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日本占领时期(1942~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占领中国华南地区后,迅速把魔爪伸向资源丰富和战略地位重要的东南亚,菲律宾首当其冲。1941年12月9日黎明时分,日本在偷袭珍珠港10个小时后,猛烈轰炸了美国在菲律宾的海、空军基地,紧接着在北吕宋、南吕宋登陆,随后开始了对马尼拉的猛烈轰炸,一直持续到12月末。1942年1月2日,日军攻破马尼拉。美军司令麦克阿瑟迅速将主力撤退至战略要地巴丹半岛,边抵抗边等待援军。但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经过顽强抵抗后,美菲军队最后全部投降。麦克阿瑟逃到澳大利亚,包括总统在内的许多菲律宾高官也经澳大利亚转移到美国。但菲律宾人民却自发地开展抗日救国运动,许多抗日志士被敌人逮捕,英勇牺牲。也有许多菲军官兵带着武器转移到深山里,在民众的帮助下继续与侵略者打游击战。
日本占领军首先加强对菲律宾的政治和军事控制。他们占领马尼拉后极力拉拢当地的社会上层人物,以取得他们的合作,巩固日本统治。成立傀儡政权“行政委员会”,下设立若干部门,任命当地社会上层人物为委员会主席和各部部长。同时在马尼拉实行戒严,收缴武器,实行宵禁和灯火管制,关押或处死反抗者;控制工厂、银行、学校、教堂、剧院、报纸、电台等,禁止菲律宾人悬挂国旗、唱国歌;到处散发赞美日本历史、“军事成就”的宣传品;强迫学校开设日语和日本文化课、公务员考日语,强迫人们使用日本军用票代替菲币。经济上强行改变菲律宾的经济结构以适应日本侵略战争的需求,致使人民生活物资匮乏,国家经济濒于崩溃。为拉拢人心,1943年10月,日本占领当局还虚伪地宣布给予菲律宾“独立”,任命何塞·劳雷尔(Jose P. Laurel)就任“菲律宾共和国”“总统”,宣布撤销军事管制,但实际上菲律宾仍然处于日本军事当局的统治之下。
面对日本人残暴的军事统治和精神蹂躏,菲律宾人民纷纷自发地奋起反抗,抗日烽火燃遍群岛各地。特别是菲律宾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军”,纵横驰骋于吕宋中南部,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教员、学生、作家、工人甚至妇女儿童也都参加到抗日运动中去。他们用劣质武器打击日军,并收集日本的军事情报用无线电报发到在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美军司令部。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根本性转折,德国已无力挽回败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也接连败北。美国在同盟国的支援下,决定反攻菲律宾。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率领一支由650只船和15万人组成的强大舰队,偕同菲律宾总统奥斯敏纳(奎松总统已于1944年8月1日在美国去世)重返菲律宾。随后,美军和菲律宾游击队在各地向日本占领军展开猛烈攻击。1945年7月5日,菲律宾获得解放。但在高山省、米沙鄢和棉兰老的一些地区,仍有对日军的一些零星作战。卷土重来的麦克阿瑟,迫不及待地恢复了美国的殖民统治,并掉转枪口对准英勇抗日的人民抗日军,将他们强行缴械、遣散甚至残酷屠杀。就这样,美国独吞了菲律宾人民浴血奋战得来的胜利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