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和代谢病功能检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禁水试验

(一)概念

正常人通过尿液的浓缩、稀释以及饮水行为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稳定。在禁饮试验中(water deprivation test)禁饮一定时间后,体内水分减少,血浆渗透压升高,循环血容量减少,二者均刺激AVP大量分泌,促进远端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因而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尿比重及渗透压升高,而血渗透压变化不大。尿崩症患者因AVP储备缺乏(完全或部分)或肾脏敏感性不足,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重吸收减少,即使在强烈的渗透性刺激下尿量无明显减少,仍排出大量低渗尿,尿比重和渗透压无明显升高,重者发生血液浓缩、体重下降,并可出现脱水现象。禁水试验有助于尿崩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方法

1.试验前患者需处于临床稳定、血容量、血压正常状态。禁水时间6~16小时不等。中等程度多尿患者的禁水时间可以从前一天睡前开始,重度多尿者(6~10L/24h)的禁水试验应该从早晨6时开始,在医生严密观察下进行。
2.禁水前测定体重、血压、血、尿渗透压和尿比重。试验开始后应严密监视,每两小时排尿再测上述指标(血渗透压除外)。
3.当连续两次测尿量和尿比重变化不大或尿渗透压变化<30mOsm/(kg•H 2O)时,机体进入“平台期”,内源性AVP分泌已达最大值,此时可以查血浆渗透压,结束禁水试验或继续行加压素试验。
4.有条件者可于试验前、试验后取血测血浆AVP水平。

(三)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禁水后尿量明显减少(≤0.5ml/min),尿比重增加(≥1.020),尿渗透压升高,可以为血浆渗透压的2~4倍,常大于750mOsm/(kg•H 2O),而体重、血压、脉率及血浆渗透压变化不大。

(四)注意事项

1.试验过程中如果患者尿量较多、体重下降3%~5%或者血压下降、烦躁不安加剧,应随时终止试验。
2.如果尿渗透压与尿比重结果不吻合,应以尿渗透压为准。尿液中不同分子量的溶质(如葡萄糖、蛋白质和尿素、无机离子)对尿比重和尿渗透压的影响不同,大分子量溶质可以显著增加尿比重和对尿渗透压影响甚微。此外,尿比重的测定结果受温度、器皿等的影响较大,其可靠性较渗透压为低。
3.怀疑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糖尿病未得到控制、高钙血症、低钾血症、肾功能异常、发热等情况时,不宜做此试验。
4.当血浆渗透压<295mOsm/(kg•H 2O),而血钠>143mmol/L时,不需做此试验;当血浆渗透压>295mOsm/(kg•H 2O)、血钠>143mmol/L、尿渗透压 仍<300mOsm/(kg•H 2O)时,可排除精神性多饮。

(五)临床评估

1.中枢性尿崩症 完全性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因缺乏AVP,所以禁水后尿液仍不能充分浓缩,尿量无明显减少,尿渗透压低于300mOsm/(kg•H 2O)且小于血浆渗透压,尿比重常小于1.010。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患者机体仍有一定的AVP储备,禁水后血浆AVP水平轻度升高,出现尿量减少,尿渗透压和尿比重升高(尿渗透压可以超过血浆渗透压),但因AVP储备有限,故一段时间后尿量不再减少,尿渗透压和尿比重也不再上升,呈现平台现象。一般在禁水时,尿比重峰值不超过1.020(多在1.015左右),尿渗透压可大于血浆渗透压但常低于750mOsm/(kg•H 2O)[多在400~500mOsm/(kg•H 2O)]。有些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如果禁水时间过长,尿比重和尿渗透压再度下降,这是因为长时间的禁水使AVP耗竭,部分性尿崩症变为完全性尿崩症。
2.肾性尿崩症 完全性肾性尿崩症患者因对AVP显著抵抗,故禁水后尿液仍不能充分浓缩,持续排出大量低渗尿,尿量无明显减少,尿比重不增加,在1.010以内,尿渗透压仍低,小于血浆渗透压。部分性肾性尿崩症患者对AVP仍有一定的敏感性,禁水后随着AVP水平的增加,尿量有所减少,尿比重上升但不超过1.020,尿渗透压亦升高,可超过血浆渗透压,但一般小于750mOsm/ (kg•H 2O)[多在400~500mOsm/(kg•H 2O)]。
3.精神性烦渴 精神性烦渴患者对禁水的反应接近正常人,禁水后尿量明显减少(≤0.5ml/min),尿比重增加(≥1.020),尿渗透压升高[常大于750mOsm/(kg•H 2O)],而体重、血压、脉率及血浆渗透压变化不大。
4.此方法简易、便捷,被广泛应用,但当存在未控制的糖尿病、低钾血症、高钙血症、肾小管酸中毒或肾功能不全时,试验结果不可靠,同时测定血钠和血浆渗透压有助于减少误差。当患者本身存在高钠血症时,禁水试验的结果受到高血钠对AVP释放的刺激作用的影响,此时血浆AVP水平的测定和加压素试验更为可靠 [6]。此外,部分的尿崩症和精神性烦渴患者由于长期多饮、多尿,肾髓质因洗脱引起渗透梯度降低,肾脏对AVP的感受性下降,故不容易与肾性尿崩症相鉴别。此时在做禁水实验的同时,应做血浆AVP测定、血尿渗透压测定,有 助于鉴别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