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章 羊城这地方,有点说法
张淦仁左手搭在车窗上,右手握着方向盘。
风灌进车里撩动长发,他戴着墨镜惬意的倚靠在座椅里。
明明是辆老普桑,偏偏让他开出了GTR的感觉。
着实是被装到了。
“你们俩就没有想问我的话吗?”
帅不过三秒,张淦仁摘掉墨镜,笑嘻嘻的看着两人。
“你这车急赤白脸的买一辆,得多少钱?”
坐在后排的郭雷好奇的敲敲车玻璃,又摸了摸前排的头枕问道。
等了那么久,就来这么一句?张淦仁没好气道:
“二十多个,东升捣鼓的那个《七仙女》的生意,再过几个月也能买一辆。”
“哦。”
郭雷点了点头,二十多万,他想都不敢想。
“咱们去哪?”
方冬升出言问道。
张淦仁神秘一笑:
“你不是想要拍长片么?带你去见个人。”
“珠影厂?”
“吱嘎!”
前方红灯,张淦仁猛地急刹,一脸错愕的看向方冬升;
“你怎么知道的?”
方冬升翻了个白眼,道:
“你开的这辆老普桑一看就是政府或者国营公司的配车,而且咱们现在已经到了海珠区,这是珠影厂的地界。
从在京城那天晚上还有刚才,你一直都犹犹豫豫的问我想不想拍长片……
这些都加起来应该不难猜吧?”
张淦仁朝他竖了个大拇指:
“牛逼,我建议你以后拍悬疑剧。”
方冬升没理会他的马屁,好奇的问道:
“你不是珠影厂的下岗职工吗,还有门路帮我拉投资?”
“放屁,谁说我是下岗职工?我是自愿请退的。”
“为啥?”
“不为啥……以后有机会再跟你说。”
张淦仁眼睛看向前方,双手紧握方向盘,脸色隐隐有些不自然。
“唉~”
郭雷突然叹了口气。
“吾弟因何长叹?”
方冬升转头问道。
“一来到粤省,我就想起了兰兰姐,本来那天晚上我有机会得到她的。
但是兰兰姐说我不该把第一次给她,我值得拥有更好的女孩。”
郭雷一脸惆怅的看着车窗外。
方冬升笑了笑,看着小老弟,建议道:
“一个优秀的射手,不能只局限于下路。”
“啥意思?”
郭雷一愣,你们拥有高中文凭的人说话都这么有文化么?
那大专文凭的还了得?
张淦仁突然插了一句:
“谜底就在谜面上,不是说了让你射手。”
啊?
是这个意思么?
方冬升此时又悠悠的来了一句:
“毕竟华夏那么多人口。”
?
张淦仁和郭雷两脸懵逼。
沉默一会,张淦仁突然反应过来。
等等,这不是去秋名山的路啊。
羊城这个地方,路况太复杂了!
“淦,你们当导演的脑子里都是什么龌龌龊龊的东西。”
说完,张淦仁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嗯,感觉心情好多了。
……
车子直接开进珠影厂的大门。
看着斑驳的大门,方冬升感慨颇多。
珠影厂啊,这个华南地区最大的电影制片厂,与北影厂、上影厂等并称为华夏“八大电影厂”。
它也曾有过佳作不断、群星璀璨的时期。
甚至形成了独特的“南国流派”,也曾有过超前的探索,获得过众多荣誉。
但最后却在市场化的大潮中节节败退,连赖以安身立命的主旋律影片都难出佳作。
让人感慨,也让人对粤省电影的未来感到迷惑……
车子不断开进,内墙上挂着许多珠影厂历来的名人画报。
其中一排英姿艳丽的女星照片却是吸引方冬升的注意力。
关于这些画报,方冬升突然想起一个关于珠影厂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在80年代的时候,我国曾出现过一阵出国潮。
而就在这股热潮中,像陈充、张娱等一大批优秀女星纷纷外出留学。
导致各大电影厂的演员尤其是女演员流失非常严重。
当各大电影厂,比如上影厂、北影厂等的演员纷纷外出的时候。
远在南国的小厂珠影厂却是百花盛开,花香正浓。
此时的珠影厂,正在大胆改革,并通过引进演员的计划,四处招兵买马。
吸引了一大批有才又有貌的年轻演员加入进来。
这其中,就有刘天仙的小姨,周琼文……
张淦仁十分熟悉珠影厂的内部,他带着方冬升和郭雷到办公楼的三楼最东边的办公室。
“噔噔噔。”
“请进。”
敲门后,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传出来。
张淦仁走进办公室,一个大概五十多岁的男人正在看办公。
方冬升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张淦仁之前从京城买来的特产此时正放在角落里。
这位就是张淦仁口中的长辈了。
“爸,我把人带来了。”
擦,听到张淦仁的称呼,方冬升一愣。
淦,你不仅是名字勇猛,背景居然也这么猛!
你就是传说中的二代么?
中年男人把手里的钢笔合上,面无表情道
“都说了,工作期间称职务。”
“好的李副厂长,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起的导演方冬升方导,还有他的朋友郭雷。”
说着,张淦仁小声对方冬升道:
“李盟,珠影厂的副厂长,不对……现在应该叫李副总经理。”
“你亲爹?”
“表的,呃……岳父。”
珠影厂在1985年的时候改制,现在叫珠江电影制片公司。
厂长改成总经理,副厂长则是副总经理。
当然,不仅仅是职级和称呼上的转变。
珠影厂最大的改变是他们开始和市场接轨。
只不过大家伙都习惯性的还叫珠影厂,称呼领导为厂长、副厂长等。
“你好方导,阿淦给我看过了你的短片作品,很优质的一部短片,看完之后令人发省。”
李盟起身跟方冬升握了握手,不苟言笑的脸庞挤出一丝笑容。
“这部短片能完成,还得感谢淦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否则我一个人我也搞不定。”
方冬升轻飘飘的把功劳甩在张淦仁身上一些,好事儿总不能自己一个人独吞。
“嗯,阿淦做为摄像和剪辑手艺没得说,就是……可惜了,请坐。”
可惜啥?
方冬升满腹疑虑的坐在椅子上。
这翁婿俩在这打哑谜呢。
只听李盟继续道:
“我就开门见山了,这次厂里会拿出一部分资金用来筹拍电影、电视剧跟市场接轨。
自从改制之后,厂里不仅要兼顾经济效益,还要发挥国营厂的政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