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理论建构
现代大学肇始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从最早的博洛尼亚大学诞生(1088年),西方大学已先后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全球化等诸多社会变革的洗礼。在这一过程中,尽管大学的组织形式、功能作用、内部治理、外部关系等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其精神实质,如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原则始终保持稳定,成为西方大学制度的精神内核。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建立是借鉴西方大学制度的结果。从严格意义上讲,19世纪末我国才产生了现代大学。组织理论认为,组织与制度是共生的,没有相应的制度,组织是不复存在的。显然,中国大学组织已经存续一百多年,大学制度也存在了一百多年。作为一种制度理念,现代大学制度的合理内核不应仅限于西方大学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制度框架和精神理念,还应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特定的历史经验,认识厘清本国历史传统、文化惯习在大学发展所起的作用。作为一种实践策略,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一般强调针对现实问题而研究,并注重对西方大学的学习和借鉴。然而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顶层设计,在实践中的最终成效要么不尽如人意,要么令人无能为力。鉴于此,对于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实践策略层面,都应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考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路径,关照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普世价值,提炼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合理内核,反思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强调本国历史传统和文化惯习的作用,对自身实践经验进行再提炼,通过总结特定的历史经验和分析面临的现实问题,以此构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