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甲的一一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阿甲上学啦

时光匆匆向前跑,把曾经的我们甩在身后。我站在岁月的路口回望,那片洒满阳光的操场、课间的嬉笑打闹,都成了心底最珍贵的宝藏。

阿甲开始上学了。

外公外婆没上过学,学校和接受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遥远到天外的事情。外公是富农家庭,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他们家已经有上百匹马,上百只牛和羊。外公的父亲那时候是西北王的马帮副手,外公就跟着他父亲走南闯北,做生意,运送战争物资。外太爷手底下有400多人战争装备的一个营,占着李家村的一个山头,当山大王。那时候外太爷觉得读书不读书没关系,家里有土地,有牛羊,有佣人,有武装力量,世世代代不愁吃喝,也导致外公从来没进过学校。而外公在往后的几十年中慢慢的也改变了固有的观念,知道了知识的厚重,知道知识确实能改变命运,就费劲供出了3个工作人员,更对阿甲的教育更加着重看待。

艳阳高照的那个早晨起床后,阿甲还没吃完手里的半个洋芋疙瘩,外公就拉着他去村内的幼儿园报名。幼儿园修建在一个中学的后操场,用土墙围成一圈,朝东一个双扇的老木门,门边的土块柱子上用毛笔写着《阳光幼儿园》,笔迹粗壮,潦草。门一开,就吱呀吱呀响。进到幼儿园,南边有着三间大瓦房,是小班,中班,大班。还有两三间办公室供教师们休息。幼儿园教室的北面是大概一亩地的活动场所,没有水泥硬化,没有花园。刚下过雨,一处低洼地形成水塘,周边的土地泥泞不堪。外公把阿甲送进幼儿园,阿甲好奇的探着脑袋往教室里望,手里捏着吃剩的半袋方便面。同村的高老师把外公迎进小班的教室,开始问名字,开始问岁数。外公小心翼翼的回答着,全然没有了在家里飞扬跋扈的姿态。高老师在发黄的笔记本上一笔一划的记录着。阿甲则流着鼻涕,扭着头看着其他的小伙伴在家长无休止的拉扯中声嘶力竭的哭,时不时的还冒几个鼻涕泡。等所有学生报完名,高老师就让家长们去操场里等,她要给新来的学生们讲规矩了。

很快,小朋友们都有了自己的课桌,自己的椅子。阿甲的座位在靠窗倒数第三排,他好奇的打量着长条的木头桌,桌角还垫着一块砖。阿甲看着外公出了教室门,又从窗户里看着外公抹着眼角一步三回头的出了幼儿园门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炸的其他的小伙伴一个接一个的哭,高老师一边哄小孩子们,一边从兜里急急忙忙的摸出来从家里带来的大豆,糖,瓜子,一个一个的分。刚把阿甲这组安顿好,第二组有个小朋友从没有靠背的凳子上摔了下来,紧接着,小班又再一次炸了锅。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呼唤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一个接一个的往教室外面跑。高老师拉都拉不住。外公是第一个冲进来的,随后是好多人的爸爸妈妈。外公进来后看见阿甲抹着鼻涕和眼泪坐在凳子上哭,便摇着头出了门,又走进来从兜里摸豆子,糖之类的小零食,分给一个又一个小孩子。高老师看着这个年过六十的老人在帮她解围,更加卖力了,边唱边跳,哄这一帮小孩子们。接着高老师开始讲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故事,渐渐的,渐渐的,小班安静了。到了中午放学的时候,这一帮小孩子才看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又一次的哭了。

到了中午,要放学了。外公来的时候,阿甲无聊到快要睡着了。外公走到教室里面来接阿甲,走到阿甲的课桌旁,推推课桌,摇摇凳子,看到桌子凳子特别稳固以后才拎着阿甲出了教室门,并弯着腰对高老师说着感谢的话。阿甲还是跟在外公后面,一步一挪的往门外走,抬着小手,对老师说了句拜拜。

下午,外公又蹬着他的那个老二八大杠,把阿甲送进幼儿园。

外公的兜兜里,总是有糖,有大豆,瓜子,有小玩具。每次放学,阿甲像一只小鸟一样飞进外公的怀里,外公把他架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捎着他往家走。外公边走边问,今天老师讲了啥?你跟小朋友们处的好不好?你跟老师关系好不好?你们图画画了没?算数算了没?儿歌唱了没?阿甲也一句一句的给外公说,小嘴肉嘟嘟的,像八哥一样,总有说不完的话。落日的余晖把外公的脸照的油亮油亮的,他笑呵呵的听着阿甲的七嘴八舌。有时候外公来不了,外婆就来接阿甲,外婆总是未雨绸缪,每次来的时候都带着个大黑伞,穿着一双泥靴,泥靴有点大,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外公外婆风雨无阻的把阿甲接送。阿甲也在外公外婆的呵护下渐渐的长大了。

可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欠,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