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识戍卫营添助力
永宁县衙后堂,烛火摇曳,映照着林昭年轻却写满凝重的脸庞。
桌案上摊开的卷宗,记录着治水案的点滴线索,每一条似乎都指向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而泥潭的中心,盘踞着势力庞大、根深蒂固的本地门阀。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心中愈发清晰地认识到,仅凭县衙这几杆老弱病残的衙役,想要撼动这些经营百年的地头蛇,无异于蚍蜉撼树。
之前的几次试探,对方的反击虽然隐蔽,却招招狠辣,足以让他这个新任县令寸步难行。
他需要力量,一股足以打破僵局、震慑宵小的力量。
思绪飞转间,一个名字渐渐清晰——戍卫营副将,赵云峰。
关于赵云峰的传闻,林昭早有耳闻。
此人出身行伍,凭借一身过硬的武艺和赫赫战功升至副将,为人刚正不阿,极重义气,与永宁县这潭浑水中的各方势力都保持着距离,尤其对那些为富不仁、鱼肉乡里的门阀劣绅,更是嗤之鼻翼,只是碍于军政有别,一直未曾有过深交或冲突。
“赵云峰……”林昭低声默念着这个名字,这是险招,军方插手地方政务,向来是大忌。
但如今的局面,已不容他按部就班。
想要为永宁百姓劈开一条生路,就必须行非常之事。
打定主意,林昭不再犹豫。
次日一早,他便换上一身寻常便服,只带了贴身随从林安,备了些许寻常礼品,径直前往城外的戍卫营。
戍卫营驻地与县城的繁华截然不同,营门高耸,岗哨林立,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士兵们往来巡逻,步伐整齐,眼神锐利,与县衙衙役的懒散形成了鲜明对比。
林昭递上名帖,言明求见赵副将。
通传的士兵打量了他几眼,见他虽穿着便服,但气度不凡,不卑不亢,便转身入内禀报。
不多时,一名亲兵出来,引着林昭穿过操场,来到一处朴素却整洁的营帐外。
“林大人请稍候,将军正在处理军务。”亲兵恭敬道。
林昭点头致意,静立于帐外。
他能听到帐内隐约传来的低沉嗓音,不怒自威,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利落。
片刻后,帐帘被猛地掀开,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中年男子大步走出。
他身着戎装,腰佩长刀,眼神如鹰隼般锐利,上下扫视着林昭。
“你就是新来的县令林昭?”赵云峰的声音洪亮,带着一丝审视。
“下官林昭,见过赵副将。”林昭拱手,不卑不亢。
赵云峰眉头微挑,似乎对林昭的镇定有些意外。
他侧身让开:“林大人请进帐说话。”
营帐内陈设简单,一桌一椅,墙上挂着地图和弓刀。
赵云峰示意林昭落座,亲自为他斟上一杯粗茶,动作虽不细腻,却透着一股军人的爽直。
“林大人今日屈尊前来,不知有何要事?”赵云峰开门见山,不喜欢拐弯抹角。
林昭端起茶杯,却没有立刻饮用,而是直视着赵云峰锐利的眼睛,沉声道:“赵副将,林昭今日前来,非为私事,乃是为了这永宁县数十万百姓的身家性命,为了朝廷法度,也为了……你我心中的那一点公道。”
赵云峰目光一凝,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林大人此话怎讲?永宁县有何危及数十万百姓性命之事?”
林昭深吸一口气,将自己上任以来所见所闻,尤其是对治水案的调查发现,一五一十地娓娓道来。
他没有夸大其词,也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将那些冰冷的卷宗记录、走访得来的百姓哭诉、以及自己对门阀势力层层渗透、官商勾结、偷工减料、草菅人命的推断,清晰地呈现在赵云峰面前。
他谈到自己想要整顿吏治、清查弊案、真正为永宁百姓做些实事的抱负,也坦诚了自己目前力量不足,面对门阀的阻挠和反扑,深感独木难支的困境。
“……治水乃国之大计,关乎下游万顷良田,数十万百姓安危。如今堤坝之内,以次充好,沙土替代石料,一旦汛期来临,后果不堪设想!而这一切,皆因本地几大门阀从中作梗,官官相护,将朝廷下拨的治水款项层层盘剥,中饱私囊。县衙之内,亦有内鬼与他们沆瀣一气。林昭虽有心彻查,还百姓一个公道,奈何势单力薄,恐难成事。”
说到最后,林昭的声音带着一丝沉痛,眼神却异常坚定:“我知军政有别,赵副将身负守土之责,本不该受地方俗务叨扰。但此事已非普通政务,实乃祸国殃民之巨蠹!林昭今日冒昧前来,是敬佩副将刚正不阿之名,想问一句,面对此等恶行,副将当真能坐视不理,任由那些蛀虫啃食我大周根基,鱼肉一方百姓吗?”
营帐内陷入了沉默。
赵云峰粗粝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刀柄,眼神变幻不定。
他对永宁县那些门阀的跋扈早有耳闻,也隐约知道治水款项上有些猫腻,只是苦于没有实证,且职责所在,不便插手。
但此刻听林昭这般详尽的陈述,尤其是听到“沙土替代石料”、“祸及数十万百姓”时,他那双饱经沙场的虎目中,燃起了熊熊怒火。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跳起:“岂有此理!这群国之硕鼠,胆大包天!竟敢如此草菅人命!”
他看向林昭,目光中多了几分敬佩和认同:“林大人,你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胆识和担当,敢于触碰这盘根错节的势力,赵某佩服!你说的没错,此事若真,绝非寻常政务,而是通天大案!我赵云峰虽是一介武夫,但也知忠义二字!这永宁的天,若是黑了,我戍卫营的刀,也不是吃素的!”
林昭心中一热,知道自己赌对了。
他站起身,郑重一揖:“多谢赵副将深明大义!有副将相助,林昭何愁奸佞不除!”
赵云峰扶起林昭,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林大人不必多礼!你我虽初识,但志同道合!对抗门阀,非一日之功,他们势力庞大,耳目众多。你需要如何相助,尽管开口!”
两人相视一笑,一股无形的默契在营帐中流淌。
然而,林昭拜访戍卫营的消息,几乎是第一时间就传到了县丞的耳中。
县丞原本只是对林昭的调查感到不安,此刻听闻他竟然搭上了赵云峰这条线,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赵云峰是什么人?
那是手握兵权的实权副将!
他若铁了心支持林昭,那他们之前所有的布置和依仗,都可能瞬间土崩瓦解!
县丞再也坐不住了,他连夜秘密拜访了城中几大门阀的管事,将林昭与赵云峰结盟的消息告知。
昏暗的密室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不能再等了!”一个面色阴沉的老者咬牙切齿道,“这个林昭,年纪不大,手段却如此狠辣,竟然勾结了军方!必须尽快除掉他,否则后患无穷!”
县丞擦着额头的冷汗,颤声道:“可……可是赵云峰那边……”
“赵云峰又如何?他戍卫营再强,也不能随意干涉地方!只要我们做得干净利落,让他抓不到把柄,他也无可奈何!”另一个声音阴冷地响起,“当务之急,是阻止林昭继续查下去!治水案的账目和人证,绝不能落到他手里!”
密谋在黑暗中进行,一张针对林昭的、更加阴险毒辣的大网,正在悄然收紧。
与此同时,林昭与赵云峰也在县衙后堂再次碰面,商议下一步的对策。
“门阀势力错综复杂,直接扳倒主事人很难,必须找到突破口。”林昭指着桌案上的一份名单,“这是我初步筛选出的几个与治水工程直接相关的人物,有负责采买的管事,有负责监工的吏员,还有几个与县衙内部过从甚密的商人。这些人,最有可能掌握关键证据。”
赵云峰看着名单,点了点头:“擒贼先擒王,但打蛇也要打七寸。从这些外围人物入手,顺藤摸瓜,是个稳妥的办法。不过,林大人,你一旦开始接触这些人,必然会引起对方警觉,甚至狗急跳墙。你的安全……”
林昭微微一笑:“无妨,为了永宁百姓,这点风险,林昭担得起。”
赵云峰却摇了摇头,沉声道:“这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时候。你若出事,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这样吧,从明日起,我派几名得力的亲兵,化装成普通人,暗中保护你的安全。他们不会干涉你的调查,只在你遇到危险时出手。同时,我也会让营中兄弟留意城内动向,特别是那些门阀府邸和县丞的举动,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向你通报。”
林昭心中感激,知道这是赵云峰能给予的最大支持了。
有了戍卫营的暗中保护和情报支持,他接下来的行动无疑会多一层保障,也更能放开手脚。
“多谢赵副将!”林昭再次郑重道谢。
赵云峰摆摆手:“你我既已联手,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林大人,放手去做吧!永宁县这潭死水,是该搅动搅动了!”
夜色渐深,林昭送走了赵云峰,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外面沉沉的夜幕。
他知道,前方的道路依旧布满荆棘,甚至可能更加凶险。
县丞和门阀绝不会坐以待毙,一场更加激烈的交锋即将来临。
但此刻,他的心中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有了赵云峰这位强援,他不再是孤军奋战。
手中的名单仿佛有了千钧之力,上面每一个名字,都可能是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层层黑幕,揭露惊天阴谋的钥匙。
深吸一口气,林昭拿起桌案上的笔,在第一个名字上,轻轻画了一个圈。
行动,将从这里开始。
黑暗中,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窥视,而几道矫健的身影,也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县衙周围的夜色里,如影随形。
一场席卷永宁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只待那第一道撕破黑夜的闪电。
京城戍卫营的旗帜,如今成了林昭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剑。
那些曾经盘根错节、难以撼动的关系网,在戍卫营直接介入的态势下,似乎也松动了不少。
往日那些对他的调查阳奉阴违、处处设卡的官吏,在看到营中校尉亲自带队“协助”查阅卷宗时,脸上多了几分敬畏,少了许多推诿。
一些关键的证人,原本需要费尽周折才能找到,甚至可能中途“消失”,现在也被戍卫营凭借遍布京城的眼线,大致锁定了方位,并置于了隐秘的保护之下。
林昭伏在案前,就着烛火,仔细梳理着连日来汇总的信息。
每一条线索,无论大小,都被他重新审视、串联。
有了戍卫营提供的武力保障和情报支持,许多之前无法验证的猜想,如今都有了突破口。
他清晰地感觉到,那层笼罩在治水案内幕上的迷雾,正在被这股强大的外力一点点驱散。
距离揭开真相,触及门阀垄断的核心利益,似乎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当然,林昭深知,平静只是暂时的。
门阀世家盘踞朝堂多年,根基深厚,绝不会坐以待毙。
他越是接近真相,对方的反扑就可能越是猛烈和不择手段。
一场无声的较量已在暗中进行,可能下一刻,雷霆风暴就会降临。
但他眼神沉静,心中早已推演过无数种可能,并暗中布下了应对的棋子。
夜深时分,一名戍卫营的信使步履匆匆地送来一份加急密报。
林昭展开薄薄的纸页,目光快速扫过,随即瞳孔微微一缩,嘴角勾起一抹难以言喻的弧度。
他将密报凑近烛火,仔细看了又看,仿佛要将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刻进心里。
良久,他才缓缓放下密报,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轻声自语:“原来如此……看来,是时候了。”那双深邃的眼眸里,闪烁着锐利而决绝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拨云见日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