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火热的军垦生活

——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刘淑英

1965年,我们一批胸怀壮志、高唱着军垦战歌的北京知识青年告别首都北京,来到宁夏农建十三师二团——暖泉农场,投入到了战天斗地、可歌可泣的军垦生活。

那时的二团环境条件十分艰苦。全团七个生产连队之间连道路都没有,都是沙滩。我清晰地记得,农场从南到北没有多少树木,几乎一片荒凉。住的是土坯房,睡的是土炕,点的是煤油灯。常常一觉醒来,黄沙已经把被子埋住了,人就像是从沙堆里爬出来的。端起一碗水来,浑黄浑黄的,能沉淀出半碗泥沙,吃的饭都很牙碜。有些青年动摇了,想家掉起了眼泪。

为了使北京知青安下心来,扎根边疆,农场党委加强了艰苦奋斗教育。当时,担任党委书记的李树青和政治处主任冯成章同志带领北京知青参观了老军工居住的地窝子和窑洞,老前辈们艰苦创业的精神大大激励了他们的斗志,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老前辈的精神,改造荒漠,扎根暖泉,愿做贺兰山下一青松。不久,组织上又从部队和新疆建设兵团调来转业军人和干部,加强了农场的各项工作。

1966年8、9月份在宁夏军区参加农场骨干培训班。其中北京知识青年有范殿坤(前排右)1、程思樵(中排右)2、刘淑英(中排左)1

一场艰苦创业的战斗开始了。没有道路自己修,没有房子自己盖,没有树木自己栽……经过几年抗严寒、斗酷暑的苦干,从南到北一条平坦的石子大道修起来了,道路两旁植起了林荫带;一座座沙丘变成良田,一条条灌溉和排水用的沟渠纵横交错;粮食生产自给有足,瓜果蔬菜样样齐全;盖起了新场部、招待所,用上了电灯,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整个暖泉变了样。

北京知识青年为暖泉农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改变了环境,环境也锤炼了人。初来时文弱的北京知青,已经成长为黑黝黝的硬汉和吃苦耐劳的铁姑娘。在创业的战斗中,一部分北京青年脱颖而出,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记得一连的董桐玉、三连的程思樵、七连的由明巨分别担任过副连长;我和四连的张紫霞担任了政治处干事;一连的侯金莲、段淑琴,六连的陈更生等被光荣地选拔为学校教员。

说起学校,初来时的农场只有两所小学,十分简陋,几间土窑洞里搭几个泥台子就算是校舍。农场没有中学,一些老军工的子女上中学就要到贺兰县,路途远,交通极其不便。在场领导的关怀下,经过努力改进了小学条件并在农场场部东边建起了中学,北京知青张振明、付大易、李建英、金佩丹等担任了中学教师并成为教学骨干。学校各方面的健全与完善,解决了职工子女的上学受教育问题,更让老职工们感慨的是这些孩子不但学到了知识,还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高考升学率也是周边最高的,现今这些孩子已经成为农场的骨干力量。

随着土地的不断开发,在陈于敬股长的培养带领下,北京知青中又成长起一批拖拉机手和汽车驾驶员,有周昌、王吉书、刘丰玉、邢书健、刘秀峰、姬震、白亚南等,特别是北京姑娘郭书贞、谭英、王文琪、黄香倪等几位女拖拉机手,他们英姿飒爽地驾驶着“铁牛”,那叫一个神气;农场还扩建了卫生队,北京青年杨秀琴、刘建梅、李玉茹、史耕耘等成为了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农场还培养出一批财会人员,像林久恕、杨玉廷、于化中、杨金锋等,他们在理财方面都具有相当不错的水平。

最令我难忘的是农场有线广播站。我和北京知青张岩、肖焕英曾先后担任广播员,每天我们通过大喇叭,用那响亮甜美的普通话陪伴着大家。我们在广播站除了准时转播中央台、宁夏台的新闻,还创办了紧贴农场实际的《军垦生活》节目,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及时报道各个连队火热的战斗生活。我记得经常投稿的北京知青有马骥、乔士达、付大易、贾英奇、金佩丹等。我还深深记得带着扩音设备投入水稻插秧和兴修水利大会战进行现场宣传鼓动的情景。那时,无论是站在稻田冰冷刺骨的水里工作,还是挥动锹、镐破冻土挖深沟、修水渠进行农田基本水利建设,都是相当艰苦的工作。干部、战士不畏艰难,战严寒、斗风沙,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会战中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各个参战连队战歌嘹亮、彩旗飘扬,我们现场采集信息,编纂稿件,及时播放,鼓动宣传,那热火朝天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

另外,广播站还担负着日常播放起床号、上班号、下班号、熄灯号以及会议通知的任务,真正成了农场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搞好广播,确保准时、不间断地宣传,我还在吴清师傅那学会了更换扩音器电子管、爬电线杆接广播线等技术。虽然每天很早起床很晚睡觉,十分辛苦,却很快乐。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们这些北京娃身上充满了革命的朝气。当时各个连队都有宣传栏、宣传墙,都组织了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了大量的文艺节目。记得三连段宝珠等编演的宁夏数花《北京青年来宁夏》,五连闫梦博作曲、梁君导演的舞蹈《枸杞熟了》,还有四连莫建成的独唱,七连赵金玉的笛子独奏,五连赵鸿杰演奏的二胡和扬琴,六连郭风荣的京剧清唱等等,都深受大家欢迎。每年春节都在场部大礼堂进行文艺会演,有时要连续演出几天,真是吹拉弹唱样样俱全。多才多艺的北京知青,使我们的军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仍使我记忆犹新的是那半军事化的活动。每当举行全团大型聚会,各个连队都要列队入场,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呼着雄壮的口号,特别是全副武装的四连和七连入场时,他们持枪而立,那股威风凛凛的气势,令人振奋。

在暖泉农场生活工作的岁月里,我们身心都得到了锻炼,学会了种庄稼、种菜、养鸡、养鸭、做鞋、做衣服、挖菜窖、搭炉子及打煤饼等技能,让我们受益匪浅。例如,宁夏当地人特有的一种面食——抻片汤,非常筋道,我经常做给家里人吃,至今我九十多岁的婆母、十一岁的孙女都是百吃不厌;我从宁夏带回来的铸铝式饼铛非常好用,烙饼既快又不糊锅。宁夏的特产天下闻名,枸杞子又红又大,粒粒丰满;宁夏的大西瓜又沙又甜,好吃至极,我在休假时曾经带回北京几个,父母、兄弟姐妹都说是一生中吃到的最好的西瓜,那味道至今念念不忘。

宁夏暖泉——我的第二故乡,它虽然条件艰苦,却给了我一生用不完的精神财富。我后来工作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都说我身上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其实那就是兵团锤炼出来的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不计报酬、淡泊名利的军垦战士精神。

我一直叮嘱自己用这种精神工作和生活,也用这种精神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我儿子从小在北京他的奶奶家,长到四岁多,见到生人就躲,受点风就感冒。1975年我把他带到农场后,天天和小伙伴们一起玩闹,脖子上挂着钥匙,手里挎着篮子去挖野菜喂鸡,赶着小鸭子去河沟洗澡,场部演电影时抱着板凳占位子……没有多长时间,身体健壮了,胆量也大了。现在回想起来,他自己都觉得那是他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近几年来,有不少当年北京知青的子女,陪同父母重访宁夏暖泉农场,他们在长辈们曾经战斗生活的地方受到教育和激励,更增进了与长辈的感情,暖泉农场已经成为北京知青教育子女的基地。

1995年北京知识青年回访团参加农场建场40周年庆祝活动合影

1977年我调离了暖泉农场,到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中学担任教师,1986年调回北京,1999年退休。每当回首往事追思忆旧的时候,那十二年火热的军垦生活总是在我的脑海里翻卷起一波又一波的涟漪,成为永存的美好记忆。我真心感谢农场各级领导、老军工们对我的培养教育,真心感谢这个哺育我成长的地方——宁夏暖泉农场。

作者简介:

刘淑英,1965年支边来到十三师二团,1977年调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中学任教,1986年回京,1999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