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新思维2:智慧与金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如何打進外國人的圈子?

Diane:我想問問有關和外國人溝通的問題。因為我工作的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全都是外國人,他們有着不同的背景:南非、英國、澳洲,在語言上當然沒問題,大家的伙伴關係也非常好,但我要跟他們有更深一層的溝通,要進入他們的圈子就比較困難。大家的文化背景不同,職級也不同,我怎樣才可以改善跟他們的關係?我相信這也是溝通的藝術之一。

黎:這個當然。溝通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要鞏固關係。無可否認,文化差異是一個挑戰,因為大家都不理解對方的文化,但這正是一個好機會,讓你做一個好的聆聽者。我有很多出席社交場合的經驗,有時對他們的行業或各方面的運作亦不理解,於是我做聆聽者,及向他們提出問題,他們也樂意回答。他們介紹我時,總會說:「黎先生是一個健談的人,剛才我跟他談了一會。」實際上他比我說的話還要多。究竟怎樣才算健談?健談就是多聆聽,少說話。在機構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但核心還是相同的。舉例說,大部分人都有一份自重感,覺得自己比較重要,在你跟他們溝通時,可記住他們的名字或工作內容,這樣有助於拉近彼此的距離。

Florence:我認識一些在香港工作的外國人,他們也很特別。譬如他們與中國人交談時,不管那中國人是他的老闆還是下屬,他們總覺得中國人不相信他們的話。因為中國人對事情總有保留,認為講和做是兩回事。但西方人說話則較直接,雖然未必是百分之百,但他們所講的大部分都是心中所想。相反,中國人可能有太多“implication”(暗示)和“implied meaning”(隱含意思),較為婉轉。中西文化確實存在分野,非常有趣。

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溝通時,需要理解大家文化背後的意義,令溝通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