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有800个心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5章 连队编制规范化

“多谢长官收留!”李念乡笔直的敬了一个军礼。

“不必如此!”张峰连忙还以军礼,

“我们都是打鬼子的兄弟!从今往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

他转向李勇,“李勇,你马上安排人手,在这里进行登记!姓名、籍贯、以前的部队番号职务、会不会使枪、家里还有什么人……都给我问清楚,记仔细了!”

“是!”李勇响亮地回答,立刻招呼人手搬来桌椅板凳,准备登记工作。

张峰又转向赵强,“赵强,新兵的训练,就交给你了!特别是那些没摸过枪的村民,尽快让他们熟悉武器,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记住,时间紧迫,要抓紧!”

“是!保证完成任务!”赵强也立刻领命。

张峰随即感叹,在这个几十号人被收编后,队伍就差不多是真的一个连队的人数建制了。以后要更规范化才行。

榕树下,原本有些冷清的场面,因为这六七十多名新成员的加入而变得热闹起来。

李勇带着人仔细地登记着每一个新加入者的信息,赵强则开始将新兵按照有无基础进行初步分组,准备立刻开始训练。

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原本略显沉寂的李家村仿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村子内外随处可见的训练景象。

赵强,这位性格沉稳、做事认真的排长,在接到张峰的命令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兵的训练之中。

他深知,这些新加入的弟兄,无论是曾经的晋绥军老兵,还是家破人亡、一心复仇的村民,都是宝贵的战斗力量。

但未经系统训练,上了战场就是白白送死。

因此,赵强格外严格,从最基本的队列、卧倒、匍匐前进,到枪械的分解结合、瞄准射击,再到简单的战术配合,他都亲自示范,不厌其烦地讲解,手把手地纠正。

训练场上,尘土飞扬,汗水浸湿了每个人破旧的衣衫,但没有人叫苦。

那些原本的村民,更是铆足了劲学习,他们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渴望尽快掌握杀敌的本领。

另一边,李勇则在向张峰汇报刚刚统计完毕的人员和装备情况。

“连长,加上新加入的弟兄……,咱们现在总共有……一百零八人!能战斗的人员一百零一个,还有六个是伤员,陈医生正在照看。”李勇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队伍一下子壮大了近一倍,这让他底气足了不少。

“武器方面,”他继续汇报道,“步枪,汉阳造、晋造七九、还有缴获的三八大盖,加起来总共九十二支,基本能做到人手一支长枪。”

“轻机枪,咱们原有的加上缴获的,现在总共有五挺歪把子。”

“九六式轻机枪,还是那两挺。”

“掷弹筒……也就是迫击炮,缴获了两门,小桂子正在教人使用。”

“手榴弹库存还有两百多颗,子弹……”说到子弹,李勇的眉头皱了起来,

“步枪弹平均每人大概六十发,机枪弹稍微多点,但也不富裕。炮弹……小桂子说省着点用,打个两三场战斗应该没问题。”

张峰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一百零八人,武器装备也初具规模,这支队伍的架子算是初步搭起来了。

“人手多了,火力点也要跟上,咱们连队的编制也要规范化才行。”张峰沉吟道,

“李排,你看这样行不行?从枪法好的老兵里,挑出十个人,专门负责精准射击。”

“再挑出十个胆大心细、臂力好的,组成两个投弹组,专门负责扔手榴弹。”

“五挺轻机枪,组成两个机枪组,由老兵带领,形成交叉火力。两挺九六式轻机枪相较于故障频发的歪把子,凭借简易维护性与稳定输出,牢牢掌控着战场主动权。”

“至于那两门迫击炮,等小桂子把人教会了,就成立一个炮兵班,专门负责炮火支援。”

“好!这样一来,咱们的火力配置就更合理了!打起仗来也能更好地配合!”李勇听得连连点头。

“嗯,”张峰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队伍壮大了,训练也得跟上,但光练不打也不行。”

“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去遛遛。”

“而且,我们不能一直待在李家村,这里不安全。”

“山本联队旗被我们缴获,鬼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一个更安全的落脚点,或者……找到机会,再给鬼子来一下狠的,打乱他们的部署,争取转移的时间。”

“连长的意思是……”李勇抬起头。

“我准备亲自出去一趟,到周围的山里转转,摸摸情况。”张峰说道,“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伏击地点,或者鬼子有没有什么新的动向。

顺便,也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软柿子’,让新兵们见见血,练练胆。”

他右臂的伤口虽然还没完全愈合,但已经不影响基本活动了。待在村子里等着敌人上门,从来不是他的风格。

“连长!这怎么行!”李勇一听急了,

“您是咱们的主心骨,右臂还有伤,怎么能亲自去冒险?侦察这种事情,交给我们去就行了!我带几个机灵点的弟兄去,保证把情况摸清楚!”

张峰摆了摆手,“不行。这次情况不一样,关系到我们整个队伍的下一步行动,必须我亲自去看看才放心。我的伤不碍事。”

张峰心里暗想,老李你句不要跟我抢了,我有心眼洞察,我怕啥。

他站起身,重新检查了一下右臂的纱布,确保缠得足够紧,“放心吧,我不会逞强的。就这么定了。”

见张峰态度坚决,李勇也不好再劝,只能叮嘱道,“那您一定得多加小心!多带几个人!”

“不用,人多了反而容易暴露。”张峰想了想,“就让小王跟我去吧,他腿脚快,人也机灵。”

很快,张峰和小王两人便悄悄离开了李家村,沿着崎岖的山路,向着外围的山林潜行而去。

秋日的山林色彩斑斓,但也危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