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低级五毛党”进阶
至于微博是什么,我觉得无须废话,不知道的可以百度,或者在腾讯微博上直接提问,总有一种答案适合你。与其在如何开微博、发微博、贴图片等10分钟就能掌握的基础应用上浪费笔墨让这本书的页码变厚、价格变高,不如直接从实战开始。
前不久,我担任副总裁的电子商务公司因为业务扩张招募了一批新人,他们有的来自其他行业,有的刚刚毕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基本上是一张白纸。当业务主管关荣问我怎样才能让他们进入角色时,我给出了4个字——完美账号。
这是微博营销之道,是首先要懂的“道”,在这之后才能够更好地驾驭“术”。
提出这一概念已经是在这几个推广专员入职一个多月后。在入职的第一个月,我给了他们一套推广方案,让他们去推广某个汽车产品,要求也很简单:先集中一个星期写数十篇软性文章,然后在各大论坛大量注册账号,广泛发帖;在百科网站上创建词条,对一些相关词条进行植入。
一个月后,我问关荣现在觉得这些推广专员的水平如何,他的回答没有出乎我的意料:“充其量只能算低级的‘五毛党’。”
这成了开启培训的由头。当然,“低级五毛党”也是我预先为他们设定好的入职后的第一种角色。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网络营销人员,首先要从“低级五毛党”做起,然后再接受进阶培训,而创建“完美账号”将是进阶培训中最有效的步骤。
更为关键的是——这只是一场游戏。
这样的说法,自然让关荣和一众推广专员们很是奇怪。何谓“完美账号”?闻所未闻。而且此前,在我让他们作为教材阅读的《价值百万的网络营销》一书中也没有提及。
小贴士
“完美账号”计划就是在各种网络推广渠道中各注册一个账号,例如在微博中选择腾讯和新浪各注册一个账号,在论坛中选择天涯和猫扑各注册一个账号,对视频网站则覆盖优酷、酷6等。其核心就是在每一个推广渠道都要有一个“火力”支撑点,一旦发起“攻击”,可以形成全部网络渠道全面“压迫”的态势。
看起来这和常规的推广完全不相干。许多网络营销公司推崇的是大量注册“马甲”账号、海量发帖,以及在各大网络推广渠道中大肆发帖的方式,形成网络营销铺天盖地之势。现在,这种论坛发帖的“五毛党”趋势也蔓延到微博之中。大约在2011年4月,就有知名的网络营销人士接受传统媒体的采访,标榜自己的公司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建立了多个账号,而且很多账号通过互相关注和发布段子成为热门微博,从而占据了微博传播市场。
利用段子微博上位最成功的应属海底捞。作为以服务著称的火锅连锁企业,海底捞的良好服务有口皆碑,网友评价非常好,但其整体知名度却不高。不过,随着“人类无法阻挡海底捞”的各种微博段子疯传,海底捞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而在海底捞知名度日益攀升的同时,各种“人类无法阻挡海底捞”的微博段子却招致人们的反感,一些名人大腕直言海底捞营销过度,势必产生对等的消极影响。各种质疑声传出,让海底捞此前的良好形象日落千丈。
说明
“海底捞体”的模式大多为:“某天我在某海底捞吃火锅,席间我无意间说了一句……在我结账时……”,而内容则以在就餐时提出某种愿望,结账时竟然实现了为主。
相对于流行在微博世界中的那些主要以各种笑话为吸引点的段子微博来说,“海底捞体”这种模块式更新其实不算十足的段子,反而有点像一度很流行的“凡客体”。可时隔一年,网民们却不那么买账了。最为严重的是,过度营销的海底捞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产品问题不仅被曝光,还因为“海底捞体”的病毒性蔓延而迅速扩散。同时,网民们也被“海底捞体”搞得有点神经过敏外加审美疲劳。结果呢?海底捞的段子“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并不是我所追求的微博营销境界。尽管海底捞的这次营销失败的关键在于其自身产品实力还承担不起被如此夸大的口碑,但更为关键的是,海底捞的微博营销是用金钱和“五毛党”堆积出来的空壳。实际上,真正愿意自撰“海底捞体”的网民很少,更多的只是被各种“马甲”微博、“小号”微博发布的公关段子罢了。也就是说,真正掀起“海底捞体”热潮的并不是微博,而是网络媒体。在“海底捞体”的世界中,微博只是前台的傀儡,并没有真正发挥其互动影响力。
我对公司推广专员们的要求则完全不同。以微博营销为例,我只要求他们在新浪、腾讯两大微博平台用真实的信息注册同名账号,每天至少要发微博5条以上,内容以他们自己在推广专员职位上的心得或经历为主,目的是帮助他们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并将其分享给所有对网络营销感兴趣的网友。
小贴士
微博的发布一定要有间隔,不要一口气连发很多条。应该在睡眠时间以外的时间段平均发布,且内容一定要为原创。总结成口诀就是:“人睡我睡,人醒我发,一日十次,循环往复。”
几天后,推广专员陈佳丽兴奋地告诉我:“我昨天上午9点多发了第一条微博,到今天粉丝有130多个了。”
我问她原因,她的回答是采取了关注战术:“在关注别人的时候,关注对象的活跃度非常重要。”说白了,就是在发微博的时候,也要寻找合适的微博主,对他们进行关注,并邀请他们关注自己。另外,不管对方是否关注自己,也要仔细看看被关注者的微博,觉得在理的,一定第一时间转发,并且附上有自己观点的评论,而觉得有疑义的,则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和对方进行交流。这样,她很快就收获了第一桶“粉”。
其实,从这一刻开始,这些“低级五毛党”就认识到了互动的力量。同时,他们“悟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