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芬《管理理论与实务》(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计划概述

1.什么是计划?计划有哪些特点?

答;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事先制定工作的内容和步骤,它是全体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纲领。一项完整的计划,通常包括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去做和怎么做几个方面的内容。计划的特点主要包括:

(1)目的性

计划的制订和执行是为了使组织以最少的耗费实现其预定的目标。明确的计划能够使组织成员了解组织的目标以及自己的职责,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计划中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和衡量标准又是控制的依据。所以,计划可以为员工指明方向,可以使整个组织的活动达到有序、高效,减少重叠和浪费,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2)基础性

就管理的各项职能而言,计划是首要职能,是其他各项职能的基础和依据。因为管理者只有在确定了目标、拟订了计划之后,才能确定合适的组织结构,才能知道组织在何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明确员工的责、权、利以及有效的领导和激励手段,才能控制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不偏离计划。所以说,计划是管理者行使管理职能的起步和基础。

(3)前瞻性

计划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是不可知的,常常会面临新的机遇或挑战。因为计划是在掌握了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通过预测未来而做出的工作安排,所以,计划中关于组织未来的行动方案和建议说明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4)普遍性

一个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层次高低不同、部门职能不一,但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工作中都少不了计划职能,各层次的管理活动都需要进行计划。如高层管理者要制订战略计划,中层管理者要确定施政计划,基层管理者要实施作业计划。所以,计划是各级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能,具有普遍性。

2.计划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答: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事先制定工作的内容和步骤,它是全体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纲领。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对计划进行不同的分类,主要的分类标准和类型如下:

(1)根据管理者所处层次高低的不同,可以把计划分为战略计划与行动计划。

战略计划

战略计划是应用于整体组织,为组织设立总体目标,寻求组织在预期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它由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体现了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总的战略构想和总的发展目标及其实施的途径。战略计划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指导性等特征,它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组织资源的运动方向,涉及组织的各个方面,并在较长时间内发挥其指导作用。

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是在战略计划所规定的方向、方针、政策框架内,确保战略目标的落实和实现、确保资源的取得和有效运用的具体计划。它主要描述如何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是战略计划的具体化或战略计划的实施计划。行动计划可进一步细分为施政计划和作业计划。

(2)根据计划涉及时间长短的不同,可以把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长期计划

长期计划通常又称为远景规划,是为实现组织的长期目标服务的具有战略性、纲领性、指导性、综合性的发展规划。它是组织在相当长时期内(通常是5年以上)整体活动的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组织在未来为实现长期目标将要采取的主要行动步骤、分期目标和重大措施。

中期计划

中期计划是根据远期计划提出的战略目标和要求,并结合计划期内实际情况制订的计划。它是长期计划的具体化,同时又是短期计划的依据。

短期计划

短期计划是最接近于实施的行动计划,是为实现组织的短期目标服务的。短期计划的期限一般为一年以内,是执行性计划,其内容更加具体、详尽。它是对长期和中期计划的具体落实,同时又对中期计划起着反馈作用,其执行情况是修订中期计划的依据。

(3)根据计划明确性的强弱,可以把计划分为具体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具体计划

具体计划是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没有模棱两可的、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的计划。具体计划规定了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及活动的进度安排。

指导性计划

指导性计划只规定一般的方针,指出重点,但不为管理者限定具体的目标或特定的行动方案。指导性计划具有内在的灵活性。

(4)根据计划内容的特征不同,可以把计划分为专题计划和综合计划。

专题计划

专题计划又称专项计划,是指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拟订的计划,例如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

综合计划

综合计划是指对组织活动所做出的整体安排。它与专项计划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专项计划星综合计划中某些重要项目的特殊安排。

(5)根据计划具体职能的不同,可以把计划分为业务计划、人事计划和财务计划。

业务计划

业务计划是组织的主要计划,因为组织是通过一定业务活动立身于社会的。其中,长期业务计划主要涉及业务方面的调整或业务规模的发展;短期业务计划则主要涉及业务活动的具体安排。

人事计划

人事计划是围绕业务计划展开的,主要是分析如何为业务规模的维持或扩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其中,长期人事计划要研究为了保证组织的发展如何提高员工的素质,储备必要的人力资源;短期人事计划则要研究如何将不同素质和特点的组织成员安排在不同的岗位上。

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也是围绕业务计划展开的,它研究如何从资金的提供和利用上促进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其中,长期财务计划要决定为了满足业务规模发展和资本增大的需要,如何建立新的融资渠道或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短期财务计划则要研究如何保证资金的供应或如何监督这些资金的利用效果。

3.计划具有哪些作用?

答: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事先制定工作的内容和步骤,它是全体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纲领。其作用包括:

(1)指引方向和目标

计划的目的是要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在计划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首先要预测哪些行动能导致最终目标的实现,哪些行动不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哪些行动的结果会相互抵消,哪些行动的实施与最终目标的实现毫不相干,从而针对所要实现的目标设计一种能够自始至终协调一致的工作程序和结构框架,用共同的目标、明确的方向来代替不协调的、分散的活动,使组织所有的行动保持同一方向,保证计划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在这种工作环境中,主管人员能够摆脱日常事务的干扰,致力于未来不确定因素的研究,随时检查、修订原有计划,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它给管理者和非管理者指明了行动方向,使他们相互合作、组成团队,共同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2)发现机会与威胁

由于未来是不确定的,计划的期限越长,不确定因素就越多。但是,计划的前瞻性能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及时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或威胁,考虑未来环境变化的冲击,及早制定适应变化的最佳方案或相应的补救措施,消除或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影响。

(3)经济合理地进行管理

计划能从多条实现目标的途径中,通过技术经济论证和可行性分析,选择最满意方案,这样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和浪费性的活动,使组织的各项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以最低的费用或最高的效率,实现预定目标。

(4)提供控制标准

未经计划的活动是无法控制的,因为管理者通过计划设立了组织的目标,而在控制过程中,管理者就可以将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与组织目标进行比较,以发现可能发生的偏差,进而采取必要的校正行动,通过纠正脱离计划的偏差使活动保持既定的方向。没有计划,控制活动的任何设想都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没有计划规定的目标作为测定的标准,管理者就无法检查其下属完成工作的情况,所以说,计划为控制活动提供了标准。

4.计划过程包括哪些环节或步骤?

答:计划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有组织的过程。计划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计划,其制订程序不尽相同,但一般说来,计划的编制过程要经过以下必要的几个环节或步骤:

(1)估量机会

这是计划工作的起点,其主要内容包括:广泛搜集信息资料,在调查研究和社会需要分析的基础上,对组织将要面临的机会、获得成功的内外条件、成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和估计,比较本组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弄清楚目前所处的地位及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并对未来可能取得的成果进行展望。一个组织能否把切实可行的目标确定下来,关键就在于能否准确地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对形势和机会进行正确估量之后,就要具体确定组织未来行动的目标,包括总体目标的设定、目标的分解、目标结构和重点的分析、具体目标值的确定等,以指明将要进行的工作及其重点,告诉员工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可见,在计划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将目标转化为手段;另一方面还要把广泛的目标细分为更具体的目标。可以说,确定目标贯穿整个计划过程之中。

(3)确定前提

计划工作的前提是计划工作的假定条件,也就是执行计划时的预期环境,这是靠预测得来的。作为长期计划的基础,科学预测不仅能减少未来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而且能为最好地利用所出现的环境的管理决策规定范围。由于计划的未来情况非常复杂,所以计划前提的预测要比通常的基本预测内容多得多。但要想对每个细节都提出假设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因此,计划前提的确定应该选择那些对计划工作具有关键性的、有战略意义的、对计划情况最有影响的预期环境因素。

(4)拟订并评价备选方案

由于一个计划往往同时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案,计划制订者的初步工作就是要考察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排除希望小的方案,选择最有成功希望的几个方案,减少可供选择方案的数目,以便能集中精力和时间对希望最大的方案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但在排除希望最小的方案时,应十分谨慎,因为有时不太引人注意的方案反而是最好的方案。

(5)选择方案

选择方案就是经过分析和评价,从备选方案中找出最令人满意的方案,这是做出决策的关键性步骤。

(6)制订派生计划

选择方案后,就要制订派生计划。派生计划就是总计划下的分计划,一个基本计划往往总是需要若干个派生计划来扶持,只有派生计划完成了,基本计划的实现才有保证。

(7)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最后,要把决策和计划转化为预算,使之数字化。实际上,预算是资源的分配计划,它一方面为汇总和综合平衡各类计划提供有力的工具,使计划的指标体系更加明确;另一方面也为衡量计划完成进度提供了重要标准,便于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约束。

案  例

【案例讨论题】

结合案例资料说明你对计划的概念及其作用的理解。

答:(1)在管理学中,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事先制定工作的内容和步骤,它是全体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纲领。一项完整的计划,通常包括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去做和怎么做几个方面的内容。

(2)计划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指引方向和目标。针对所要实现的目标设计一种能够自始至终协调一致的工作程序和结构框架,用共同的目标、明确的方向来代替不协调的、分散的活动,使组织所有的行动保持同一方向,保证计划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它给管理者和非管理者指明了行动方向,使他们相互合作、组成团队,共同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努力。《画皮》在上映半年前就制定了详尽而周密的计划,而且后期的一切宣传活动都是在执行影片上映半年前所制定的这一计划。

发现机会与威胁。由于未来是不确定的,计划的期限越长,不确定因素就越多。但是,计划的前瞻性能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及时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或威胁,考虑未来环境变化的冲击,及早制定适应变化的最佳方案或相应的补救措施,消除或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影响。《画皮》剧组抓住其影片成为娱乐制高点的时机,在广州耗资500万元举行首映的魔幻晚会,从美国拉斯韦加斯邀请了世界顶级魔幻团队,用魔术手段表演影片中“脱皮”和“挖心”的场面,并先后在广州当地电视台和央视6套播出。这样进一步加大了宣传的力度。

经济合理地进行管理。计划能从多条实现目标的途径中,通过技术经济论证和可行性分析,选择最满意方案,这样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和浪费性的活动,使组织的各项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以最低的费用或最高的效率,实现预定目标。缩短宣传期,降低持续宣传而造成的巨额成本,选择在上映前较短时间内进行集中的造势宣传,不仅提高了宣传费用的利用成本,而且大大加强了影片的宣传效果,最终仅仅19天的时间,这部由宁夏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国产大片票房就突破2亿元,这和前期完善的计划是分不开的。

提供控制标准。没有计划,控制活动的任何设想都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没有计划规定的目标作为测定的标准,管理者就无法检查其下属完成工作的情况,所以说,计划为控制活动提供了标准。《画皮》从筹备、缘起、选材、剧本,包括场景的选择、题材的规划、市场的研究、宣传战略的制定、宣传细节的规划,以及前期、中期、后期发力的节奏,都有非常完善的计划,也提供了详细的控制标准,而这些早在《画皮》上映半年前就已经全部制订完毕,这样就保证了以后工作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有利于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