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中国发展特殊历史关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辉煌的历史,也将深刻地影响中国的未来。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曾经使外族臣服、外来文化被同化,这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聚合力。文化积淀是构建国家软实力的根基,它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的盛衰成败,对整体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即使需要法治建设,传播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依然刻不容缓,因为精神价值和道德的重建是制度建设和落实的基础。同样,也不能在政改和经改之后,再进行文化建设,文化的滞后将会影响改革的效果。因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正是治平的基础。
孔子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国家的不安和倾覆,就是由这众寡富贫的不均所致。解决的办法,就是为政之人应设法“均之”“和之”。“和之”即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重道德教化,建构一个仁爱而有礼有节的社会,以人为本、宽容有序,展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范,这也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提供了坚实的文化资源;“均之”即缩小贫富差距,这需要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中国尚待建设一个成熟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政治体制,更有待形成民主、法治的政治文化环境,努力塑造公正、民主的国家形象,充分显示机制创新能力,在完成开放的公民社会建设的同时完成政治文明的塑造。因此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重建,依然是中国走向全面复兴的必不可少的步骤和基础,是不能跨越和忽视的强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