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浅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转化的理论依据

中共宜宾市翠屏区委党校 肖雄文肖雄文,中共宜宾市翠屏区委党校,讲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它标志着我国已经处在从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必将站在这个崭新的历史坐标上审视我们的发展现状,规划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方案。

基于新时代条件下的新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做出了全新的重大判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全新研判,对于明确党在新时代的目标任务、总体布局、战略规划和治国方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决定着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正如报告所指出的,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与此同时,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那么,从理论的角度,该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化这一命题呢?

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一样,人类社会发展也遵循特定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社会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一个重要议题。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而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则运用唯物辩证法进一步发展了社会矛盾运动思想,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理论。这些经典文献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主要矛盾是根本矛盾的外化形式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而主要矛盾却历经几次变化,从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的“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到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表述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再到1981年重新明确并延续至十九大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将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同样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矛盾,是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的根本矛盾,即便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也依然是社会的根本矛盾,并且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

然而,在不同形态的社会中,这两大根本矛盾的性质是有差异的。不同社会形态当中根本矛盾的性质差异,是在社会根本矛盾与主要矛盾之间建立内在联系的地方。

在上述两大根本矛盾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更具有决定性,它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并促使生产关系中最核心的要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也就是从私人所有制占主导地位转变为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时候,社会形态就从剥削阶级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在私人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剥削阶级社会,促进生产力的主体即劳动者阶级与掌握生产资料的主体即剥削阶级是相互分离的,总体上也是相互对立的,因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根本矛盾从其性质上讲就是不同阶级之间的敌我矛盾。与之相异,在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社会,促进生产力的劳动者阶级与掌握生产资料的人民大众总体上是相同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根本矛盾从其性质上讲就变成了具有共同阶级基础的人民内部矛盾。据此,敌我矛盾就成为剥削阶级社会根本矛盾的内在属性,在奴隶制社会主要外化为奴隶主与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在封建社会主要外化为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则主要外化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不同的剥削阶级社会形态中,社会根本矛盾的内在属性具有一致性,都是敌我矛盾,但其外化形式则存在差异性,表现为与社会根本矛盾相对应的主要矛盾。与剥削阶级社会不同的是,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内在属性已经转变成人民内部矛盾,这种人民内部矛盾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全过程,但在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历史时期上,表现为有差异和有变化的主要矛盾。由于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根本矛盾在不同社会形态或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外化表现,因此,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就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变化,尤其是取决于根本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把握这一点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的一个理论基础。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侧:人民需求的地位、结构与层次

根据上文的论述,贯穿社会主义社会始终的根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包括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其基本性质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在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人民内部矛盾的外化形式即社会主要矛盾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转化。在从“站起来”到“富起来”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在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则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可以理解为人民的需求与社会的供给之间的矛盾。

从人民需求与社会供给的关系来看待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民内部矛盾,实际上始终是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置于最高目标,把社会供给作为满足人民需求的基本方式,而把促进生产力科学发展从而不断改善供给质量和效益作为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既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毋需质疑的。而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样,代替阶级对立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执政党和国家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可行条件,满足人民的发展需求。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提出了人民群众至上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那么,人民需求的具体内涵及其发展变化又是怎样的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一个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情感和归属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并认为只有低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最低限度满足之后,才会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低层次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就不再起主要激励作用,高层次需求将会取而代之成为激励人们行为的主要动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需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趋势,但还存在以下局限:一是只关注到个体需求的纵向层次,忽视了个体在同一时段不同需求的横向结构;二是把个体需求的增长看作机械上升且相互替代的固定程式,忽视其混合性和复杂性,这样就难以解释为何人们在相对贫困状态也会有强烈的自尊需求和归属需要;三是局限于个体的心理分析,并未深入考察个体需求与社会环境尤其是生产力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同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人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层次。一是就需求结构而言,在同一时段,同一个体往往同时具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等多种类型的需求,而不同个体的需求往往具有多元性和差异性,同一种需求对于不同个体的重要程度也不一样。二是就需求层次而言,一方面,从总体发展规律看,物质需求、文化需求、美好生活需求等不同类型的需求之间存在特定的层次性,人们往往首先追求物质需求的满足,继而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但这种需求层次是相对的。另一方面,同一种需求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会有所变化,而不是像马斯洛需求理论所描述的那样,一旦满足就不再起主要激励作用。比如基本温饱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对于产品质量和生活品质会产生新的需要,它既可能是不同类型的需求,也可能是同一类型但更高层次的需求。三是就人民需求与生产力的关系而言,生产力发展程度既是满足人类需求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约新需求产生的关键原因。人民需求的结构性(不同类型的需求)和层次性(不同水平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在生产力发展程度较低的情况下,物质需求显得更为突出,而精神文化、政治参与等需求往往会受到抑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情况下,物质需求水平得以提高,更高层次的需求得以释放并呈现。

三、社会主要矛盾的供给侧:生产与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区分主次矛盾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强调,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是主要的,其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

具体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除了需求之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另一方面是供给,也就是生产与发展。根据社会根本矛盾与主要矛盾关系的基本理论,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根本矛盾的外化形式,且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可以说,生产力既是社会根本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美好生活需要。人民需要是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没有生产与发展,人民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社会主要矛盾也无法得到化解,物质生产是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最基本途径。另外,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可以释放低生产水平情况下被压制的人民需要,而且还会引起新的需要,需求和生产是相互作用的。更重要的是,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生产力发展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制约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其他方面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

生产与发展正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克服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既要将满足人民需求视作最高目标,更要将促进生产发展作为满足人民需求的根本途径。把生产与发展视作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为克服社会主要矛盾进而为促进社会进步找到正确出路。

四、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理论标准

如上文指出的,社会根本矛盾与主要矛盾关系原理、社会主要矛盾供给与需求及其主要方面的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经典理论依据。根据这些经典原理,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是否发生历史性转化,主要有两大理论标准:

一是社会根本矛盾的内在属性是否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因为社会主要矛盾归根到底是根本矛盾的外化形式,而根本矛盾的性质决定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当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关系的核心要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彻底变革,从私有制占主导演变为公有制占主导时,社会根本矛盾的性质就从敌我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根本矛盾的外化形式,社会主要矛盾就从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转变为相同阶级(或其阶级联盟)内部的供求关系矛盾。

二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否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因为作为主要方面的生产与发展状况既决定着原有主要矛盾的解决状况,也决定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另一方即需求方面的增长状况。当社会生产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时,原来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将得到解决,但与此同时,已经得到满足的需求、满足原有需求的生产发展过程以及满足原有需求的生产发展水平,都构成了新需求的基础进而引起新的需求,如果生产发展状况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新的需求,那就会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如此一来,社会主要矛盾就会发生历史性转化。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甚至整个社会主义全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根本矛盾,但其性质是具有共同阶级基础的人民内部矛盾,这与剥削阶级社会的敌我矛盾是有本质区别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初级阶段的不同历史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外化形式即社会主要矛盾将随着生产力发展而转化:在社会生产比较落后的情况下,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情况下,社会主要矛盾将发生历史性转化;而在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情况下,社会主要矛盾将再次发生历史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