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散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豆腐

豆腐

黄豆泡在水里,渐渐胀大,显出几分富态来。记得母亲泡豆子时,总要拣去那些浮在水面的瘪子,说它们“心是空的“。我如今也这般拣选着,儿子蹲在一旁看,眼睛亮亮的,像两颗新剥的豆。

石磨是旧物,边沿已被岁月磨得圆润。我依稀记得母亲推磨的身影还在眼前,她腰间的蓝布围裙晃动着,磨盘“吱呀吱呀“地转,乳白的豆汁顺着石槽流下,汇入木桶。如今电动磨浆机嗡嗡作响,快是快了,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儿子伸手要摸那转动的机器,我急忙拉开他,就像当年母亲拉开我一样。

滤浆的纱布还是那块,洗得发白,却依然结实。母亲总说“东西用久了就有灵性“,我那时不解,现在看着这布,忽然懂了。豆浆在锅里翻滚,儿子趴在灶台边数着气泡,一如当年的我。浮沫渐渐聚拢,我用勺子撇去,这动作熟练得让我自己都惊讶——原来母亲的手法早已长在我手上。

点卤是关键。母亲教过我,卤水要“蜻蜓点水“般滴入,不能急,也不能慢。我手腕悬着,一滴,两滴……豆浆开始凝结,如同记忆在时间里慢慢成形。儿子嚷着要看“变戏法“,我把他举起来,让他看锅里渐渐分离的豆花与清水。他的惊叹声和当年的我一模一样。

压豆腐的模子也是旧的,木板上的纹路里藏着岁月的痕迹。母亲总在此时讲些闲话,说谁家女儿出嫁了,哪块地里的庄稼长得好。我现在才明白,那些话和豆腐一样,都是生活的滋味。儿子帮我放上最后一块压板,小手按在上面,像是按下一个承诺。

豆腐成了,方方正正的一块,温润如玉。切下一片给儿子,他咬了一口,眼睛弯成了月牙:“和奶奶做的一样好吃。“我忽然喉头一紧——原来味道真的可以穿越时光,从母亲的手到我的手,再到儿子的小嘴里。

窗外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和三十年前一样。只不过树下乘凉的人,从外婆变成了母亲,又从母亲变成了我。而那个听故事的孩子,现在正蹲在树下,给他的小黄狗喂豆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