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立,钢七军战旗!
战士们的热血被彻底点燃了。赵强看着眼前这一幕,看着张峰眼中那股不容置疑的坚定,看着弟兄们脸上那股决绝的神情,他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检查起了自己的武器。
他或许仍然觉得冒险,但他知道,此刻,军心已定,士气可用!作为一名军人,他的热血又沸腾了起来。
“带上我,我们愿意跟着一起干。”赵强终于还是坐不住了,站起来喊道。
“好,赵连长!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但是,丑化说在前头,在我的队伍里,只能有一个声音!你也要听指挥!不然我宁愿不要。”
赵强没有立即回复。
张峰也知道这事急不得,本就自愿原则。
张峰看着其他众人,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好!都是我张峰的好兄弟!”他大手一挥,“钢七军的全体都有!检查武器弹药,带足干粮清水,十分钟后,我们出发!目标,青峰岭侧后翼!”
“是!”
整齐划一的应答声响彻房间。短暂的沉寂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忙碌而有序的准备声。
战士们互相帮助着检查装备,眼神中不再有犹豫,只剩下奔赴战场的勇气。
……
此时的风,都带着硝烟和血腥的气息,
一支三十几人的队伍,像是一尊尊沉默的雕塑,伫立在李家村的大榕树下。
“护旗手出列!”
“展旗!”
“立,钢七军战旗!”
“全体都有,敬礼!”
队伍的最前方,李勇的身躯挺得像一杆标枪。
他双手紧握着旗杆,那面在战火中幸存下来,印记着无数弹孔和血污的“钢七军”战旗,被他牢牢地、笔直地竖立在大地上。
李勇的身后,是张峰和他带领的战士们。没有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偶尔盔甲武器碰撞的轻响,融入这寂静的黄昏。
他们的目光,看着战旗。
这面旗帜,是他们归属的象征,是他们精神的寄托,更是无数牺牲战友意志的延续。
只要旗帜还在,钢七军的魂就还在,他们这支孤军,就还有战斗下去的理由和勇气。
就在这时,队伍前方的拐角处,出现了一队人影。他们同样衣衫褴褛,身上带着硝烟和征尘,人数不多,也有十来个人,但训练有素。
正是赵强他们队伍。
看到李勇等人没有敌意,只是静静地伫立,赵强挥手示意身后的士兵停下,独自一人上前几步,在一个安全的距离停下。他抬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而带着一丝沙哑:
“报告!我们是晋绥军三五七团一营的!我是连长赵强!现在申请加入部队,一起打鬼子。”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肃。
张峰上前一步,与李勇并肩而立。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赵强这么正式,但就从对方那挺直的腰板、锐利的眼神和一丝不苟的军礼中,感受到了那种百战余生的军人气质。这种气质,是装不出来的,是在血与火的熔炉里淬炼出来的。
张峰回了一个军礼,目光坦诚地迎向赵强。“欢迎加入!”
“张峰接着道,“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能遇到就是缘分,更应该团结一致,共同杀敌!”
说着,张峰做出了一个让赵强有些意外的举动。他解下自己身上背着的一支保养良好的三八大盖,连同几个弹夹,双手递向赵强。
“这支枪交给你。现在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这路上,还得依仗你的经验。不过,还是那句话,既然走到了一起,就得听从统一指挥,不能有二心。”张峰的目光锐利,话语清晰,既表达了信任,也明确了原则。
说完,赵强才伸出粗糙而有力的大手,接过了那支步枪。
他转过身,对着自己身后的士兵们命令道:“全体都有!从现在起,一切行动听张峰连长听指挥!都听明白没有?”
“明白!”他身后的士兵们齐声应道,但同样充满了力量。
听到赵强喊“张峰连长”的时候,张峰也是领会其意。
赵强这才转回头,对着张峰解释道,
“张连长,让你见笑了。我们营在之前的阻击战里,基本被打光了。”
“我带着这点弟兄突出来,一路都在找大部队。我们人是少了点,弹药也不多了,但有一条,”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骄傲,“我们没有丢下一个伤员,没有丢掉一支还能用的枪!军装虽然破了,但没人脱下它!军人的魂,不能丢!”
他的话语简单质朴,却让张峰和李勇等人肃然起敬。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中国军人,即使身处绝境,依然恪守着军人的职责和荣誉,宁死不屈。
李勇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他没有说话,但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些新战友的认同。他转过身,对身后的战士们低声说了几句。很快,几个战士走上前来,将自己身上多余的武器和弹药拿出来。
“赵排长!”李勇的声音不高,但很清晰,“我们武器还算充裕,匀一些给你们的弟兄。装备一致,才好协同作战。”
李勇也听到了,刚刚赵强说的那句“张峰连长!”
也是瞬间明白他的意图,现在这个队伍里,一个连长,加上他,两个排长,蛮好。
几支步枪、一些手榴弹和子弹被分发到了赵强那些装备较差的士兵手中。
赵强的士兵们有些激动地接过武器,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重新燃起的战斗意志。他们仔细地擦拭着枪支,检查着弹药,仿佛重新获得了生命。
赵强看着自己的部下重新武装起来,眼中闪过一丝湿润,但他很快就控制住了情绪。
他再次转向张峰和李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猛地抬手,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谢谢!张连长!李排长!这份情谊,我们记下了!从今往后,我们就是生死与共的兄弟!”
张峰也郑重地回礼:“赵排长,客气了!抗日救国,本就是我辈军人天职!能并肩作战,是我们的荣幸!”
这一刻,残阳之下,青峰岭外,两支在战火中饱受摧残的队伍,因为共同的信念和对侵略者的仇恨,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
“出发!”张峰看了一眼渐渐暗淡的天色,沉声下令。
李勇再次将旗杆深深地插入背后的特制皮套中,挺直腰杆,迈开了坚定的步伐。钢七军的战旗,在他的身后,昂然前行。
赵强紧随其后,他和他带来的士兵们,已经自然地融入了队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