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后汉通俗演义:附三国(上)
蔡东藩更新时间:2025-05-22 16:41:10
最新章节:第五十回 定密谋族诛梁氏 嫉忠谏冤杀李云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讲述起自王莽新朝,终于蜀汉、曹魏灭亡,晋室开基,前后共两个半世纪。对朝代兴亡,尤为关注。对王莽的伪善面目,有深刻揭露。光武中兴,东汉文治武功一度取得辉煌成就。但由于封建王朝的家天下制度,后继帝王昏庸淫乱,外戚干政,宦官肆虐,军阀横行,终导致帝国覆亡,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书中引用材料,大都来自正史,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较细记述。
上架时间:2023-09-01 00:00:00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蔡东藩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禹王书
本书是作者耗时七年(2017—2023)创作完成的考古、玉文化长篇小说,它以古史传说中的圣贤大禹与其妻女娇的爱情故事为主要框架,以夏朝建立前龙山文化向西发展、影响齐家文化的历史为背景,在玉帛之路文化系列学术考察及深入研究考古资料基础上,结合盘古开天辟地、仓颉造字、夸父逐日等众多神话故事和传说,创造性地重述、书写大禹等公而忘私、九死未悔的伟大精神和丰功伟绩。《禹王书》通过小说艺术转化考古研究和学术成小说25.7万字 到中国去
小说基于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地利犹太医生罗森·菲尔和理查德·傅莱为逃离纳粹迫害,在中国外交官何凤山的帮助下从维也纳逃往上海,继而奔赴苏区投身革命的故事。他们在盐城救治新四军伤患,在延安建立卫生学校、研制青霉素,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被称为“奥地利的白求恩”。小说以宏阔的视野、大量生动的细节,并着重以国际友人的视角,再现了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艰苦卓绝的抗争和牺牲,也小说16.4万字- 会员
中国古代大案探奇录:鱼肠剑
春秋末年,王室衰微,周天子失天下共主之地位,诸侯相伐,恃强凌弱,以大并小,征战不休。华夏诸国中,以楚、晋两国最为强大,争霸不休。而南方吴国受晋国扶持,日益崛起。越国向吴国献上湛卢、胜邪、鱼肠三柄绝世宝剑,以求立命保身。吴王僚又将鱼肠赐给了伐楚有功的公子光。世传鱼肠为勇绝之剑,勇猛无敌,绝世无双。公子光既得鱼肠剑,野心愈发膨胀,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王位之争。浩淼五湖,烟雨微茫。鱼腹藏剑,夜色未央。壮小说32.4万字 - 会员
民国通俗演义(全三册)
从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以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的形式记述了上起秦始皇、下迄民国(1920年)2166年间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历朝通俗演义:民国通俗演义(套装上中下册)》是其中一部,全书以章回小说形式,再现了民国历史,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辛亥革命、孙中山下野、袁世凯称帝、蔡锷讨袁、张勋复辟、五四运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小说87.4万字 - 会员
民国通俗演义(上)
从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以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的形式记述了上起秦始皇、下迄民国(1920年)2166年间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历朝通俗演义:民国通俗演义(套装上中下册)》是其中一部,全书以章回小说形式,再现了民国历史,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辛亥革命、孙中山下野、袁世凯称帝、蔡锷讨袁、张勋复辟、五四运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小说25.3万字 - 会员
后汉通俗演义:附三国(上)
本书讲述起自王莽新朝,终于蜀汉、曹魏灭亡,晋室开基,前后共两个半世纪。对朝代兴亡,尤为关注。对王莽的伪善面目,有深刻揭露。光武中兴,东汉文治武功一度取得辉煌成就。但由于封建王朝的家天下制度,后继帝王昏庸淫乱,外戚干政,宦官肆虐,军阀横行,终导致帝国覆亡,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书中引用材料,大都来自正史,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较细记述。小说28.6万字 - 会员
清史通俗演义(全二册)
本书内容始自女真贵族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清世祖定都北京,统一中国,一直到辛刻革命推翻清王朝为止。作者将清代近三百年的重大历史事件,编写成通俗演义一百回,在程度上反映了清代的历史情况,对读者了解清史有的参考价值。小说58.9万字 - 会员
花石纲:大宋小吏官场求生记
【历史小说+大宋社畜+夹缝生存】大人物斗法,小人物遭殃,大宋社畜夹缝生存实录。晋升被做局,捷径变死路……一段鸡飞狗跳、九死一生的献宝历程。上位者的一念之差,对下位者就是灭顶之灾。八品小吏李素为官清廉、生计窘迫。一次家中迁坟,意外得到一枚有着“天下太平”字样的祥瑞琥珀。小吏踌躇满志,想通过进献祥瑞升职加薪,却卷入大人物的争斗。究竟是飞黄腾达的捷径,还是各怀鬼胎的杀局?走上绝路的小吏想要有生路,就得断小说6.7万字 - 会员
敦煌本纪(下)
《敦煌本纪》是鲁迅文学奖得主叶舟所创作的国内首部为敦煌立传的长篇小说,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小说以清末民初的敦煌沙州古城为叙事原点,以莫高窟为信仰高地,以当地三大家族的兴衰命运为线索,描写了敦煌大地上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生死传奇,更勾勒出二十世纪初叶动荡的时代图景,以及河西走廊的千年历史缩影。小说融会了古典诗词与西部俚语,穿梭于虚构及想象之间,运用生动洗练的白描语言和雄浑流畅的叙事风格,塑造出百余小说3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