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水患困局,商道初鸣
(起)朝堂困局,帝星试金
紫微帝星现世与先天满魂力的震撼余波尚未在星岚城散去,另一场关乎帝国根基的风暴已迫在眉睫——南方三郡百年不遇的暴雨引发了特大洪灾,千里泽国,哀鸿遍野,流民如潮。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户部尚书钱庸,一个脑满肠肥的老臣,正满头大汗地跪在御阶之下,声音带着哭腔:“陛下!国库……国库空虚啊!去岁北境用兵,耗费巨大,今春各地又有旱蝗……如今南方水患,急需的赈灾粮款、河工物料,缺口……缺口高达三百万金魂币!臣……臣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缺口三百万?!”皇帝林震天脸色铁青,一掌重重拍在龙椅扶手上,声震殿宇,“钱庸!你这个户部尚书是怎么当的?!平日里国库丰盈的奏报都是糊弄朕的吗?!”帝王之怒,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骤降。
钱庸磕头如捣蒜:“臣有罪!臣该死!只是……只是……”他目光闪烁,偷偷瞟向站在文官前列的大皇子林宏。
林宏立刻出列,躬身道:“父皇息怒!钱尚书虽有失察之责,但国用浩繁,确有其难处。为今之计,当速速筹措钱粮!儿臣以为,可加征南方未受灾各郡的赋税三成,并令各大贵族、商会捐输,共渡难关!”他声音洪亮,看似忧国忧民,目光却隐晦地扫过站在皇子队列末尾、依旧脸色苍白的林逸。
加税?捐输?殿内不少出身南方或与南方有利益关联的官员脸色都变了。这无异于剜肉补疮,不仅会逼反未受灾的百姓,更会让那些贪婪的贵族和商人趁机盘剥,最终钱粮未必能足额到位,民怨却会沸腾!
皇帝林震天眉头紧锁,显然也明白此策弊端极大,但一时似乎别无他法。他疲惫的目光扫过群臣:“众卿,可有良策?”
殿内一片死寂。财政困局如同一个无解的枷锁,束缚了所有人的思维。三皇子林渊眼观鼻鼻观心,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个略显虚弱,却清晰沉稳的声音响起:
“父皇,儿臣……或有一法,可解燃眉之急,且无需加税扰民,亦不强制摊派。”
唰!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声音来源——九皇子林逸身上!他迎着无数道或惊愕、或怀疑、或嘲讽的目光,缓步出列,身形单薄却站得笔直。
大皇子林宏嗤笑一声:“九弟,你病体未愈,还是安心休养为好。此等国事,非同儿戏!”话语中的轻蔑毫不掩饰。
皇帝林震天深邃的目光落在林逸身上,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哦?老九有何良策,说来听听。”他没有斥责林宏,但也没有否定林逸。
(承)博弈破局,粮价如棋
林逸深吸一口气,压下体内因毒素和魂力运转带来的隐痛,朗声道:“儿臣之法,核心在于八个字:‘以商解困,以价平灾’。”
他无视林宏几乎要喷火的眼神,走到大殿中央悬挂的巨大帝国疆域图前,指向受灾的南方三郡:“灾情紧急,核心在于粮食与药材。强征加税,远水难救近火,且易生民变。捐输摊派,杯水车薪,更会助长贪腐。”
“儿臣以为,当双管齐下:其一,由朝廷出面,以皇室信誉为担保,向国内各大粮商、药行发行‘赈灾债’。言明一年后,以国库税收为抵押,连本带利偿还,利息略高于市面钱庄即可。此债可自由买卖,信誉良好之商家,必趋之若鹜。此为‘借’。”
“其二,也是最关键一步。”林逸的手指在地图上南方未受灾但临近灾区的几个产粮大郡划过,“朝廷无需动用国库仅存的银钱直接购粮,只需即刻颁布一道敕令:开放南方受灾三郡粮食市场,允许粮商自由进出,朝廷暂免其交易税赋!同时,秘密动用少量资金,委托数家可靠且分散的商会,以略高于灾前、但远低于目前灾区黑市的价格,在这些产粮大郡‘悄然’、‘分批’、‘持续’收购粮食,造成市场粮源‘趋紧’的假象。”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免交易税?还去抬价收粮?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户部尚书钱庸忍不住叫道:“九殿下!您这是何意?灾民已无粮可食,您还要抬价收粮?这……这不是逼着粮价飞涨,让灾民更买不起吗?”
林逸目光平静地扫过钱庸,带着一丝洞悉的冷意:“钱尚书稍安勿躁。粮商逐利,嗅觉最为灵敏。当产粮地的粮价被我们‘悄然’抬升,而灾区又开放市场、免除税赋时,会发生什么?”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掌控棋局的自信:“那些囤积居奇、等待灾情进一步恶化好卖天价的粮商,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蜂拥将粮食运往灾区!因为那里能免税交易,成本更低,而产粮地的粮价在涨,他们需要更快周转获利!大量粮食涌入灾区,市场供给瞬间暴增,而朝廷‘悄然’收购的动作停止,甚至可以在粮商云集、粮价开始被哄抬的初期,择机将我们之前收购的粮食‘平价’甚至‘略低于市价’抛售一部分……”
林逸的手在空中虚握,仿佛抓住了无形的丝线:“此消彼长之下,灾区的粮价,不仅不会如钱尚书所担忧的飞涨,反而会在激烈竞争和朝廷调控下,迅速回落,甚至可能低于灾前水平!朝廷无需花费巨额现银,只需付出少量利息和操作成本,便能调动整个帝国的粮商之力,将粮食源源不断、争分夺秒地送到灾民手中!此为‘疏’与‘导’!”
(转)星火初燃,智者瞩目
大殿内,落针可闻。刚才的议论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般的震撼。
许多精通经济之道的老臣,眼中精光爆射,反复咀嚼着林逸的话。以商解困,以价平灾!利用人性逐利的本能,通过巧妙的市场规则设计,引导庞大的民间资本自发地去解决问题!这思路之奇诡,算计之精妙,简直闻所未闻!
皇帝林震天端坐龙椅之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眼中光芒闪烁不定。他深深地看着殿中那个侃侃而谈、脸色苍白却眼神锐利如星辰的儿子。紫微帝星……难道带来的不仅仅是修炼天赋,还有这等经天纬地之才?
“好!好一个‘以商解困,以价平灾’!”林震天猛地一拍扶手,声音洪亮,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此策,深谙人心,活用商道,化无形之力为有形之功!老九,朕准你所奏!此策,由你全权负责协调户部、工部及南方各郡执行!所需人手、权限,朕许你便宜行事!钱庸!”
“臣……臣在!”钱庸一个激灵。
“全力配合九皇子!若有半分差池,朕唯你是问!”
“臣……遵旨!”钱庸脸色惨白,汗如雨下,看向林逸的目光充满了恐惧和怨毒。他知道,自己完了,彻底成了九皇子立威的踏脚石。而大皇子林宏,脸色更是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双拳紧握,指甲几乎掐进肉里。
林逸躬身:“儿臣领旨,定不负父皇所托。”
退朝后,林逸在雷战的护卫下,刚走出宫门,便见一个身影早已等候在宫墙的阴影下。
那是一个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儒衫的青年,面容清癯,眼神却异常明亮睿智,仿佛能洞察人心。他对着林逸,深深一揖,姿态不卑不亢:“草民诸葛云,冒昧拦驾,恳请九殿下收留。”
林逸停下脚步,目光落在这个不速之客身上。紫微帝星武魂在灵魂深处微微悸动,让他对眼前之人产生一种奇异的、仿佛看到“同类”的直觉——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落魄书生。
“诸葛云?”林逸微微挑眉,“先生拦我,所为何事?”
诸葛云抬起头,直视林逸,眼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殿下赈灾之策,草民在宫外听闻,惊为天人!以商道解国困,以人心为棋局,此等韬略,非大智慧大魄力者不能为。草民不才,愿为殿下手中棋子,效犬马之劳,共谋星火燎原之势!”
**(合)暗室密谋,星火燎原**
静逸轩内,烛光摇曳。
林逸看着眼前恭敬却不失风骨的诸葛云,沉声道:“先生大才,何以屈就于我这冷僻之地?又何以笃信我这‘星火’能成燎原之势?”
诸葛云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和洞察:“殿下可知,南方水患,早有征兆?去年雨季过长,今春地气反常闷热,皆是预兆。然户部钱粮调度,却依旧循规蹈矩,甚至暗中克扣河工款项,致使堤防年久失修。大皇子一党只顾中饱私囊,三皇子一系隔岸观火,坐等乱局以谋后动……草民空有几分谋算,却报国无门,只能眼看百姓流离。”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林逸:“直到殿下‘死而复生’,紫微耀世!今日朝堂,殿下更是以奇谋破死局!此非天意,更待何时?草民观殿下行事,不拘一格,善用大势,更兼胸怀黎庶,此乃明主之相!草民所求,非高官厚禄,乃一展所学,涤荡乾坤!愿为殿下手中星火,燃尽这朝堂污浊,照亮星岚前路!”
诸葛云的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信念。林逸心中震动。此人眼光毒辣,对朝局洞若观火,更难得的是这份赤诚与抱负。这正是他急需的智囊!
“好!”林逸起身,亲手扶起诸葛云,“得先生相助,如得甘霖!从今日起,先生便是我静逸轩首席幕僚!眼下便有一事需先生费心。”
“殿下请讲。”
“朝廷赈灾债与市场调控,需有可靠之人居中联络调度,且需避开户部那些蠹虫的眼线。”林逸眼中精光一闪,“我欲以私人名义,成立一家‘星火商会’,明面经营南北货殖,暗里执行赈灾粮药调度,并以此为基,构建我们自己的消息网络。先生可愿担此重任?”
诸葛云眼中爆发出璀璨的光芒,深深一揖:“此乃草民所长!定不负殿下所托!星火商会,必成燎原之势!”
(悬念结尾)
就在林逸与诸葛云密议商会细节之时,静逸轩外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阴影里,一道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身影,正将一枚刻录着某种魂力印记的细小玉片,悄然捏碎。玉片化为齑粉,一道无形的魂力波动瞬间扩散出去,消失在夜色中。
与此同时,三皇子林渊的府邸深处。
一名幕僚匆匆走入密室,对着灯下把玩一枚玉质棋子的林渊低声道:“殿下,宫外暗线回报,九皇子出了宫门,便被一个名叫诸葛云的落魄书生拦住了。随后两人一同回了静逸轩,闭门密谈许久。那诸葛云……似乎是当年因得罪钱庸而被罢官的诸葛明之子!”
林渊捏着棋子的手微微一顿,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哦?诸葛明那个老顽固的儿子?有点意思……看来我这九弟,不仅武魂惊人,招揽人才的手段也不俗啊。”他将棋子轻轻按在棋盘上,位置正好卡住了代表“大皇子”一系棋子的咽喉。
“不过,星火商会?”林渊眼中寒光一闪,“想另起炉灶,脱离掌控?老九啊老九,你未免……操之过急了。”
他对着阴影处吩咐道:“去,让我们在商会里的人,‘帮帮’这位新成立的星火商会,让他们……好好感受一下星罗城商界的‘热情’。”
阴影中传来一声低沉的回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