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到临床:中医名家内科临证辑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从临证识分型

1.阴寒凝滞
症状以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者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多因气候骤冷或骤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症状,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
治宜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方用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白酒适量)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檀香。
2.痰浊闭阻
症状以胸闷如窒而痛,形体肥胖,肢体困重,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黏,恶心,咳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治宜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适量、半夏)加味。
3.血瘀气滞
症状以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常伴有胸闷,经久不愈,可因暴怒而症状加重,舌质黯红,或紫黯,多见瘀斑,舌下可见脉络瘀血,苔薄,脉弦涩或结、代、促。
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方用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
4.心肾阴虚
症状以胸闷且痛,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酸膝软,耳鸣,头晕,舌红或有紫斑,脉细数或见结代。
治宜滋阴益肾,养心活血。
方用左归丸(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龟板胶、鹿角胶、菟丝子、川牛膝)加人参、麦冬、五味子、枣仁、当归、丹参、川芎。
5.气阴两虚
症状以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失眠,口舌偏燥,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用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合人参养营汤(人参、熟地、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炙甘草、黄芪、肉桂、五味子、陈皮、远志)加减。
6.阳气虚衰
症状以胸闷气短,甚者胸痛彻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黯,脉沉细或沉微欲绝。
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方用参附汤(人参、熟附子)合右归丸(附子、肉桂、鹿角胶、熟地、山萸肉、枸杞、山药、菟丝子、杜仲、当归)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