变、要素供给结构的转变、国内外市场环境的转变。

第三章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特征与融资约束关联。主要阐述了全球视角下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特征,厘清一些相关范畴及其关系,如高新技术企业和一般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科技企业和国有科技企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性、高投入性、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的特点决定了其与其他传统产业的不同,也形成了其融资约束。

第四章主要梳理国内外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融资约束理论。

第五章阐述了金融体系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主要针对科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探讨金融体系对科技企业支持的形成机制。种子期的企业,金融需求不大但风险高;初创期的科技企业资金需求大,易遇融资瓶颈制约;成长期的科技企业资金需求增大,易获间接融资;成熟期的科技企业融资风险低,易获资金支持。由此可见,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较难获得资金支持。

第六章对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进行探讨。本部分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与中国台湾地区的金融体系对科技企业支持的不同特点。美国的特点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政府对科技的研究开发投入、技术服务和政策性导向、风险投资体系发展较为成熟;英国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同时注重引入财政创新服务活动及推广金融担保计划来助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日本的银行中介注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支持,资本市场发达及风险投资迅速发展;德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直接融资体系十分发达,形成了以“职工参与决定”为特征的企业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中小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体系,银行的混业模式使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得到了全方位服务;中国台湾地区具有完备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同时优惠的财政金融政策、成熟的创业投资机制、发达的资本市场、全面的服务体系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第七章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变迁并对其进行了国际比较。

第八章主要探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发展现状。其中,涉及政府的直接投入、直接/间接融资体系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风险投资、科技保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等。

第九章分析了部分省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金融支持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差异较大;并由此选取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四川省为样本,分析这些省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总结其经验供全国其他地区借鉴。

第十章是政策建议部分,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政府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应拓宽服务领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信用担保机制,构建社会服务体系,规范金融科技发展,助力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业板发展,实现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高效有序的金融支持体系,是我国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进而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应当构建包括政府、社会、金融机构等在内的多层次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力图解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