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类别报告
第三章 2017年度浙江省银行业发展报告
一、2017年度浙江省银行业运行总体状况
(一)经营稳中向好,结构优化调整
2017年,浙江银行业运行稳中向好,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截至2017年末,浙江银行业资产总额14.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8%;负债总额13.56万亿元,同比增长5.32%。较2016年增速分别下降了5.73个百分点和6.36个百分点。在规模保持适度增长、增速稳中有降的同时,发展结构优化调整,出现了一些趋势性变化(如图3-1)。
图3-1 2015年以来浙江银行业资产增速情况
浙江银行业非信贷资产与信贷资产增速转换明显。截至2017年末,表内信贷资产余额9.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9%,较2016年末增速提升了3.24个百分点;表内非信贷资产余额5.09万亿元,比年初减少461亿元,同比增长-0.9%,较2016年末增速下降了20.94个百分点,占总资产比重为36.06%,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其中,投资业务增速下降明显,2017年末,投资余额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47%,增速同比下降32.25个百分点,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点。
同业资产下降明显。截至2017年末,全省银行业同业资产(包括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余额4940亿元,比2017年初减少1144亿元,同比下降18.8%。同业资产占资产比重为3.5%,较上年同期下降1.07个百分点。非信贷资产的收缩趋势,表明货币政策收紧、跨业监管加强等多重因素已发挥作用,大量流动性滞留于金融同业市场形成的“脱实向虚”局面有所转变。
表内负债方面,存款与同业负债比重一升一降。截至2017年末,全省银行业表内负债合计13.5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845亿元,同比增长5.32%。各项存款余额10.73万亿元,占比为79.15%,同比上升1.84个百分点。全省银行业同业负债余额1.28万亿元,占负债总额的9.42%,较上年同期下降4.88个百分点。存款占各项负债比为79.15%,比上年同期上升1.84个百分点(如图3-2)。
图3-2 2015年以来浙江银行业负债增速情况
(二)存款增速稳中趋缓,稳定性有所下降
截至2017年末,浙江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10.7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790亿元,同比少增2139亿元;存款余额同比增长7.83%,增速低于上年同期2.39个百分点。从趋势上看,存款增速自2017年以来呈稳中趋缓态势。
存款波动性加大。居民与企业存款呈现季末冲刺、季后回落态势,前三季度季末当月存款余额分别比上月增加1171亿元、1276亿元、1429亿元,而季后首月存款余额分别比上月减少627亿元、1400亿元、475亿元,月度落差呈不断扩大趋势。
存款活期化态势延续。特别是企业存款中,定期存款增长停滞,主要以活期存款为支撑。企业定期存款同比仅增长1.4%,活期存款同比增长18.01%,活期存款新增额占全部企业存款新增额的87.12%。居民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新增额基本持平,活期存款增速高于定期存款增速1.62个百分点(如图3-3)。
图3-3 浙江银行业存款期限结构变化情况
(三)贷款增速稳步回升,结构调整持续向好
截至2017年末,浙江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9.0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429亿元,同比多增3091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0.3%,比上年同期上升3.3个百分点,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从期限看,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上升。2017年末,浙江银行业中长期贷款4.7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721亿元,同比增长25.5%。中长期贷款占比达到53%,保持稳定上升态势。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2017年末余额为2.5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708亿元,同比多增3054亿元。住户中长期贷款高位回落,2017年末余额2.1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108亿元,同比增长30.88%,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58个百分点,占2017年全部新增中长期贷款的52.6%,占比比上年同期回落30.2个百分点。
贷款结构有所优化,资金向实体投放力度增强。一方面,浙江制造业贷款下滑态势趋缓。制造业贷款余额(2.1万亿元)及占比(23.1%)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位,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797亿元和0.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贷款增速较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同比增长21%,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0.7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速为30.8%,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0.5个百分点。票据融资规模持续压缩,比年初减少1860亿元。
从企业类型看,2017年末,大、中型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16万亿元和2万亿元,占比分别为12.86%、22.17%,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0.54、1.23个百分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70%,较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四)信用风险指标向好,不良贷款处置成效明显
信用风险指标稳步好转。截至2017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1478亿元,比年初减少299亿元;不良贷款率1.64%,比年初下降0.5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保持稳步下降态势。
(五)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特色金融服务成效显著
浙江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大力推广授信联合管控、困难企业分类帮扶、僵尸企业市场出清等“1+1+1”机制,加快投向调整,力推“去产能”。2017年,配合地方政府处置“僵尸企业”404家,累计淘汰2690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脏乱差”小作坊4.7万家。调整信贷结构,力推信贷“去担保”。2017年末,浙江银行业企业信用贷款余额10359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的15.68%,分别比年初上升2359亿元和2.87个百分点。对公客户对外担保企业55500户,比年初减少3889户,比历史高点(2015年8月末)减少10591户。提出13项监管要求督促银行业减费让利,浙江银行业累计取消服务收费项目4500余项,累计减费让利40多亿元。2017年12月末,浙江银行业对公客户贷款平均利率5.46%,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治理市场乱象,力推秩序整顿。全年共做出行政处罚决定145件,处罚金额612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4.2%和92.9%,并对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审慎监管措施。
浙江特色金融服务不断提升。践行“两山”理念,深化绿色金融。湖州、衢州获批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两地市为先行区和领跑者,持续推进浙江绿色金融再创新高度,绿色信贷余额、绿色银行评级、绿色支行设立、绿色债发行等均走在全国前列。完善“四专”模式,科技金融发展良好。初步形成以投贷联动为核心,以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为支撑的业务体系,辖内已设立25家科技信贷专营支行和35家科技特色支行,专业从业人员超过2200人。深化“五位一体”机制,精准帮扶困难企业,精准定位“扶持类、挽救类、退出类”三类企业,以债委会组建为抓手,持续推进分类帮扶。截至2016年11月末,辖内已累计组建债委会1033家,贷款2835亿元,取得初步成效。
(六)银行业改革创新不断深化,转型升级力度提升
法人银行机构改革稳妥向前,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强党建与公司治理一体化建设。银行业理念转型、管理转型和业务转型加快发展。两家民营银行坚持市场定位,稳健发展特色业务。多家法人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走在前列,浙银金融租赁公司顺利开业,正泰集团、锦江集团财务公司获批开业。农合机构股改总体完成,2017年末辖内农商行总数达到71家。区域改革加快推进,构建“1+X”自贸区银行业监管制度体系,构建“3+1”自贸区金融统计机制,被列为20项制度创新成果之一。台州小微金融改革、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湖州衢州绿色金融改革、义乌贸易金融改革、钱塘江金融港湾战略等改革试点稳步向前。
二、浙江省银行业机构分类别发展状况
(一)政策性银行
2017年末,全省政策性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7203.5亿元,比年初增加956.1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5.3%;贷款余额占全省各项贷款的比重为8%,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全省政策性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1075.6亿元,比年初减少255.3亿元,同比下降19.2%。
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严控过剩行业新增授信,加大对轨道交通、水利、电力等重点领域和扶贫协作、棚改、战略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小微金融、公共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其中完成棚改项目授信568亿元,同比增长46%;积极参与杭州市住房租赁专项规划编制和融资方案策划等顶层设计,完成首个试点项目授信审批;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会同政府各方签署《东西部扶贫协作合作协议》,完成首个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项目,2017年内实现贷款发放落地;以转贷款形式定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完成对杭州银行2亿元授信合作;统筹联动,切实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2017年完成40个项目、总额1175亿元的银团组建,贷款合同金额和贷款余额均位列全省首位。
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积极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着力提升政策性金融服务能力,大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与浙江省商务厅、外侨办联合印发《浙江省商务厅等3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产能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的通知》,全年召开4次重大项目推进协调会,启动1次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库各类项目成功落地;不断推进浙江开放型经济建设,组织政策研究类、行业实践类、学术研究类专家,评审通过11个定制型“走出去”咨询报告,积极发挥专家库咨询功能;创新改革推出“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和管理体系(大树计划),提升金融服务效能;创新支持小微企业的政银保合作模式,批贷1亿元支持台州小微企业。
农业发展银行浙江省分行:全力支持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调推进与贵州省锦屏县对口帮扶,助力服务脱贫攻坚,2017年认定扶贫贷款客户12家,申请扶贫贷款8.19亿元,可支持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或脱贫102人。积极拓展支农转贷款业务,全年办理支农转贷款业务4笔,授信额度6亿元。积极争取列入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贷款试点单位,全年审批通过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贷款项目2个,金额6.3亿元。继续加大对全省重大水利工程、水利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公路等项目支持力度,其中采用PSL的贷款余额20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4亿元。加强同业合作,鼓励辖内各级银行牵头发起银团贷款,全年审批通过银团贷款项目4个,银团贷款总额47.1亿元。
(二)国有商业银行
2017年末,全省国有商业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36021亿元,比年初增加2625.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7.9%;贷款余额占全省各项贷款的比重为39.9%,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全省国有商业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44745.6亿元,比年初增加2370.3亿元,同比增长5.6%。
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围绕“五个牢牢抓住”战略方针,全力支持浙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积极促成与杭州市政府全面战略合作,加大城市基础建设支持力度;综合运用投行、租赁、直投、债券承销等融资产品和工具,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多措并举降杠杆,其中非金融债务工具承销金额190亿元;积极响应国家“债转股”重大战略部署,认购浙建集团13000万股新增股份,成为浙建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实施e-ICBC3.0智慧银行战略,创新推出产业供应链互联网平台“工银聚”,多次荣获国内奖项。
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持续深化“三线一网格”体系,“一把手”工程在全国农行复制推广。主动打出“八大万亿产业”“三强一制造”等转型升级组合拳,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物流、电子商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对小微企业免收银行承兑汇票承诺费、现金管理服务费、内部银团服务费等20多项费用,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最大的利率优惠,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按照“党建引领、客户第一、效益为重、转(型)创(新)发展、合规经营”二十字工作思路,全力支持浙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推进跨境联动,其中2017年11月实现国际结算量711亿美元、跨境人民币业务量817亿元;完成跨境并购项目5笔,融资金额17.76亿元。助推“凤凰行动”,启动当月即为省能源集团发行2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与中银证券合作支持天成科技3.2亿元跨境并购业务。2017年与浙江(除宁波地区)超八成新上市公司开展业务合作。
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主动契合地方经济特点推动自身业务转型发展。一是加快改革创新,建立了“四梁三柱”创新体制机制,系列品牌产品不断丰富拓展,面向小微企业推出“云快金通—云贷通”业务,率先推出了公租房回租融资租赁业务。二是推动资产转型。2017年完成7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信贷投放,贷款余额212亿元。三是推动渠道转型。2017年末移动金融柜面替代率达85.46%,善融商务平台交易金额82.92亿元;通过“悦生活”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完成支付宝聚合支付,首创全球付境外支付。四是提升国际化业务。2017年着力提升对公客户中国际业务信贷客户占比,推进本外币一体化发展,重点联动产品投放200多亿元,同比增幅超过50%,为3000多家客户开通“跨境e+”功能。
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加快转型、从严治党”和“抓存款、稳利润、控风险”主线,加快业务转型,深化客户服务,助力实体经济,落实风险防控。对公业务方面,推动产业链金融稳步发展,完成系统内首家获批产业链融资“一家分行做全国”的落地;现金管理产品推进成效显著。零售业务方面,不断提升消保服务工作,连续三年获得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考核“一级”;成为杭州公交收单业务主办行,承接杭州主城区近4500辆公交车收单业务,推进公交云闪付乘车项目上线。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
2017年末,全省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18779.8亿元,比年初增加1720.6亿元,同比增长10.1%;贷款余额占全省各项贷款的比重为20.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全省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19517.3亿元,比年初减少245.4亿元,同比增加1.3%。
浙商银行:按照全资产经营战略部署,巩固优势、调整结构、精益管理,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发展。一是特色业务加快推进,其中主承销企业类债务融资工具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创新推出个人存款“增利加”产品;发布直销银行品牌“浙+银行”。二是基础管理不断夯实,其中品牌焕新项目先后荣获“IF设计奖”和“红点奖”两大奖项;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17全球银行品牌价值榜”中列1000家银行品牌增长率第6位;首家子公司浙银租赁正式开业。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明确“两个领先”的总体目标,确立“两个关键点”的总体工作布局。在风险防控上,制定了“一二三四”策略。在转型发展上,确立了“三驾马车”综合驱动模式。一是各项业务稳健发展。其中零售全口径理财产品保有量突破1000亿元;全年销售私人银行产品2520亿元,同比翻番。二是持续推进业务创新。其中2017年为浙江企业从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融资876亿元。“中信银行浙江信e通”形成了六位一体的综合功能体系,“信e通平台在线获客项目”荣获中信集团创新创效大赛特等奖。三是有效防控各类风险,其中杭州平海支行协助抓获台湾籍电信诈骗嫌疑人,受到杭州市公安局通报表扬。
光大银行杭州分行:认真贯彻执行“四化”战略经营理念,紧紧围绕“做大规模、做多收入、做强风控”的目标开展各项工作。综合经营成效初步显现。
华夏银行杭州分行:按照“大群体、小金额”发展战略夯实零售业务基础,2017年完成小微平台项目105个;与阿里巴巴、云算公司开展合作诚信贷、电商贷业务,实现了全线上化操作。实现平台客户开发突破。
广发银行杭州分行:紧紧围绕集团和总行战略导向,积极推进业务经营和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理财业务加快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智能化理财产品“广发智投”落地;个贷业务强化渠道建设;信用卡优化用卡环境,众多创新活动与扫码办卡有效结合。
平安银行杭州分行:坚持以资产质量为核心的发展策略,以“解放生产力、优化生产关系”为核心思路,落实“三个统筹”。一是零售业务实现快速发展,2017年零售贷款比2016年翻了一番。9月杭州分行上线零售SAT模式首个项目“杭州市民卡公积金薪易通”,实现全流程线上化审批。二是公司业务践行“三化两轻”原则,创新内生增长。三是中后台集约提效,大力推动“不排队银行”和“账户线上年检”等项目。
招商银行杭州分行:继续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率先建立无贷户客户经理队伍和供应链金融专属小企业信贷服务团队,开发多款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推出小微企业线上预约及开户服务模式,运用大数据为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开拓“双创”金融,主动争取作为特约支持单位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提供全程的综合金融服务。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围绕“保收入、调结构、重管理、控风险”经营主线,推进“集约化、数字化、专业化”战略落地。一是创新产品应用,聚焦平台搭建,自行设计开发B2B电商平台创新模式“企付通”系统;积极进行与政府相关部门系统对接和业务平台搭建。二是加快资产结构调整,优化信贷投向;成功发行浦发总行首笔“双创债”PPN项目业务;银团存续参贷余额达98.45亿元;成功落地“并购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等创新业务模式。三是围绕重点客群,推进结构转型,打造即时发卡、线上获客、线上放贷的经营模式。
兴业银行杭州分行:以“稳发展、补短板、促改革”为工作主线,坚定转型,稳健经营。一是客户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银银平台”客户不断延伸,交易量约占全行40%。二是创新转型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将“智慧城市”作为企金继“绿金”后的第二张“金名片”发展,累计拓客1100余户。
恒丰银行杭州分行: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全行上下强化八种意识。推进业务拓展和转型升级,“光伏贷”为恒丰银行系统内第一个线上批量放款产品,已落地生效,荣获杭州“未来生活节”中“年度最佳APP应用奖”。
渤海银行杭州分行:紧紧围绕总行“三五”战略规划,主动服务浙江实体经济,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深入推动改革转型。一是创新服务方式,其中与阿里巴巴合作搭建“零售通”平台,为商户提供基于存货的供应链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创新推出基于大数据支撑的“惠民贷”和汽车消费等分期产品。二是加大惠企减负力度,其中对小微企业客户免收银承敞口费,对部分客户实行银行询证函收费减免,不断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四)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
2017年,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借助监管“三三四”专项治理等工作要求,认真开展业务治理、风控排查,加快新时代下业务布局和服务创新。一是贷款结构有效调整,提升服务实体能力。全年贷款增速达到26.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6个百分点。2017年,贸易金融收入较上年增长约30%。二是成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助推普惠金融服务。2017年8月18日三农金融事业部省、市、县三级分部(营业厅)同步挂牌,全面构建和完善专业化的三农服务体系。三是推动零售信贷工厂建设,优化业务流程。2017年8月24日上线了新一代零售信贷工厂,实现了前中后台各环节的标准化作业,增强业务集约化发展动能。四是加快企业直接融资服务能力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步伐,丰富产品体系,拓宽融资渠道。五是结构优化明显。截至2017年末,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存款3602.3亿元,较年初增长9.1%。各项贷款2320.1亿元,较年初增长19.5%。
(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华融浙江分公司:牢牢把握公司年初确定的发展主基调,深入开展“打造红色金融集团,培养红色金融家队伍”主题实践活动和“企业管理年”主题活动,扎根于浙江地方经济实际,紧紧围绕不良资产经营管理的主营业务,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支持化解省内金融风险。2017年合计中标省内银行不良资产包64个、1400户,债权总额452.2亿元。2017年全年投放收购重组类项目(含问题企业重组项目)金额199亿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收购重组类项目余额295.8亿元,其中问题企业重组项目余额23.7亿元。
长城资产浙江分公司:坚持“一体两翼、齐头并进、严控风险、稳健发展”思路,不良资产经营主业突出,并购重组业务成效显著,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增强。全年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包25个,债权本金134亿元;存量不良资产包36个,债权本金余额255.4亿元。
东方资产浙江分公司:以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和处置为主业,同时开展与不良资产相关的投资、受托管理、咨询顾问等业务。在经营管理方面,分公司制定了三年综合治理规划,明确公司战略定位,全力优化制度建设,加强项目全流程监控;在改革创新方面,一是大力推广延付款业务模式,二是全面推广互联网+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并完成在淘宝资产处置平台公开处置不良债权试点。截至2017年末,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处置类业务55个,收购成本合计94.1亿元。
信达资产浙江分公司:围绕“坚定信心 做强主业 优化结构 开创新局”的指导思想,做强做精不良资产核心主业,积极开拓重组类业务、资产管理及金融服务,工作重心从扩大规模为主向提质增效、特色经营转变。截至2017年12月末,分公司新增金融不良资产收购成本156.7亿元。
(六)城市商业银行
截至2017年12月末,辖内城商行总资产1.9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3%;存款和贷款余额1.13万亿元和7886.25亿元,较年初增长15.11%和11.76%。城市商业银行在坚持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发展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一是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台州银行和泰隆银行等运用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持续完善移动工作站和信贷工厂系统功能;杭州银行科技文创金融影响力不断扩大,科技文创事业部北京分部、深圳分部先后落地;湖州银行积极投身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在辖内城商行中率先成立绿色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南京银行杭州分行科技文创金融初见成效。二是着力去杠杆减链条,市场乱象得到初步整治。资金空转现象减少,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贷款等传统、简单的金融产品中。2017年辖内城商行法人机构SPV投资和同业理财业务较年初均有明显下降。三是强化内控管理,加快风险处置化解。杭州银行按照“总行主导、机构主抓”的工作思路,认真开展“双基”管理;嘉兴银行持续完善风险经理派驻及集中放款两项机制等。四是国有背景城商行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杭州市委、市政府确定杭州银行为首家试点职业经理人的市属国有企业;绍兴银行和嘉兴银行继续完善人事薪酬管理体系,发挥考核结果的导向作用。
(七)民营银行
2017年,辖内民营银行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和扩大对小微企业、网络消费者的金融服务。其中浙江网商银行与蚂蚁金服集团的线下支付、口碑形成协同,推出“多收多贷”的专项金融服务,进一步扩展服务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覆盖面。2017年末,全省民营银行贷款余额360.6亿元,比年初增加32.3亿元,同比上升9.8%;全省民营银行存款640.8亿元,比年初增加169.3亿元,同比上升35.9%。
(八)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17年末,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持续稳定增长,各项存款余额18315.8亿元,比年初增加1886亿元,增长11.5%。贷款投放再创历史新高,各项贷款余额12090.8亿元,比年初增加1136.5亿元,增长10.4%。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围绕管方向、管风险、管班子、强服务的理念,坚守“姓农、姓小、姓土”的核心定位,持续深化普惠金融,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压实风险防控责任,有力助推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一是比学赶超,激发全系统干事创业活力。以“比学赶超年”为活动抓手,各行社精准查找短板,对标先进标杆,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分层分类,优化行社考核和激励机制。省联社出台行社分层分类考核办法,建立竞争性、差异化、精细化的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调动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积极性。三是稳妥有序,推进行社股份制改革。
村镇银行:2017年,浙江村镇银行积极处置化解风险、夯实市场定位、探索业务发展,业务运行总体平稳,同时坚持“立足浙江,服务村镇”的市场定位,推动普惠金融取得较好成效。2017年末,全省村镇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760.6亿元,比年初增加73.9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0.8%;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0.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各项存款余额653.7亿元,比年初增加42.9亿元,同比增长7%。户均贷款余额较上年实现下降,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比95%以上,单户500万元以下贷款占比90%。
(九)外资银行
2017年辖内外资银行业务发展总体平稳,指标向好。截至2017年12月末,辖内共有外资法人银行分行13家,下辖8家支行,资产规模合计510.79亿元,比年初增长26.61%,各项贷款余额合计313.85亿元,比年初增长18.3%。各项存款余额400.75亿元,比年初增长30.88%。
机构变化方面,2017年辖内新设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杭州分行。对公业务方面,部分辖内外资银行在跨境业务领域呈现亮点,如汇丰、大华等辖内外资银行充分借助境外母行机构与“一带一路”国家契合的网络布局优势,发挥沟通协调“枢纽”作用,通过“挖掘需求—有效对接—服务跟进”的“一站式”跨境贴身金融服务模式,满足浙江“走出去”企业项目投融资、信用担保、外汇避险、保值增值等多方面金融需求,实现了外资银行在浙江市场上的差异化经营和稳健发展。
(十)信托、财务及租赁公司
中建投信托:截至2017年末,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1681亿元。其中,集合规模998亿元,单一规模493亿元,财产权规模190亿元。
杭州工商信托:截至2017年末,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505.9亿元,其中集合资金信托规模474.8亿元,单一资金信托规模31.1亿元。
浙商金汇信托:截至2017年末,公司管理信托项目291个,信托规模为1582.1亿元,公司资产总计26.49亿元,负债总额为7.3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7.7%。
万向信托:截至2017年末,公司存续信托资产规模1887.1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主动管理类项目存续规模377.6亿元,占比20%,事务管理类项目存续规模1509.5亿元,占比80%。
2017年末,全省财务公司本外币贷款余额661.5亿元,比年初增加114.4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0.9%;贷款余额占全部非银行业贷款的比重为34.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全省财务公司本外币存款余额1014.9亿元,比年初增加232亿元,同比增长29.6%。
万向财务公司:坚持以筹融资为核心,坚持以提升集团整体的金融风险控制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为重要目标,坚持“金融服务国际化”“发展创新特色化”“服务产融一体化”和“产品渠道多元化”等四化原则,主动对接集团转型升级战略,持续开拓核心和特色业务,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业务实现实质性突破。2017年末,公司存贷款总量235.9亿元,同比增长4.8%。各项贷款余额113.4亿元,同比增长0.7%。
浙能财务公司: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在集团内部的金融平台优势,做好集团与金融市场的沟通桥梁。资金集中管理工作扎实有序,年内资金归集率维持在85%以上;融资集中管理作用突显,2017年向集团成员单位累计发放贷款84.1亿元,为集团重点项目建设和经营资金周转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集中代理支付有序推进,基本实现了对二级单位和重点三级单位的全覆盖;资金运用手段丰富多元化,上年新增同业存单、国债、金融债等投资品种,深度参与银行间市场和一级市场申购,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省交投财务公司:围绕“一转二提三克艰”总纲,持续强化资金集中管理。一是资金运作日趋成熟;二是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完成了投融资平台二期项目的设计研发并投入使用;三是服务成员能力进一步加强,业务品种持续丰富,金融咨询不断提升。
中国电力财务浙江分公司:一是全面完成电费账户“资金池”挂接及集团账户体系搭建,显著提升浙江分公司资金归集效率。二是试点开展“一头在外”产业链金融,首笔为浙江某科技有限公司办理200万元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落地。截至2017年12月末,公司信贷余额116亿元,同比增长30%。
华融金融租赁公司:坚持聚焦本源,专注主业,严守底线,保持了稳健发展态势。2017年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分别达到1320亿元、1178亿元和1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4%、9.7%和28%,整体规模稳中有升;融资租赁资产拨备覆盖率达到156.7%,拨贷比2.1%,资本充足率达到12.6%,风险抵御能力有所上升;融资租赁资产不良率1.3%,资产质量总体平稳。
三、浙江省银行业发展展望
2018年,金融改革将进一步深化,银行业监管将继续趋严,金融去杠杆将持续推进,商业银行只有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方能行稳致远。
一要更加重视提升风险管控水平。要进一步推动“发展目标科学实际、管理手段清晰明确、激励措施赏罚分明”的绩效考核导向,使其在风险防范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加强流动性风险与市场风险管理。正确处理好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要加强操作风险管理。一方面要从分析内、外部影响因素入手,构建有效的操作风险评估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内控、合规、审计监督手段,通过实施扎实有效的内部监督,不断揭示银行业务不足及管理缺陷,从而达到降低操作风险的目的。要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坚持标本兼治,强化合规经营管理,努力提升服务质效。同时,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沟通渠道,提升危机公关能力,不断树立正面、积极的经营形象。
二要持续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创新产品和服务,优化金融资源供给结构,深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提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支持推动结构优化、方式转变、动能转换。强化对浙江传统制造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双轮驱动”的金融服务保障,支持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发展。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持续加强“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深入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根据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特色金融服务,培育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双创金融等浙江模式和浙银品牌。
三要进一步维护好市场秩序,加快发展模式转型。2018年,一系列监管举措陆续出台,公司治理、打破刚兑、净值管理、压缩通道、严惩违规等严监管、强监管、深监管的要求,都将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风险管理、内控管理、合规管理、行为管理等形成强劲有力的考验。浙江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认清发展形势和监管要求,提前谋划、加快调整、主动转型、稳健发展,共同维护好浙江银行业稳中向好、稳中求进的发展局面。
(本报告由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