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
1953年,春暖乍寒,位于平罗县境内贺兰山脚下的西大滩,到处是返浆的泥潭和沼泽。这片亘古荒原大片白茫茫的盐碱地,枯黄的芨芨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远处不时传来的野兽的嚎叫声,使这片荒原更显得凄凉和恐惧。就在这片连苏联专家都断定的“农业禁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一师(前身为独立一师),奉命来到这里,搭起帐篷,安营扎寨,展开了一场与荒原抗争的开发西大滩,兴修水利的创业史。
来到这里,农一师全体官兵的第一个大战役是改建和延伸由一团上年开挖的八一渠(因该渠于1952年8月1日建成而命名),改建后的八一渠灌溉面积占半个西大滩,长约15公里。在没有任何现代机械(当时只有一些独轮木车)的情况下,完全靠战士们用双手和双肩来完成。工程之浩大,任务之艰巨是全师前所未有的。为了尽快修好大渠,全师上下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立功创模”运动和“争红旗劳动竞赛”活动。“人人争当功臣兵,功臣兵四海扬名,当兵造福为百姓,流尽血汗建奇功……”不但成为部队集会时的必唱歌曲,而且成为了每个战士的奋斗目标。一时间当功臣兵的班务会,争功臣兵的营团誓师大会纷纷召开。强大的思想教育工作激发了每个战士的高昂斗气,这种斗志在“争红旗”的劳动竞赛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每当上工的军号声一响,身背装有上百斤泥土背篼的战士立即向渠坝方向跑去,他们一个不服一个,一个比一个跑得快,一个比一个背得多。上坡他们猫着腰,下坡时大步向取土的方向奔去。战士们不停地往返穿梭,整个工地就像滚动的车轮不停地旋转着。他们像一台台输送机一样快速地把泥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渠坝上。沉重的背篼压在战士们的肩上,稀湿的泥土不断地从背篼的缝隙中挤压出来,淋湿了战士们的脊背,淋湿了战士们全身。稀泥和着汗水不断地流淌着,直到后来整个人就像从泥坑中捞出来的一样。但战士们全然不顾,你追我赶,生怕落后,生怕自己的班级争不到流动红旗。奔跑的脚步一刻都不愿意停息,沉重的背篼一刻也不愿意离开双肩。根据当时的统计,背土的战士一人每天向渠坝运去的土足有20方,它足足能装5辆当时进口自苏联的嘎斯牌卡车,而战士们每天跑的路程有多远他们自己也说不清。筑坝的战士6人抬着一个大夯,在高亢有力的夯歌的伴随下,被战士们高高抛起,把刚刚增高的疏松的地基狠狠地砸下去,发出嗵嗵的响声,一夯压一夯地夯实着每一寸渠坝。随着泥土不断运来,领号者的声音哑了,喊号者的口干裂了,以至到后来大家只能从鼻孔里发出“嗯哎哟……”的声音。但是为了工程进度,他们从不歇息一分钟。装土的战士双手紧紧攥着铁锹把,狠狠地把锹头刺入足有50厘米深的泥土中,然后端起至少有20多斤的泥土利索地装入背篼中。有资料显示,最多一个班级人均一天竟然挖出土方达53方。各班的宣传员不时地举起自制的喇叭,手打快板,大声宣传本班的好人好事。中途休息的号声响了,就在这休息的短短十几分钟时间里,背土的战士还总是让装土的战士把土装得满满的,背着背篼靠在土坎上站着稍作休息。每当他们一见司号员拿起号准备吹上工号时,便迫不及待地一个个又向渠坝跑去。提起当年修八一渠的情境,很多老军工都深情地说:“当时劳动强度之大,现在年轻人是想不到的。为了早日建成八一渠,我们背着土始终是跑着,从来不知累、不觉苦,浑身总是有使不完的劲。大家共同的愿望就是争当功臣兵,争作贡献。”在临近收工还有半个小时时,以连为单位又组织开展半小时的劳动竞赛活动,比谁在半小时内背的土最多,挖的土最多,打过夯的地基最多。比赛一开始,工地立刻沸腾起来了,只见装土的速度更快了,背土的重量更多了,夯抛得更高了,木轮车的响声更大了。加油的呐喊声,砸夯的嗵嗵声,战士们大步流星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犹如一曲优美动听的交响曲,激励着所有战士不断奋进。火热的劳动场面像一幅壮丽的画卷,在这里战士们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意志,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风骨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全天收工的号声响了,为了夺得红旗,很多战士已经不满足连队发的背篼,不顾疲劳和饥饿,披着晚霞,跑到荒滩上拔芨芨草自己编背篼,他们编得背篼背在身上高出头顶20多公分,足有一米多高,它装上的土要超过原来的两个背篼。据老军工回忆,当时他们背的背篼倒出的土能装现在半个人力车。大背篼带来大效益,大大加快了筑渠的进度,但也极大地消耗着战士们的体力。后来师部下达命令收工必须整队回驻地,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战士吃完饭后又悄悄溜出去拔芨芨草。傍晚,当天成绩在黑板上一公布,战士们蜂拥而至争着看进度,有为班级夺得红旗而欢呼的,有为争取夺旗摩拳擦掌的。夺红旗的条件是很严格的,如出现因挖土而折断一根锹把,就是速度最快也与红旗无缘。夜幕降临,熄灯号响了,灯一盏盏都灭了,帐篷中的蚊虫便猖獗起来了,任凭蚊虫怎样叮咬,战士们倒头便酣然入梦,以致很多战士第二天只好带着被叮肿的脸去上工。
农一师官兵开荒场景
农机车作业
为了早日把八一渠建好,战士握锹的手经常打起一串串血泡,有的战士甚至在吃饭时都无法握住筷子,背土的战士即便用旧棉衣和鞋底缝制了厚厚的垫背,脊背也经常被磨得鲜血淋漓。就是这样战士们从来不叫一声苦,不发半句牢骚,当问及他们苦不苦,他们总是以老前辈为榜样:“苦是苦,没有二万五千里苦。”战士们就这样在困难面前用自己的铮铮铁骨在创业的道路上顽强地拼搏着。一大批优秀青年在火线上入团了,入党了,一个个功臣涌现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最美的愿望。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以尊重历史的态度告诉读者,当年很多战士为了开发西大滩病倒了,累垮了,最后他们不得不转业回乡务农,离开了自己朝夕相伴的战友和西大滩这块热土。
在艰苦的劳动中,部队始终不忘战士们的文化学习。每天上工前,文化教员在每个战士的锹把上写上一两个字,要求他们从认会写会直到理解。背背篼和打夯的战士也要通过各种方式交给他们学习任务。很多战士就是在劳动中经过学习而扫肓的。休息日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应有尽有,使战士既得到了休息又体会到了欢乐。1953年9月底,横贯西大滩南北的八一渠终于修成,它宛如一条黄色巨龙横卧在荒凉的西大滩,这条用战士们汗水铸就的大渠为农一师在开发西大滩的创业道路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1954年平整土地会战,当年在现前进农场八队种植的小麦在八一渠的浇灌下获得了大丰收。收割的这一天,四邻八乡的农民从几十里外赶到这里,观看用收割机收割麦子的稀罕事。当一片片麦子被收割机吞食后,吐出金黄色的麦粒时,战士们热泪盈眶,为艰苦创业所取得的成果而激动。
这一年深秋,师政治部主任在大会上激动地告诉大家:“师党委决定,今年冬季探亲的战士要回家讨媳妇,而且一定要讨到,明年结婚,后年生子。”听到这一消息,年轻小伙子欣喜若狂,纷纷请假回家讨媳妇。随着大批年轻战士娶妻成家,住房成了大问题。先前结婚的干部战士还能住到连队早先建造的房子和窑洞中,由于结婚人数急剧增加,原来一家住的单间房子和窑洞中间加一道墙两家住,到后来就连中间房子也很难找到,只好住地窖。战士们在地面上挖出不到一米深(过深会因地下水位高而出水),面积五六平方米的地窖,上面用几根木椽子一搭,盖上芨芨草抹点泥巴,把草帘挂在出入口就当门来用。就这样,一批批青年战士的家就安排在这里。更出奇的是三团一位四川籍的管理员最后连搭地窖的椽子都没有了,于是他把已经塌了的烧砖用的马蹄窑门口的一头用烧砖一堵,放进两块木板当床用,这就算小两口的洞房了。为了尽快解决住房问题,各团以连为单位大搞房屋建设。战士们没日没夜地脱土坯、制砖坯,自建马蹄形砖窑烧砖建房,就这样也很难满足建房的需求。正当用砖的紧急时刻,三团的一座砖窑在焙烧时炉条被烧断,如果不更换炉条窑砖就会报废,各级领导为此急得团团转,各种办法都想尽了但都无济于事。就在大家焦急万分的时候,只见战士张瑞元突然身穿厚厚的棉衣头戴破棉帽,脚穿一双旧棉鞋,跳进泥坑滚了起来,当浑身上下沾上一层厚厚的泥巴时,他戴上沾满泥巴的手套,拿起备用的炉条,纵身窜入炉膛。一时间直听到炉膛内发出咝咝啦啦的响声,炽热的炉火烧烤着张瑞元,火辣辣的火气向他袭来。此时他一旦吸气就必然被热气烧伤内脏,他憋住呼吸,奋力拔出烧得通红的前半截炉条,后半截由于被砖压着,几经努力才拔了出来,接着他又快速地把备用的炉条安放在炉膛内。为了国家的财产,为了战友们能早日有房住,从炉膛出来的张瑞元已经被炉火烤得伤痕累累。张瑞元这位普通一兵的伟大壮举正是那个时代无数英雄的一个缩影,正是这些无数缩影汇集成强大的力量,召唤着他的战友们在创业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在20世纪50年代那段岁月里,农一师的指战员凭着对党和祖国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年复一年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开挖出了一道道沟渠,平整出了一条条良田,建造了一排排房屋,种植了一行行树木,使昔日的荒凉原野变成了万顷稻花香、鱼跃千顷湖的塞上江南。追溯这些成绩,它无处不流淌着农一师战士的汗水,无处不留下拓荒者创业的足迹。50年代军垦战士创造的业绩像一座座丰碑,永远矗立在后来人的心中。
作者简介:
李子厚,男,汉族,陕西省靖边县人。中共党员,中教高级职称。1968年到前进农场务农,1971年调学校任教,曾任农场中学政教处主任、农场教委办主任等职。2007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