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转型内容的困惑
每个企业都有一套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且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和价值链。那么,企业在准备开始数字化转型时,首先需要思考的是:要把自己的业务转成什么样才算是实现了数字化转型?这对企业来说也是产生相关困惑最多的地方。
为便于理解,本书将大部分工业企业共性的主价值链分为研发、生产、营销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既可以单独作为主业,又可以组合构成企业主价值链,虽然不能涵盖所有类型的企业,但可作为最常用的典型场景。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企业在这三个环节都有哪些困惑。
(一)关于研发数字化的困惑
通过研发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方式。企业的研发业务往往具有不错的信息化基础,因为研发工作的主要成果就是要创造信息,然后传递给下游使用。甚至有企业将研发作为自身主业,如建筑设计所、工业设计公司、工程研究设计公司等,但“昨天”的领先成了今天的“困惑”。
譬如,设计人员使用的多种设计软件工具要不要统型?倘若工具不统型,不同格式的设计数据如何实现共享交换?形成的设计成果要不要数字化?数字化交付做到什么程度才是下游或客户需要的?关键是要怎样做,下游才会满意,客户才会为之单独付费?更麻烦的是,设计人员的自我个性极强,其擅长和偏好各有不同,形成抵触怎么办?综合来看,企业有没有能力和时间来承受短期的效率下降、质量不可控、人才梯队混乱等转型过程的阵痛?
(二)关于生产数字化的困惑
生产是将设计成果转变为实物,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一系列过程。企业对生产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如智能制造等,依然存在大量困惑。
譬如,多搞一些数字机床、加工中心就是数字化转型了吗?是不是一定得有自动导引车(AGV)和立体仓才算是智能制造?自动化的范围需要搞多大?是否需要重建生产线?物联网层是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还是分散控制系统(DCS)?工控网与业务网连接起来以后是否安全?更为关键的是,生产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巨大,所能带来的收益(如产能增加、成本节约、质量提升等)并非能立竿见影地匹配常规投资收益率,那还要不要数字化?
(三)关于营销数字化的困惑
营销是所有企业都具备的业务。把产品或服务卖出去,是企业实现价值和盈利的主要手段。这事看上去简单,但细思后会发现其涉及的事很多,能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可能性也多,所产生的困惑也一环扣一环。
譬如,是不是把产品或服务通过互联网去销售就算是转型了?在渠道方面,企业是应该把产品放到平台上,还是应该自己建个网站?是电商平台好,还是微商平台好?选其中一个还是全都要选?现在又流行直播带货了,这和微商有什么不一样?
另外,企业如何处理与现有的渠道商的关系?是维持现状,还是带动其进行数字化改造?在产品方面,由于客户接触不到实物了,企业要如何充分展现产品?是360度全景图片好,还是三维立体仿真好?企业又该如何将产品特点传递给客户?是文字好,还是语音好,抑或是都好?更可怕的是,以现有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对数字化呈现的东西造假太容易了,并且已经可以做到以假乱真。客户不相信看到的,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