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对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认识
根据目前所知,可以排除病人和一般大型动物作为本病传染源的可能[3]。至20世纪50年代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及传播媒介尚不能明确,从一年两次流行的季节性来看,似与由蚊子、体虱或壁虱传染的疾病的特征无相似之处,日本学者认为本病乃由恙虫Laelaps Jettmari所传染,而其宿主为野鼠Apodemus agrarius,这种动物和昆虫在我国东北极多见,在朝鲜疫区都会被找到,所以可能性极大[1]。虽不能明确证实本病的发生与野鼠和恙虫有关联,但医学界普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啮齿类关系最密切。本病的传染方式有两种主张,一种是接触鼠类排泄物而感染,其次是由鼠类体外寄生虫的媒介而得病。然这两种说法都未能得出结论[2]。苏联学者研究报告谓:一般在第五病日内,从病人血液中可以分离出本病的病毒,从动物实验上已经证明了家猫、幼兔、鼠类、猿等有感受性,并且在这些野生动物体上寄生的壁虱体内,亦能发现本病的病毒,因此可以说明,这些动物是本病的媒介者[5]。我国学者1955年展开对本病调查,认为传染媒介与螨十分密切,呼吸道及消化道不能感染本病,螨为鼠体外寄生的小节足动物,比虱还小,并于黑龙江省某疫区内得到了四种鼠类,黑线姬鼠为数最多,小田鼠次之[6]。
1958年黑龙江省北安新生医院龙镇分院在出血热流行季节接诊出血热患者71例,据其统计患病者多的某农场二作业区,仅在一个打谷场内就消灭了1 500多只野鼠,推论此病感染与野鼠有很大关系[7]。
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鼠类是出血热的传染源,患病多数与野外活动关系较大。居住条件差、室内鼠类活动严重的,发病也多。许多施工工棚,因结构简陋,住宿拥挤,鼠类密度高,发病也较住民房的多。呈现出“鼠多病多,鼠少病少”的现象[3]。国内认为黑线姬鼠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主要根据是:各疫区的优势鼠种均为黑线姬鼠;黑线姬鼠密度与发病曲线相一致;病人大都有与黑线姬鼠直接或间接接触史[8]。
半个世纪以来,革螨、恙螨与出血热的关系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有调查证明格氏血厉螨(Haemolaelaps glasgowi)和厩真厉螨(Eulaelaps stabularis)为安徽出血热疫区黑线姬鼠鼠窝的优势螨种,分别占革螨总数的72.26%和20.06%;其季节消长主要属秋冬型,与居民黑线姬鼠型出血热发病季节相关;能通过叮刺鼠和人的正常皮肤吸血。1980年实验证明这两种螨能通过叮刺在黑线姬鼠间传播汉坦病毒(Hantavirus,以下简称HV)抗原。1984—1985年实验研究证明这两种螨:①有HV的自然感染;②可通过叮刺传播HV;③可经卵传递HV,格氏血厉螨已传3代,厩真厉螨已传2代;④在出血热疫区从黑线姬鼠同窝鼠和革螨分离的HV,经单克隆抗体检测,两者的抗原性一致,表明在鼠螨之间已构成相互传播的关系。研究结果证明格氏血厉螨和厩真厉螨是姬鼠型出血热的传播媒介,并兼有储存宿主的作用,对在鼠间传播出血热和维持疫源地方面起重要作用。由于这两种螨为巢穴型寄生的兼性吸血螨,与人接触机会不多,且叮刺能力不强,故在鼠—人之间传播的重要性可能不大。证明革螨是出血热的传播媒介[9]。
1954年Traub等在朝鲜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提出恙螨是朝鲜出血热的可疑媒介。确定恙螨为媒介,除流行病学证据和自然感染外,尚须证明它能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HV两项内容。由于恙螨一生仅幼虫叮刺而且只饱食一次,故这两项内容需用未曾吸食过的子代幼虫来完成。但小盾纤恙螨一年只能繁殖一代,饲养成长率低,难以提供大量子代幼虫供实验用,致使恙螨能否传播出血热的问题长期未能得出结论。1988—1992年,研究人员为解决子代幼虫的来源,根据恙螨幼虫有趋向黑色物体的习性,将小黑板放在疫区草地上采集到大量未曾吸食过的子代幼虫,并从子代幼虫中分离到HV11株,对恙螨能否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HV这两个问题作出了明确的结论。研究结果证明:小盾纤恙螨具有作为出血热传播媒介的条件。在某些疫区,小盾纤恙螨对在鼠间传播出血热和保持疫源地起重要作用,对在鼠—人之间传播出血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证明小盾纤恙螨是出血热的传播媒介,该项技术先后获1992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0]。
至20世纪60年代我国流行的出血热已知有两种:一种是仅有发热、出血而无肾脏改变的出血热。因为多发生在我国新疆地区,故称为新疆出血热,是一种由蜱媒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有发热、乏力、头痛、恶心、腹部不适、皮肤黏膜充血、全身各器官出血、休克等多种表现,其中以发热出血为主要症状。新疆出血热的病原体认为是一种蜱媒性病毒。另一种是有发热、出血的同时伴随肾脏损害的出血热,是由鼠类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即除新疆外,我国各地及苏联远东地区、朝鲜等地所发生的流行性出血热,均属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