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命的源泉
丁胜宏
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黄羊滩农场中部的一级扬水干渠建成于1966年9月。它是黄羊滩农场水利的源头、灌溉的大动脉。是黄羊滩农场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黄羊滩几代人的希望都是经过它浇灌大地,实现了理想。
我是1966年2月26日来到当时的宁夏农建十三师四团(现黄羊滩农场)的,同时一起来的南京部队复转军人及家属共有270多人。记得刚到黄羊滩时,地无一垅,房无一间,唯一能见到的一棵柳树还是半死不活的。这就是所谓的“黄羊滩上一棵柳”,它位于现在农八队东面的沼泽地里,也无从考察是哪个年代,又是何人栽下的。我们住的房子就在现在农一队和机耕队。农一队所在地当时共有12排土窑洞,且均破烂不堪,当地人称此地叫“马圈”。机耕队因有四排土窑洞,也因此得此地名“四排窑”。我们来的绝大部分人先期都睡在“地窝子”里,也就是在地上挖个1米多深、2米长宽的土坑,上面搭上棍棒,覆上草和土,留有进出口的栖身之处。全农场只有一口井,住四排窑的同志们要靠车子送水饮用,几百号人全依靠这口井生存确实很难。我们这批刚从南方来到西北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气候及环境确实很不习惯。一眼望去整个沙滩上除了少量的骆驼刺外,没有任何绿草,当时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滩上不长草,风吹沙石跑。”
黄羊滩可以说整天大小风不断,在那样恶劣的气候环境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水。有了水就有了一切,没有水我们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了。所以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解决水的问题。由于黄羊滩农场地处西干渠以西,地势高,无法进行自流灌溉,要生存,发展只能依赖扬水灌溉。于是,扬水泵站的建设摆在了我们的工作议事日程的首位。黄羊滩地处贺兰山东麓洪扇积地带,东南低西北高,只有把西干渠的水用泵抽上来才能灌地。因为建泵站困难很多,最主要的是时间问题,根据宁夏春灌一般在4月中旬开闸放水这一特点(现在更早了),也就是说泵站必须赶在西干渠放水前建成。泵站分水下、水上两个部分,水下包括机房蓄水池,进水口;水上有机房、水泵配电室、提水管道等。水下工程的池底、四墙体、进水口的两边引水护墙全是高标号的混凝土浇铸而成,且工程质量要求极高。记得当时要求是:蓄水池四面墙体厚度不得少于80厘米,进水口引水护墙不得少于40厘米。池底厚度必须保证达到1米厚,而且这些沙石料必须经水洗后方能使用。我们除了保证较高的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要克服机械运力紧张的困难。全场只有四辆汽车,两台南京跃进车,吨位2.5吨;两台老解放汽车,吨位5吨。由于沙石料均在青铜峡购买,而青铜峡距黄羊滩78公里,且当时的路况差,全是石子路和滩上自垫路,汽车行驶困难多,速度慢,我们四辆车拉一趟才运回15吨料。为赶时间,抢速度,团长董鹤宵同志安排我们每辆车按三班倒,人停车不停,昼夜拉运。即便这样,石料供应还是很紧张。
为了节省运输时间,团部决定一级站蓄水池底的石头转向从贺兰山山坡上捡拾鹅卵石代替,终于水下工程从1966年3月初开工至4月20日下午顺利竣工。当时全场职工无比激动,我们的心情难以言表。一级泵站水下工程顺利竣工就意味着一级灌区的部分土地有望能在当年冬灌时灌上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建一级泵站水下工程时,1000多米长的一级主干渠和北一支、南一支两渠也相继开工,长达8公里的北一支渠一半是半挖半垫土方,南一支渠大半是垫土,小半是半挖半垫土方,工程量不算太大,就是一级主干渠土方量太大,从东到西完全靠从渠中心两侧向外50米外拉土垫起来再压实。当时只有六台推土机,五台均为东方红75型号,一台为斯大林80型号,不分昼夜轮班推土,边推边压实。到中后期由于渠堤逐渐升高,推土机上不去了,只能把土送到渠边再由人力往上送。我们有的肩挑、有的背扛,女同志们两人抬。工地上到处是红旗,到处是人群,口号声、毛主席语录声、轰隆的机车声此起彼伏。团长董鹤宵、政委李玉清任现场指挥,从东到西,再从西到东,每天如此。那种场面实在是壮观,这是一级扬水干渠的第一次大会战。第二次大会战是铺设水泥板。当时的水泥板比较大,记得是100cm×1.8cm×1.06cm,每块约重80斤,全是由人力从渠的两侧坡底运到渠顶堤上。我们整整大干了11天,同志们的肩背压肿了、磨破了,可精神仍是乐观向上,没有人叫苦叫累。一级泵站和一级干渠终于在1966年9月底顺利竣工。两次会战的时间虽然距今已有44年了,回忆起来还是历历在目。当年冬灌时黄河水终于引上了滩,一级灌区的部分土地按期灌上水了。随着一级扬水泵站和扬水干渠的竣工,一级灌区灌溉系统的配套使用,农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保证,为我们及农场的生存和生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引水上山
作者简介:
丁胜宏,男,汉族,安徽省肥西人。中共党员。1959年3月入伍,1966年2月集体复员转业到农建十三师四团(黄羊滩农场)。曾任汽车驾驶员、运输排排长、机务连党支部副书记、汽车队队长、农场办公室主任、副场长、助理调研员等职。1999年12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