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2001:万能愿力系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7章 房产战略

三人敲定股权结构之后,气氛慢慢沉下来,到了谈正事的时刻。

王磊起身,走到茶几边,拿出一份地图铺开。

那是南都市主城区和南边区域的土地分布图,重点标红了天府大道沿线、三环外一带。

他用手指着图,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质疑的清醒:

“公司的第一波拿地,就集中在这片——南边,天府大道为主线,三环外为核心。”

周子望凑过来看了一眼,低声:“这一片现在都是荒地。”

王磊笑了笑:“所以才好。”

“现在南都房价真正发力的主战场,不在老市中心,也不在东边。”

“未来十年,南边才是决定谁能吃下南都下半场的核心战区。”

“你们想想,政府的主要行政办公区、会展中心、高端社区、总部经济、医疗教育、科创园区,未来全都往南搬是什么概念。”

“而天府大道,是这条线的主动脉。”

他指着地图上天府大道的红线,轻轻一划:

“这条路,未来就是南都的深南大道。”

陆韵轻声点头,指尖在茶杯沿轻扣:“这几年我也在盯这边。”

“也确实听到一些消息,说南边要重建板块、设新区……但也都是小道消息,没出规划文件,口子也没放。”

她抬起眼看向王磊,语气不重却清清楚楚:“你怎么就这么笃定?”

这话一出,周子望也抬了抬头,看了王磊一眼,没说话,但显然——他也想知道。

王磊手指轻轻转着茶盖,笑了笑,语气一如既往的轻:

“张书记到去年上山来找我看过病。”

陆韵握着茶杯的手微微顿了一下,眉头轻挑:“他亲自去的?”

王磊点头,神情随意:“他人也不算老,就是积劳成疾,睡不好,食不下,身体一紧张就头昏胸闷。”

“省医院那边给了几个方子,压不下去。”

“后来是钟会长带他上的山,我给他看了看,扎了几针,开了几副药。”

“人缓过来了,精神头也好了。”

他说得风轻云淡,仿佛只是个普通的病人。

但谁都清楚,领导亲自登门请人看病,这不是“病”,这是信任、认可,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圈层认证”。

周子望忍不住轻声“啧”了一声,嘴角带点得意:“那你要不说我真不知道这事。”

“张书记是什么人,能亲自上山,这得多信你啊。”

王磊淡淡一笑:“那次吃完药,他心情好,说了不少闲话。”

“其中一句是:‘未来十年,南都往南,不是扩,是换心脏。’”

他说得自然,像是在复述一次轻描淡写的谈话。

而实际上——他心里清楚得很。

张秉庭没说过这些。

但他没得选。

他不能告诉他们自己是重生回来,提前知道十年后天府大道南段每一寸土地都涨到天价、变成总部经济区、市政核心、科技板块核心。

他只能,给他们一个“他们能理解的理由”。

陆韵轻轻抬眼,眼神里第一次带上了认真。

她没有再问“他说的是不是官方规划”,也没有再追溯信息源头。

因为她知道——到了张书记这个级别的人,说一句“换心脏”,哪怕不是政策,那也是风向。

而眼前这个男人,居然听到这句话的地点,是在他自己山上的茶室里。

这一刻,她信了。

周子望嘿嘿一笑:“那我就放心了,哥你不出山还好,一出山,直接管南边的心脏血管。”

王磊笑着靠进沙发,伸手把茶杯推向他们中间:

“来,今天这口茶,算是敬未来。”

“往南,就是我们的起点。”

王磊接着落字如锤:

“住宅、商用、写字楼、配套地块,能拿多少拿多少。”

“现在一亩地价格差不多100万,再过五年,你想花300万一亩都拿不到。”

“这片地,我们提前卡进去,就是在和整个城市发展节奏‘绑定’。”

王磊喝完茶,将杯子搁回茶托,语气慢条斯理:

“所以——地价不是问题。”

“高点没关系,只要能拿下来,哪怕贵一点,也是赚的。”

他看向两人,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定局者”的笃定:

“你们的任务,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拿地。”

“手续、资源、金融通道、关系、人脉……该用就用。”

“把这片区域的可拿地块全部扫一遍,能谈下来的,全部拿。”

“我们不指望这一轮就开发,也不指望这一波就回本。”

“这是一场卡位战,是给自己三年后、五年后留后路。”

屋子里一时安静了几秒。

陆韵的手指在茶杯上轻点了一下,眼神微微发亮。

她是专业地产人,最懂什么叫“抢节奏”——

传统地产人精打细算,讲套现、讲预售、讲利润空间,但真正顶层的打法,是提前半年锁结构,提前三年锁城区,提前五年锁政策风口。

王磊这番话,在她听来不是草率激进,而是真正的战略压制。

她轻轻点头,语气前所未有的干脆:

“好,看来我们的资金还有点不够,银行拿一块我多跑跑。”

“现在地产资金紧,我有几个朋友手里握着南边几个项目的抵押包,我去谈收购,谈二级转让。”

王磊点点头,看向周子望。

周子望笑着一拍大腿:“我来跑招拍挂、跑政府线。”

“咱这点人脉资源,不说别的,至少能提前知道哪块地快挂出来了。”

“南边的规划图我这两年背得比身份证还熟,哪些地是主干线、哪些是缓冲带,我一清二楚。”

王磊便缓缓靠进沙发,手里端着茶杯,眼神落在两人之间,语气不重,却一句一句压实了分量:

“很好。”

他顿了一下,眼神深了几分,语气淡淡:

“不过——陆韵刚才提到一个点,说得没错。”

“资金。”

“如果我们真的按这节奏来做——提前拿、全线铺、慢盘压、城市绑定——那这10亿,其实只是开胃菜。”

“后面一定会不够。”

“你们现在看到的是拿地成本,未来还有设计、配套、招商、维护成本,甚至项目运营周期可能被政策拖长、销售节点可能被市场滞后。”

“说白了,就是拿地钱都不够,1000亩只是我们的起点。”

这句话落下,陆韵眼神一动,周子望眉头也皱了皱。

王磊没停,语气不急,却像一锤一锤地钉钉子:

“1000亩,是开局用的。”

“但我们的目标,是这一整条线——天府大道两侧、三环外片区,沿主干道铺排,形成一个自己的生态闭环。”

“房子不是目的,地段不是目的。”

“我们要的是,先下盘,抢结构,等整个城市的价值重排以后,坐着等涨。”

“哪怕这一轮不卖,我们也能凭它撬起银行授信、基金配资、甚至搭建新一轮商业模型。”

他靠进沙发,声音低了一点:

“拿地只是上车,真正的收益,是我们能坐到最后一站。”

“所以别想着三年出货,别想着五年回本。”

“这场仗我们要打十年。”

他抬眼看向两人,语气缓慢,却字字敲心:

“我现在就把话放这儿——你们得有继续加码的准备。”

周子望一怔,随即苦笑:“我猜到了……你肯定不打算就这点事就收。”

他顿了顿,咬牙点头:“好,我会留后手。我哪怕把我分红的几套房都套了,也给你干到底。”

陆韵则沉默片刻,抬眼回望王磊,轻轻吐出一句:

“我可以把另外两个项目的净利润全部清出来,作为备用。”

“但前提是——这场仗你不能松手。”

王磊嘴角一挑,笑意终于浮上来:“我松了你们才该跑。”

三人就这么一直聊着。

起初是从土地政策讲到地块位置,

后来是资金结构、地价涨幅模型、区域控盘方式,甚至讨论到了后期自持比例、商业组团打法……

王磊坐在沙发上,脚搭着茶几,已经不记得自己喝了几杯茶,

周子望拿着铅笔,把地图上圈出来的红线反复描了三遍,

陆韵索性打开了随身电脑,连带上一次拍卖会的资料也调出来一起对比。

没人提吃饭,没人喊饿。

时间在讨论中被完全打断了节奏,

窗外阳光从东面斜照,到西面染金,

直到天边泛起暮色,整个别墅的灯还没开,三人却丝毫没注意。

“滴——”

门锁一响。

是许青曼回来了。

她拎着两个保温袋,刚推门进来,还没换鞋,就一眼看到客厅那副场景。

沙发前铺着地图和文件,王磊、周子望和陆韵三人各据一角,神情专注,茶杯边上凉了的茶渍早已圈出一圈淡黄。

“你们……”

她换好鞋,把袋子放下,语气带着点笑意,也带着点无奈:“聊一天了?”

王磊这才抬头看她一眼,笑得像刚被人从集中营里捞出来似的:

“哎呀,老板娘回来了。”

王磊往沙发背上一靠,语气一松,像是刚从战场退下来:“我们刚打完南都半边天的牌。”

青曼一挑眉,忍不住笑出声来。

“打得挺认真嘛。”

她把两袋饭放下,又看了看墙上的时钟,“都快七点了……我再点点外卖吧,估计这点吃不够。”

正准备拿出手机,周子望已经站起来了,顺手把茶杯放回茶托,打了个哈欠:

“不用了嫂子,我们差不多了,该说的都说完了。”

他伸了个懒腰,拍拍王磊肩膀:“我回去整理一下那几块地的资料,明天起就开始跑线。”

陆韵也合上笔记本,笑着点了点头:“我这边也得回去了,就不打扰你们过日子了。”

王磊挑了挑眉:“还挺知趣的。”

几人哈哈一笑。

周子望收拾好东西:“我先走了,哥。”

陆韵看了看王磊,语气柔和:“我下周再回来,资金到位咱们就可以动第一批地了。”

王磊点了点头,正准备送他们出去,忽然话锋一转:

“对了,有件事趁你们都在。”

两人同时回头:“你说。”

王磊语气不紧不慢:

“我想把吴建国从你那边调出来,和葛强,还有我一个高中兄弟陈根——你们应该没见过,是建国大学的学弟——三个人组个公司。”

“以后咱们自己的房产、装修、配套、施工项目,就全让他们这家公司接。”

“干活的钱一分都不少给,但得是我们自己人,办我们自己的事。”

他看了看周子望,认真道:

“你要觉得这事让你那边不好交代,我可以等等,或者换人。”

“我没别的意思,老吴人靠谱,能力也行,我想给他们搭个能自己撑起来的平台。”

周子望一听,咧嘴一笑:“哥,你这是打算开始养班底了?”

“行啊,我早该老吴出来,他跟着我确实干得踏实,但我知道他一直想做点属于自己的事。”

“你既然愿意扶他,那我百分之百支持。”

“你不用问我,反倒要问他自己有没有胆子扛得起。”

陆韵轻轻笑了笑:“葛强我也认识,人不差,做事细。”

“你要是信他们,我没意见。”

王磊点点头:“那行,既然你们都没意见,我就让他们来一趟。”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