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育,被遗忘的青春期叛逆原因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身高、体重迅速发育,很多孩子看起来甚至比父母还高大。青春期前,孩子一直在“仰视”父母,现在能够“平视”甚至“俯视”父母。这种身高变化带来的视角变化,会潜移默化地使孩子产生态度上的改变:父母在孩子心中不再高大,影响力下降,同时孩子会产生一种“成人感”,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可以和父母平等相处了。
当孩子开始期望父母用对待成年人的态度对待自己时,如果父母意识不到孩子的变化,青春期孩子的“成人感”需求在父母处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将很可能通过和父母“对着干”来争取自己的地位——“我就是不听,你也不能把我怎样”。这样一来,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会演变成“权力斗争”:父母试图用说教、批评甚至打骂的方式让孩子顺从;孩子可能用沉默、与父母对峙甚至大打出手、离家出走等方式对抗。
当不良行为的目标是争夺权力时,青少年就会企图通过支配、控制父母及同伴等行为确立他们在群体中的地位,即通过拒绝服从和破坏规则来证明他们的控制力和权力……如果父母回应权力斗争的方式是施加更多的控制或用权威强迫青少年服从,将导致青少年更加相信权力的价值。如果父母的愤怒超出厌烦和不满的界限,并有了被挑战和被激怒的感觉,那么青少年“获得权力”的目标便很可能实现了。
引自《危机中的青少年》,有修改。
从大脑发育的层面来看,个体在进入青春期后,其主管情绪的边缘系统发育迅速。这个系统像婴儿的皮肤一样敏感:成人不会感到疼痛,但是婴儿可能痛得大哭。同理,青春期孩子的边缘系统更为敏感,因此他们也比成年人更容易情绪化。
如果把情绪比作油门,把控制情绪比作刹车系统,那么青春期孩子容易情绪化,除了有油门踩得太重的原因,还有刹车系统不灵敏的原因——个体控制情绪的大脑前额叶发育缓慢,它在个体25岁左右时才会发育成熟。
青春期大脑发育的不平衡,也会加剧青春期孩子与父母间的冲突,让父母感觉孩子很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