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论语》·修订版(全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学习一是要信服老师,二是不要急于学“新东西”

原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华杉详解

子路听到什么道理,就要马上去实践。如果还没来得及实践,唯恐又听到一条新的道理。

这一句,非常生动,非常深刻,但在《论语》中好像不太起眼儿,各家注解的笔墨都不多。要么是落在子路的性格上,说他勇,勇于实践;或者也比较急,急于实践。

我们好像看见子路在那儿捂着耳朵:“您别说!您别说!我上一条还没来得及做到呢!”

这就是学习的本质,就是知行合一。如果你没有做到,学他来干吗呢?我们读书学习,就是要字字句句切己体察,放到自己身上琢磨,放到具体事上研习,这才叫学而习之,才能真正把道理琢磨透,把本事学到手,用到具体事情上,进步在自己身上。

学习之病,太多了!我们个个都自称爱学习,却都没有学过要怎么学习,那还能学到啥?

最常见的毛病,是总想挑战老师,浑身上下都是批判老师的战斗力,就要跟老师斗争,把老师问倒,自己学到什么,反而不是关注的重点。我们经常听讲座,老师讲完后的提问环节,就是舌战群氓,下面抢话筒的,没有一个是深究义理学问的,都是来挑战老师的。这就是毛病。

第一,批判是学习的死敌,因为压根儿没有批判性学习这回事。你听到一句话、一个道理,就放在自己身上想想看,有没有教益。只关注自己,批判别人不能给你带来进步。

学习必须首先是敬,然后是信,是服,要敬爱老师,真心信服老师,再去读老师的书,听老师的课。不服,不如不要去。你服谁,就去学谁。

如果谁都不服?那你已经天下第一了,你就不用学了。

最可怕的就是又要去学人家,又要对人家不服,那是浪费时间。

第二,学习不要急于学“新东西”。有的人一听人家讲的内容,就撇嘴说:“哎呀!我看他讲的也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东西!”会说这话,就是不懂“学习学”。要听新东西干吗?是以前的都会了、做到了?你看人家子路,他是怕听到新东西,因为前面旧的还没做到,又灌进去一些新的,更干扰磨炼上一条。

这就是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