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舅舅朱元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2章 邓友德来投(求追读~)

李平安蹲在地上,瞧着郭天叙被腰斩的尸首,赤红的眼睛瞪得溜圆。

死不瞑目。

仿佛没想到,花云的力道这般大,竟能一下子给自己斩断!

“将他的尸首缝补一下,送回滁州城内吧。”

李平安叹了口气,对身旁的刘昱说道:

“让他的亲卫去送,别派咱们自己人去。”

“免得到时候,被郭子兴给扣下。”

刘昱点头答应,随即就去找人找针线,准备将郭天叙的身体缝补起来。

郭天叙的死,让李平安稍感意外。

原以为他已经败在花云手上一次。

再对上,会直接望风而降,或者直接跑路。

但,没想到他竟然选择和花云正面对冲!

要知道,李平安来了这么久,见过赫赫有名的武将,也有许多。

诸如后世威名极大的徐达,在个人勇猛方面也比不过花云!

花云当真如人形坦克!

和坦克正面对冲,自然只有被碾死的下场。

郭天叙的死,也让李平安微微头疼。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郭子兴的嫡长子,是朱元璋的义兄。

花云把他杀了,日后如何向朱元璋说起此事?

这还是次要的,真正关键在于滁州城。

郭天叙此次带出来的,就已经是滁州城内的精锐。

就连弓弩手,都被他给带了出来。

只不过,花云突然从背后杀出,冲入军营之内,弓弩手没有一丝发挥的机会。

花云斩杀郭天叙的速度极快,其他兵丁还未反应过来,主帅就已经死了。

纷纷只得放下兵器投降于义军。

“营长,咱们这场仗可打得太值了!”

花云一脸兴奋道:“光是弓弩就缴获一百多张!”

“足够再编练两组弓弩手出来了!”

“其他刀剑、盔甲,更是数不胜数!”

“足够咱们再编练出两三千精兵!”

李平安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道:

“咱们暂时还不用这么多的兵,也养不起这么多的兵。”

“三千精兵,就需要两万户农民供养。”

“咱们现在手底下,还没有那么大的地盘。”

养精兵,不是养炮灰,花销是非常高的。

每天光是粮食,一个精兵就能吃掉十斤!

实在是这年头没有任何副食品,想要吃饱,全靠粮食顶。

三千精兵,一个月就能吃掉近一万石粮食。

一个富裕的县,都不一定能养得起。

更何况李平安现在的地盘,不过几十个村子。

“这有什么难的。”花云毫不在意道:

“咱们把滁州、六合、来安、天长几座城,都给打下来,不就能养得起了!”

“有三千精兵,就是扬州城,咱们也能碰一碰!”

李平安并不想这么快,就将地盘扩展到这么大范围。

原因无他,太过缺人。

如果迅速扩张,必然会在队伍中混进来许多鱼龙混杂之人。

破坏义军已有的纪律和信念。

“再等等吧。”

李平安思虑再三道:“如今正是寒冬腊月,不会有太多仗打。”

“咱们也用不着那么多军队来防守根据地。”

“与其大肆扩张,不如将人力投入到水利之中。”

“为明年春耕多做准备。”

“当然,如今咱们的兵马确实少了些。”

“正规军再扩充个八百人,咱们还能勉强供得起。”

李平安对花云道:“这些人的选拔、训练,全都交由你来负责。”

“剩下的俘虏,可以做为民兵,安插到各个村子里去。”

“平日里帮大家修水渠、种田,有外敌入侵时,也能够拿起兵器,保卫乡亲们!”

只要能带更多的兵,打更大的仗,其他的事情花云都无所谓。

当即就答应下来人员选拔、训练之事。

花云拍着胸脯保证道:“这事包在咱身上,保准选出最好的兵来!”

解决了数千俘虏兵和缴获物资的问题,李平安才有时间接见周家圩子的主人——周大郎。

“小人,见过李营长!见过花将军!”

周大郎额头上还冒着热汗,对李平安与花云恭敬道:

“此次承蒙二位将军,才能解围,多谢二位!”

他此前没见到过花云,没想到李平安手下竟然还能有这样的猛将。

顿时收起了曾经轻视的心态,将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

“无需如此。”

李平安摆摆手道:“咱既然答应了要保此地安全,就说到做到!”

“一定不会让你们受到外人的侵扰!”

周大郎不禁喜形于色道:“将军果然是言而有信之人。”

“如今天色已晚,您看?”

“给咱一个招待您的机会如何?”

李平安见惯了生意场上的迎来送往,对这些毫不陌生。

但,明日一早李平安还约了程家围子的人重分田亩,必须要连夜赶回去。

断然拒绝了对方的好意。

“李某还有要事在身,恕不能久留。”

“就让花兄代我在此住上一晚吧。”

说完之后,也不等周大郎说话,就带着百余个精兵,星夜返回程家围子。

至于花云,还要等明日天亮,才会押送四千多俘虏,返回驻地。

李平安返回程家围子后,没有休息太久,便听到几声鸡鸣,天色也微微亮起。

往常这个时辰,村子里还不会有太多人起来。太阳没有升起,温度太低,大家都缩在家中取暖。

今日却一反常态,大家一大早就起来了,聚集在程家大院之外,等待着分田开始。

李平安也没有多睡,这些天他每晚都只睡不到两个时辰,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作息。

没有多在温暖的被窝里逗留,李平安直接带着村民们到田间地头,准备开始分田。

一个蒙着黑布的大瓮,里面装着一个个数字。

村民们纷纷上前摸号,抽签决定分田顺序。

分田速度并不快,刚刚开始分田出了不少岔子。

一直到下午,才分完了三户人家的田地。

李平安感觉身心俱疲,被吵的头都大了。

从周家圩子回来的花云,找到正在田头上给两户划分一条河沟内河滩地的李平安。

身边还站着一位英武不凡的少年,双目炯炯有神。

“营长!”

“给你介绍下,这是纵横泗州、临淮、盱眙三地,抗击元军的少年英豪!”

“邓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