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口述·“第一”的故事
更新时间:2018-12-21 17:41:12
最新章节:第6章 深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四十年改革历程,从初期的艰苦探索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第一次打破“铁饭碗”、第一个股份制公司上市、第一个110报警服务台开通、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诞生、第一家期货交易所创办、第一次选美比赛、第一块土地拍卖、第一张银联卡诞生、社保基金的初创。
品牌:中国文史
上架时间:2018-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文史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2022)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长期关注政务公开的制度设计、实践运行与实效发挥。2022年,围绕民主科学决策、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政府管理、加强民生保障、平台机制建设等方面,对48家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49家较大的市政府、120家县(市、区)政府开展第三方评估。评估结果显示,2022年各级政府政务公开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开工作进步明显。各级政府继续推进民主科政治4.3万字 - 会员
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研究(全二册)
本书以长时段、大历史的学术眼光研究中国历代治理体系,除“导言”和“结束语”外,分设“行政与监督”“吏治与用人”“中央与地方”“民本与民生”“思想与文化”“礼治与法治”“基层秩序”“边疆治理”“民族治理”“宗敦冶理”“环境治理”十一章,每章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沿革、体系架构、主要特点、经验教训等,重在揭示“中国历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从而汲取中国历代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中国的国家政治90.7万字 - 会员
思变与应变: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实政改革(1895~1899)
本书着重考察的是,受甲午战败的强烈刺激,1895~1899年清朝统治阶层也开展了如何自救的热烈讨论,并在编练新军、修筑铁路、开掘矿藏、创办银行、推广邮政、改革教育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实质行动,即所谓“实政改革”。实政改革上承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内核,但在改革的规格、层次和深度、广度上有显著提升;其间发生的“百日维新”,是胶州湾事件后民族危机加深所引发的一次激进改革,出现了突破制度层的内在需求;同时政治37.8万字 - 会员
固本安边: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
本书以国家治理视阈中的边疆治理为视角,对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驱动机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灾荒赈济的区域联动和实践效应进行系统地考察,既注重宏观研究也重视微观剖析,深刻揭示了清代荒政制度在西南边疆地区实施过程中所呈现的中央政府与地方社会互动、官方与民间救灾方式交互、仓储备荒体系与粮食安全、边疆治理模式和国家建设方略等多重面相。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作为有效推进西南边疆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举政治45.8万字 - 会员
大晟府及其乐词通考
本书共分大晟府官制考、大晟乐体制考、大晟府乐章及词曲考、大晟府词人及其他职官考、大晟乐流传考五章,对大晟府沿革、机构职能、职官任免、工作性质、大晟乐制作过程、推广情况、乐书编撰、曲谱流传和词派活动、词人生平、乐词创作、影响及相关史实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证。该书继承了前人通典、通志、通考的形式,体现了很强的开拓意识,有还原历史真实、纠正陈陈相因的成见、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和价值,对宋代文学、历史及音乐研政治55.8万字 - 会员
覃于风教:唐王朝的政治秩序
本书分析了唐与四夷关系类型,因四夷政治归属不同,关系的基本性质不同,进入以唐王朝为中心的天下秩序的四夷分属性质不同的政治圈层,唐与四夷政治秩序的结构是性质不同的层级结构;唐王朝的国家体制与对外关系体制,或与外部世界,在法律制度上有着明确的界定;唐王朝国家体制内四夷是唐王朝推及政令、法令的对象;册封与授受官爵是唐王朝与四夷建立政治秩序的基本途径。政治22.2万字 - 会员
民国政治史研究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民国史学科早已突破自我学科限定,从狭义的民国时期的政治史,发展成为涉及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发展、政党斗争等各方面的“广义民国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大量海外民国时期珍稀档案史料的出版与开放,民国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高。本书从政权建设的角度,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民国政治史的学术发展脉络与研究现状。政治38.8万字 - 会员
辽代五京体制研究
契丹王朝先后建立东京、上京、南京、中京、西京五个京城。辽朝前期采取“分国而治”的策略,以东丹国控驭渤海故壤,以大辽国统治燕云汉地。此后,“分国而治”逐渐转化为“分区而治”,东京用渤海制度,南京、西京用汉制,上京、中京则是汉制、契丹制度兼而有之。诸多迹象表明,辽朝并不存在“京道”一级的高层政区,而是在中后期逐渐形成了财赋路和军事路并行的复式政区。辽朝后期,行国性质的政治中心在捺钵,城国性质的政治中心政治22.5万字 - 会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史论
本书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历史进程,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价值、指标体系,考察了中国法治政府的建设现状,深入分析了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侧重从历史逻辑、道路转型、制度完善、文化重塑、权力结构调整五个维度突破困境,从而推进中国法治政府的建设进程。政治1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