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济学大师共同思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应该怎样认识改革开放中“看不见的手”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作为权力集中的派生物,中国的各级政府担负着推动社会经济体系运转的责任,改革也与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推动有直接关系。那么应该怎样看待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呢?要用一只手就必然约束另一只手,改革对“看不见的手”的重新认识就是约束另一只手。

对“看不见的手”的重新认识起始于价格改革闯关,即将原来由国家规定控制的物价,放开由市场决定。之所以称之为“闯关”,是因为有深刻的前车之鉴。此前波兰放开食品价格,影响了工人的生活,导致大罢工和波兰共产党下台。中国难保不会重蹈波兰覆辙,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是邓小平以超凡的勇气决定闯关。1988年7月,我国宣布放开名烟名酒价格,但宣布当天全国各地就出现居民抢购食品和生活用品以及挤提银行存款的风潮,国务院随即出台加强物价管理措施,第一轮价格闯关搁浅。以后,中国进入了为期三年的“治理整顿”,政府采用行政手段管物价、压投资、抽银根,导致经济增长减速,改革停滞。中国向何处去?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了长期困扰中国改革的尖锐问题,坚持计划体制是不是就等于姓“社”?市场之路是不是就等于姓“资”?他认定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方式,社会主义同样可以走市场之路。由此拨正了路线方向,坚定了改革之路。1992年,再度进行价格闯关,改革成功,“用市场价格机制配置资源”从此成为中国经济制度的一个基础。

科斯的公司理论出发点是覆盖整个经济市场,由价格机制配置一切资源,这也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理论出发点。但是邓小平推动改革的出发点绝非价格本身,而是针对当时整个国民经济体制,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中国又一次用政府行政手段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效地克服了科斯所说的市场狭义交易费用。但是,庞大的组织成本却在困扰着这个国家。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出发点就是降低巨额组织成本。为此,我国实施了分权改革战略,通过对重新界定权利的合法认定,激发了个人、家庭、基层组织和地方的积极性,在创造市场机制的同时,请回了企业家和价格协调机制,让“看不见的手”在中国起到了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