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纪实文学的文体惯性与创作自觉
桫椤更新时间:2025-02-17 14:54:35
最新章节:第16章 《临湖——太平湖摄手记》:开掘自然与生命的意义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为16篇文学评论作品集。内容包括非虚构写作和对刘醒龙、胡冬林、郭海燕、王国平、北乔、陈涛、申瑞瑾等作家作品的评析。
品牌:中版集团
上架时间:2024-08-01 00:00:00
出版社: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版集团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桫椤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追随唐人走天涯:驿路唐诗边域书写研究
《驿路唐诗边域书写研究》是国家社科项目结项成果,该书在界定边域内涵及书写范围的基础上,探讨了驿路唐诗走向安西、安北、安东和安南的边域书写内容;考察了驿路唐诗边域书写中写实与想象同在、历史与现实交融、内地与边域对比、对风物风情的陌生化书写等书写方式;认为驿路唐诗边域书写拥有风物描写的磅礴雄浑之美、文人的书剑精神给诗歌带来了阳刚劲健之美;指出驿路唐诗的书写意义在于超越了前代的边域书写,助力了驿路诗歌题文学42.2万字 - 会员
网络文学的场域与本体
本书共计19篇网络文学评论类作品。谈及了网络文学“生产场”应以文学为中心、构建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的伦理生态、市场机制与网络文学的走势、互联网法治是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网络文学与短视频:长度策略中的审美表达等。文学9.1万字 - 会员
己亥:余世存读龚自珍
1839年(农历己亥年),清代公务员龚自珍辞去公职,离开首都北京,南下返回家乡,后又北上,接家眷一起回乡,其间他行走九千里路,谈了两场恋爱,攒起无数饭局,写成315首诗,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大型组诗《己亥杂诗》。2019年(农历己亥年),当代学者余世存用典雅别致的现代汉语,化身龚自珍作抒情性独白,通过对《己亥杂诗》的诗化演绎,拼接、复刻出龚自珍在己亥年间的心灵地图,其中既有余世存对龚自珍的全面文学11.6万字 网络文学作品专论(一)
本书包括对作者林海听涛的作品《冠军教父》比较全面的介绍及评论,以及对作者安静的九乔其作品《我在红楼修文物》进行了文学方面评论,作者对两部作品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且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评论剖析。文学10.2万字- 会员
说封神:讲透《封神演义》背后的真相与人心
一部《封神演义》,沉淀着千年的文化基因。读懂“封神”,就读懂了人心。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殷商末年,一场神话大战因何而起?读懂“封神”,需要哪些文化知识?神仙、英雄与妖魔各有什么来历?是什么力量让一部神魔小说流传千古?神话从不只是神的故事,更关系着人的内心与一个文明的精神内核。北大博士、文化学者卞恒沁,潜心研读考据,用40个问题抽丝剥茧,为你讲透“封神”背后的历史真相、神仙谱系、文化源流,一起读懂属文学16.1万字 网络文学创作与批评论
本书共计12篇网络文学评论研究类作品,内容包括网络现实题材写作的理论与实践考察、激发网络作家自发写作与自我约束的内在动力、网络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原则、新文艺群体批评的媒介语境与主体建构、网络文学理论评论要引导提升创作质量等。文学8.6万字诗歌的秘密花园:20世纪伟大诗人名作细读
《诗歌的秘密花园》是一本关于20世纪现代诗名作的鉴赏读本。编著者雷格以诗人、译者、评论家三合一的身份,精心甄选叶芝、里尔克、艾略特、博尔赫斯、希尼、辛波斯卡等15位20世纪世界级伟大诗人,以文本精读的方式,独家原创15首名篇详解和45首佳作点评。专业的评论视角与鲜活易读的赏鉴文字相得益彰,讲透现代诗的读法,为读者开启领略现代诗非凡魅力的独有路径,借此也得以窥见20世纪西方现代诗的概貌。文学8.1万字- 会员
纪实文学的文体惯性与创作自觉
本书为16篇文学评论作品集。内容包括非虚构写作和对刘醒龙、胡冬林、郭海燕、王国平、北乔、陈涛、申瑞瑾等作家作品的评析。文学5.4万字 - 会员
《石语》脞谈
本书是“钱锺书研究文库”丛书之一。《石语》系钱锺书于1932年阴历除夕与陈衍(石遗)的一次谈话记述。内容为对当时一些文苑翘楚、诗坛名流的文品、人品、性情、爱好的直言不讳的评骘,也不乏对这些学者、文人道德的臧否鉴衡。由于各种原因,直到20世纪末才得以影印面世。因为全篇钱先生用文言写下,加上时隔多年,当时的文坛翘楚、诗界健将对于当下的一般读者来讲,已十分陌生。为此,香港作家林行止建议刘衍文教授写写《石文学17.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历代楚辞图像文献研究(全二册)(精装)
《历代楚辞图像文献研究》首次对中国古代《楚辞》图像文献产生、发展、嬗变情况及其价值与影响诸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梳理出《历代楚辞图像总目表》,收录《楚辞》图像311目,其数量为现存类似研究之冠,集中展现海内外所藏《楚辞》图像的整体面貌;辑存历代关涉《楚辞》图像诗文490余条,其中60余条系首次直接抄录于图像;对中国古代《楚辞》图像萌生、兴盛、转型之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探究其图式类型、特征、成因、文学文学评论45.1万字 - 会员
尤金·奥尼尔爱的主题研究
美国20世纪戏剧泰斗尤金·奥尼尔的剧作《悲悼》一直是戏剧评论的焦点,学界对三部曲中孟南家族的悲剧根源挖掘的角度多样,方法新颖。但在众多的评析中,从正常爱的角度来系统地分析孟家的悲剧根源的论著较为鲜见。而纵观尤金·奥尼尔的戏剧创作,他的50部左右的作品中有40多部从正面或侧面描写爱情。奥尼尔描写的不是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欲念,他追求和深入探索的是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感情。本书旨在挖掘《悲悼》中孟南家族的悲文学评论17.8万字 莎士比亚: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里程碑文库)
1623年,演员约翰·赫明和亨利·康德尔结集出版了他们能找到的所有莎士比亚剧作,也就是举世闻名的《第一对开本》,使得英语文学中最具活力、诗意的宝藏流传至今。几个世纪以来,莎士比亚的这些剧作虽然经过了无数次的出版、解读、批评、改编、表演,却依然魅力不减。每当人们需要思考良知与道德、爱情与死亡、政治与战争等问题时,目光都会不约而同地投向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换言之投向莎翁,仿佛他拥有一切文学评论15.1万字- 会员
微妙的革命:清末民初的“旧派”诗人
《微妙的革命:清末民初的“旧派”诗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1871-1914年的三大诗派的代表人物(当然其中有些诗人的影响时间更长)。在我看来,王闽运(1833-1916)、樊增祥(1846-1931)、易顺鼎(1858-1920)、陈衍(1856-1937)、陈三立(1853-1937)和郑孝胥(1860-1938)是能够与他们同时代的读者积极对话的,他们以诗歌这一久负盛名的文学形式,探讨受到威胁的文学评论15.2万字 - 会员
老读三国
本书是李庆西近年来对于中国古典小说的阅读心得,集中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儒林外史》上。这些文章有的发在《读书》,有的发在《书城》,都是行云流水、清新可读的文字。其方法是从古典小说某一人物或事件入手,比照多个历史版本,读出其中的缝隙,也读出其中微妙的地方。如果将历史理解为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那么经典的古典演义小说,无疑在叙史和深入人心的意义上,更甚于正统史书。《老读三国》可以视为文学评论12.1万字 - 会员
道在戏谑:徐渭的“墨戏”(文人画的真性)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文学评论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