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良好的乡村治理体系对我国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乡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使得乡村治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目标。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构建乡村治理体系的新时代,集合自治、德治、法治三种治理方式,从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仍需要结合乡村现实,特别是对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深入探讨。本书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宏观分析框架,研究“三治”融合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旨在构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乡村治理体系新模式框架,并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以丰富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促进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根据问题意识的引导,在收集、回顾和梳理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书研究的重点。具体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理论基础,以解决乡村治理中的现实问题为目标。通过对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依托的基础进行梳理,对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厘清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体系的演变趋势及成就。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是对新时期乡村治理的历史总结和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体系经历了初始阶段、法治化和规范化建设阶段、主体能力建设阶段、“三治”新体系探索阶段。通过深入剖析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呈现出来的历史特点以及取得的成就,揭示乡村治理体系演进的历史逻辑和发展趋势。

第四章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及逻辑结构。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为根本要求;以党的基层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基本要素;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实现目标,分析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逻辑结构和三治融合的联动机制,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五章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及成因。面对乡村社会转型,乡村治理环境的深刻变化,要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治理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主体结构、国家制度、精神文化等多个方面,只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乡村治理体系由理论变为实际地发挥治理效能。

第六章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治、德治、法治的实现路径和具体实行措施。通过完善自治制度,将多元主体有效参与纳入法治化轨道。强化法治保障,增强法治观念和制度性供给。弘扬德治,与自治、法治刚柔相济,共同引领乡村新风尚。从而,“三治融合”走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新格局。

总之,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是新时代我国乡村社会的主要目标。在坚持基本制度与重要制度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衔接,总结历史与未来、改革与创新、问题与目标相统一的多重维度下,通过自治、法治和德治相融合的有效实践路径,构建起具有中国乡村特点的、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终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注入强大的动力支撑和制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