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周华斌

1980年,我到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文艺系任教,至今已40年。当时正是电视走向普及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对电视戏曲的认识与时俱进,经历了如下阶段。

一 因戏而宜

1986年8月,文艺系与中央电视台文艺部联合举办了全国第一届电视戏曲研讨会。当时上海、江苏、浙江、陕西、河南、湖南、广东等十余个电视台文艺部的领导和编导骨干参加了研讨。有同志认为,电视与戏曲是不同的艺术品种,二者联姻,可以形成新的品种。正如驴子与马杂交,能产生更强功能的骡子。我则认为,中国戏曲以“百戏”为摇篮,面对电视,可以有多种样式的选择,“但求多元,不需一统,因戏而宜”[1]

二 喉舌与媒体

电视作为“机械艺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前身是20世纪初进入我国的电影。电影与电视相仿,不过电影以胶片拍摄,电视以磁带录制,都需要剪辑合成,其摄影摄像语言和“蒙太奇”剪辑语言同理,都属于“镜像”艺术。可以说,电影是电视的“母艺术”,电视是电影的“子艺术”。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力度加大,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成立,第二年3月在全国第十一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吴冷西部长提出广播电视不应该只限于做报刊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喉舌”和“传声筒”,应该提倡“自己走路”方针,“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于是,电视戏曲、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综艺、电视专题片大行其道。1986年1月,电影划归广电部,改称“广播电影电视部”。同时,理论界开始通行与新闻、宣传不同的概念——“媒体”“载体”“传播”,这都是中性的科学概念。以上观点我在2000年撰写的论文《广播电视文艺沉思录》中有所阐论,我认为:新闻和文艺尽管都属文科,有共同性,却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重视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喜新厌旧”,重视追逐时代的浪花;文艺耐人寻味,“喜新恋旧”,重于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倘若说新闻不乏冷面孔,文艺则永远有一副热心肠。[2]

三 传播与元素

20世纪90年代,北京广播学院改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和文艺系分化出“大众传播”专业。在大众传媒领域,文化传播、艺术传播涉及传播手段、传者与受众的关系。戏剧戏曲的形态表现为各种艺术元素的组合——情节故事元素、语言元素、表演艺术元素以及源于西方的音乐、绘画、雕塑等“原艺术”和现代科技元素。影视艺术不再限于原艺术的“静态图像”,更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动态图像”的“镜像叙事”。于是,戏剧戏曲意味着不同于剧场中面对面、实打实的表演,拓展到传者与受众的关系。

我同时认为:自古以来,“戏剧”始终是人类文明普泛的表演艺术形态,至于中华文明的“戏曲”,则是东方戏剧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面对国际,“元素”也可以有所变异,香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过40余部“黄梅调”电影和“功夫”影片,而且多在亚太地区和国际得奖。于是,在影视学理上,存在受众的“以戏就影”和“以影就戏”问题。电影主要为“看”,“听”则涉及方言声腔剧种。港台地区以电影为本体,摆脱了大陆地区声腔剧种的语言障碍——“黄梅戏”电影主要用音乐元素的安徽黄梅小调,被称作“黄梅调”电影,由香港发端的“功夫”电影同样如此。由此可以反观戏曲电视,如重在肢体语言元素的“哑背疯”“滚灯”和国际认同的“猴戏”。

四 互联网与新媒体

与科技发展相适应,21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媒体转换十分频繁。电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代表,新媒体、自媒体、多媒体更迭很快。当今更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称“融媒体”。在“融媒体”的理念下,文字、音频、视频、手机、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被综合运用于信息传播,包括动画、虚拟时空、时空特技等。多媒体领域既可以“一对一”传播,也可以“一对众”“众对众”群体传播,其内容的“海量”和“多样”,今非昔比,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目前新媒体和“互联网+”正值“正在进行时”,有待于通过实践进一步总结。

我一向认为:广播电视节目与栏目在学理上是不同的概念,二者体现了辩证关系——“节目”在总体上包括“栏目”,但微观的“节目”又是栏目的组成部分。20世纪,影视媒体的记录功能、艺术再创造功能、复制与保存功能相适应,形成了四种片型:舞台纪录片、戏曲艺术片、戏曲电视剧、戏曲文化片。21世纪,在“融媒体”的语境中,春风吹又生,电视栏目中的节目已不止这四种类型,如“竞技秀”“真人秀”等。当今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路更可放开。关于多形态的电视栏目与节目,可参见本书。

本书《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以纵向、横向的不同视角,阐论广播电视的历史和现实。作者以动态研究为抓手,对电视戏曲栏目进行了分类观照,如《梨园春》《相约花戏楼》《秦之声》《过把瘾》《叮咯咙咚呛》《国色天香》《非常有戏》等,力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作者以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宏观上进行大数据列表统计分析、分类研究,微观上进行问卷调查和使用“范式”的研究方法。

本书将电视戏曲栏目分类为“戏曲剧场型”“戏曲知识型”“戏曲综艺型”,以及戏曲栏目的新类型——“真人秀”“竞技秀”,细化为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居住区的戏曲受众和播出时间。联系戏曲具有重“乡情”的乡土情味和“韵味”特色,又对戏曲电视栏目进行了带有“文化引导”意味的品质、品格、品位定位,认定其“本土化”“平民化”“人文化”特质。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戏曲既有固定的城乡观众,又有现代商业化社会潜在的流动观众。其栏目业已在总体上完成了“专题化→板块化→综艺化→娱乐化→竞技化”的过渡。从普遍的“大众”走向专业化的“分众”,作者提倡各地电视台成为电视栏目中的“品牌”。此外,在“应用”层面,还研究了戏曲电视栏目的策划、改版与包装,涉及“主持人艺术”。众所周知,主持人是电视媒体中传者与受众的桥梁,当今主持人已成为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热点和亮点。本书通过受众调查和评论,对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精细考量。

作者邵振奇副教授来自广播电视教学科研第一线,因而各章的阐论较为全面深入。他曾被评为安徽省“教坛新秀”,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又于2010年获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2019年获安徽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在就读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期间,他学业勤奋,独立撰写论文近30篇,先后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我是他博士论文答辩的主持,答辩委员们对其论文一致通过,赞赏有加。本书便是他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充实加工而成的。

该书“余论”部分,由戏曲电视栏目延伸到21世纪的新媒体、融媒体,展示其发展前景,以便继续深化研究。“附录”部分,罗列历届电视星光奖、“兰花奖”获奖名单。又附录研究中的调查问卷、优秀戏曲电视栏目台本以及全国戏曲电视栏目一览表、全国的戏曲电视的综艺形态表。全书视野开阔,可供读者和业界参考。

是为序。

2020年2月20日于北京


[1] 论文《广播戏曲——剧场戏曲——影视戏曲》及会议“简记”,《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2] 论文《广播电视文艺沉思录》,《现代传播》2000年第4期(原《北京广播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