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总是需要 有灵魂的建筑——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毛大庆 博士
我眼中的建筑师
建筑是我最不陌生的行业,因为我从小就跟着当建筑师的外公长大,后来自己也成了一名建筑师。过去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一直与城市、与房子有关,因此接触过很多建筑师。
在我看来,建筑师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筑工程师,他们在建筑创作中受到了很多的约束,如甲方的需求、规范、成本、施工进度的考量等,都需要在设计中进行综合考虑。
另一类建筑师,我视为建筑艺术家。他们的设计表达了一种自己对城市、对生活的热情与态度。当我们置身于这类建筑前,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不再是冷冰冰的砖瓦、钢筋和水泥,而是从建筑中渗透出来的光辉与温暖,这就是建筑艺术之于人类的魅力所在。真正有灵魂的建筑,一定会带给观者、进入者、使用者情感与温度,以及难以言表的吸引力。这类建筑师必须拥有过人的勇气与果敢,善于将商业的本质包裹于建筑的艺术之中。
城市更新的建筑美学
大观建筑是优客工场的生态公司,我也是申江海在万科工作时的老同事。我们不约而同地在同一年选择了创业。虽然我做了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他坚持在设计领域继续耕耘,但我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落在了城市更新上。迈出一步的人总会面临重重困难,只要前行的方向是必然趋势,那么所有的尝试就一定存在价值。
事实上,城市更新并不是什么新鲜课题,一直以来,它都是国际城市规划学术界研讨与关注的重要课题,是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面临的主要任务。在这个问题上,我和申江海心存默契。身为地产从业者,随着对政策、措施不断深入了解,对城市建筑与人文关怀的考察工作不断深化,我们相信一座城市的形象,不仅取决于那些最高、最大的建筑物,还来自每一条街巷中最细枝末节的匠心之作。
改造空间的创作是一场与环境的对话
城市更新并非易事,需要建筑师具备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与判断力,以及对未来愿景的表达力。建构一个拥有灵魂的空间,其意义在于世代传承,同时帮助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解读出建筑空间所包含的愿景、意义、文化与故事。这就是我们热爱建筑设计的根,一种建筑文化的底蕴所在。
我和申江海这些年合作的作品,正是遵循着我们对建筑文化的理解所创作的。在优客工场的办公空间改造项目中,大部分是对既有建筑的改造,而我们改造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使旧的建筑空间激活焕新。在建筑改造过程中,我们不仅追求空间的内部更新,还追求空间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作品对于整个城市更新进程的推动。
如果把建筑视为一门艺术,那么我们不会称其创作是困难的,而只是一种过程中的磨砺。从最终的改造结果看,这些改造的建筑达到了我们的期许,一方面,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及多元的体验;另一方面,将旧的空间重新利用,从而激活建筑周围的社区,给城市注入新鲜血液。
优秀的空间设计,须赋予空间更多的创造力与灵魂性的表达。在空间设计和规划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决定建筑、综合体和城市空间采用什么形式。
另外,与住宅区内的建筑物相比,商业空间的设计除了建筑本身的设计感,还要更多地与周边环境相融合,需要对城市状况做出积极的贡献。
大观建筑之美源于“长期主义”的建筑基因
大观建筑的作品带有“长期主义”的建筑基因。他们乐于尝试新的、实验性的、先锋派的设计。每一个设计项目都坚持发掘在地文化的特征,将传统与现代、理性与激情相结合,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视角,营造更具长期审美价值的视觉效果。所以我对申江海的建筑作品、设计风格有着特别的青睐。
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最需要的是创新,包括空间设计、运营方式与在地文化特征的融合及合作模式,这些都同样重要。在优客工场、共享际与大观建筑合作的项目中,我们打破了甲方提出要求,乙方去满足的工作模式,而是给设计师更大的创作空间,让建筑设计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出现了获得国内外众多设计奖项的东四共享际、打磨厂共享际,以及昆明大悦城优客工场等项目。例如,东四共享际就融合了老北京胡同的风格特征,同时在狭窄的空间里又完成了立体化设计,如今东四共享际已成为北京老城区内知名的文化集散地。
建筑艺术的哲学维度
在我看来,大观建筑的设计作品应该从三个维度欣赏,一是商业判识,二是历史价值,三是哲学意识。
在商业判识上,大观建筑的作品拥有非常高的商业价值,他们将文化艺术与商业设计高度结合起来,其设计不妥协于商业,但也不会背叛商业。
在历史价值上,我相信这些建筑作品能在建筑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他们的建筑作品拥有了灵魂。
在哲学意识上,我感受到大观建筑的作品中充满着一种对于城市更新、对于人文主义的思辨力,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写在最后的话
城市更新的话题由来已久,也是未来的设计趋势,但是对于每一个参与者来说,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新的研究、新的开始。这本书或许能从实践的角度给人们一些启发。另外城市更新不仅仅是设计师与开发商之间的课题,更应该是大众参与、全民思考的话题。
我诚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制作精良的图书,它是大观建筑对于城市更新项目的思考与探究,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设计。最后,我更希望阅读本书的读者,有机会可以走进大观建筑设计的作品中,亲身体验拥有灵魂的建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