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博微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段子微博是歧途

然而,当“完美账号”计划进行到大约一周时,问题再次出现:粉丝数量经过之前的快速增长后,超过500大关就止步不前了。当时连我都很纳闷。为什么会这样呢?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何以如此?于是,公司相关人员聚集在一起,开始寻找答案。还别说,原因很快就被找出来了。

➡浅层次的原因是尽管每天粉丝数都在增加,但也会流失不少。

➡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微博内容和发布频率都不足以让这些粉丝有互动的冲动,甚至可以说,很多信息太过生硬,让人感觉不到“人气”。这个“人气”不是指微博的关注和转发量有多么高,而是要让人感觉到微博主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其实,这种问题普遍存在于企业微博中。如今,人们打开微博就能看到大量自己关注的企业发布的各类信息。但说实话,这些企业微博依然局限于传统的广告发布,简单、生硬、缺乏趣味。这样的广告微博,让人非常想取消关注,如图1-1所示。

图1-1 生硬的广告微博

这个企业微博,一个月发不了几条,但内容却极其刻板,互动性不强,让人看着很头大。这样的微博很难吸引大量的听众,更别提转发量了。这就是没有“人气”的微博,完全是一个公告牌、粘贴板,而这种问题在许多个人微博上也颇为普遍。

小贴士

微博不是企业网站,你必须学会说人话,从网民中来,到网民中去,为网民说话。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就是如此受益和受害的。他是一个在腾讯和新浪都得到了认证,并在业界小有名气的微博主,当然,我不能说出他的名字,更不能把他微博的截图发出来,否则他看见了,一定会打“飞的”从北京杀过来砍我。2009年夏天,我俩几乎同时开通了微博,而在最初,我们的微博“成长值”也基本相似。但从2010年春天开始,我和他选择了不同的微博之路。

和我习惯于发表自己的心情或者一些想当然的IT时评不同,看到段子微博的火热,他也对自己的微博进行了改革,向语录式微博迈进。每天,他会隔1小时发一条微博,一天的总量在10条左右(睡觉时间要扣除),而内容则是他在休息时间汇编的文档,主要以名人名言、时事笑话和雷人语录为主。

这种转变立刻让我们的微博拉开了距离。当我还徘徊在平均每条微博转发5次以下时,他的微博经常能轻而易举地突破百人转发大关,粉丝数也迅速增长。据他说,当时日均粉丝增长数达到了500。而我呢?也就是日增几十“粉”。

真性情微博是否真的不如段子微博?在微博发展的初期确实如此。当时,由于部分网络公关公司入侵微博这块处女地,想要快速培育一批粉丝数和转发量都很高的微博,却无力认真经营微博的内容,才会有段子微博这种下下之选。

段子微博看上去很成功,而且成功得异乎寻常。

在2011年4月的时候,“冷笑话精选”、“精彩语录”、“微博搞笑排行榜”和“我们爱讲冷笑话”分别占据新浪微博“草根人气榜”的前4名。毫无疑问,这些全部都是段子微博。

段子微博的最大好处就是内容容易获得——你甚至可以在一天之内为自己准备好足够在一个月里发布的内容。不就是30天吗?每天10条,加起来才300条。用百度、Google搜索一下,大量前人写好的现成段子就到手了,不需要花费太多人工成本和精力,100个这样的微博维护起来也不难。而且,这些段子还可以重复利用——不同的微博在不同的时间面向不同的粉丝发布同样的段子,效果是一样的。

这就造成了段子微博的大行其道,也在一段时间里垄断了微博用户的口味——反正满天都是段子,那我就把微博当成免费的“笑话大全”和“格言沉思录”好了。

不过,这种风格坚持不了多久,因为它无法给人“活生生”的感觉。认真经营的微博和滥发段子的微博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而我的这位朋友,在尝到了一段时间的甜头后,转发量开始下降,甚至为零,粉丝也不断流失——粉丝们开始讨厌没有一点个人主张、只有满口段子的“混”人了。

在一篇文章里,我看到这样一段话,其实最能为段子微博的毫无“人性”下一个定义。温州动车事故后,有朋友在微博里说:

亲,那些个围脖上的语录啊、星座啊、时尚啊、段子啊神马的亲们,从未见过你们转发过任何救援的围脖,你们太麻木了吧亲,你们眼里只有所谓的围脖营销吧亲,你们眼里除了赚钱还有神马呢亲,不好意思了亲,对于你们这样的亲,以后我见一个拉黑一个啊亲,对不起了亲。

骂得好,看你还敢做段子微博不!

从营销的角度来说,这些每天发布星座、语录、时尚、段子微博的家伙,用什么来帮助企业做营销?对那种过度娱乐、毫无人性的段子微博,又有几个阅读者把它们当“人”看。永远要明确一点:只有活生生的人、个性张扬的口碑,才能引发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另一个事实更能说明问题。到2011年12月1日,在新浪微博“草根人气榜”上,已经看不到之前提到的4个段子微博了。

小贴士

在最初阶段,你可以先用段子积累人气,但当你真正开始做营销的时候,要记得把以前的段子删掉,“毁尸灭迹”。当然,不发段子也能聚集人气才是王道。

不废话了,就用一个假设来说明吧:如果某天有关冷笑话的微博上突然蹦出一条润肤霜广告,你会如何看待?这又是它发的一段笑话,还是一条广告?被认为是笑话,其效果就是负面的;被认为是广告,也未免太无聊了。不管被认为是什么,对营销人员来说是不是都得不偿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