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发票税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扁鹊见蔡桓公”“魏文王问扁鹊”这两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真正道出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救危”的医道三重境界。防病总比治病要简单,治小病也比治大病更容易,成本自然也低得多。能提前预防让人不生病,能在大病之初及时发现并治愈,这才是真正的医家高手。当病重时再治,已是不得不治,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若是病入膏肓,纵是神医在世,也已无力回天。
若将企业的发票税务风险管理比作医道,事先预防,从根源上消除“病”因、不留“病入膏肓”之隐患,乃是首善之选;否则,时间越长,税务风险越积越多,解决起来就会越来越难,甚至无法解决,即使能够解决,也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亡羊补牢”实为下下策。
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真正的高手是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税后控制不如税中控制,税中控制不如税前控制,可惜许多企业未能认识到这一点,等到税务风险造成重大的实际损失,从口袋里大把往外掏银子的时候,可能已经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了。
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往往认识不到预防发票税务风险的重要性,总舍不得花成本来预防发票税务风险的产生。它们往往存在着种种侥幸心理,认为税务机关一般不会查到自己头上,认为税务风险一般不会产生。可是,当税务风险真的发生时,早已错过最佳防范时间,要花很大的代价才能解决,而且很有可能已经解决不了。那么,为什么不事先作打算呢?事先预防,要省力得多,也可靠得多。
“1元事前预防=5元事后投资”,这是安全经济学的基本定量规律,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应急补救的代价远远大于预防性投资。
《道德经》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做好发票税务风险预防,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善莫大焉!
关于发票税务风险防范的措施,笔者总结了6条。
(一)企业树立正确的发票税务风险意识
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发票税务风险意识,以端正的态度对待企业纳税问题,正确理解纳税筹划、合理避税的内涵,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通过正确操作节省税款,而不是通过非法手段逃避缴纳税款。
(二)提高企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企业应当鼓励和支持财务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利用多种渠道给财务人员提供学习税法知识和提高税务实际操作技能的机会,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将企业财务人员培养成为通晓税法的专业人才。企业财务人员也应该主动学习税收政策和掌握税务实际操作技能,并能及时更新财税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准确区分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准确区分不同税种对同一事项的不同规定,准确识别企业潜在的税务风险,及时规避企业税务风险,运用税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防范包括发票风险在内的企业税务风险打下坚实基础。
(三)保持财务人员的稳定性
企业财务工作具有连贯性,财务人员流动频繁,难以形成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难以规范企业财务和业务流程,难以提高财务人员的责任心,难以控制包括发票风险在内的企业税务风险的发生。保持财务人员的稳定性,是规范企业财务管理、防范税务风险的基础。
(四)加强企业的发票税务管理
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发票税务管理理念,摒弃以往把发票税务管理工作只看作财务部门工作的陈旧观念,认识到不规范的业务过程才是税务风险的根源,树立全员参与、全员控制的新思维,积极理解并支持财务部门的工作。企业应该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税收知识,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税法的了解,取得全体员工对发票税务管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把好发票取得关。
发票税务风险需要在企业的整个业务过程中防范。各个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从经济合同签订到经济业务完成的整个过程都必须充分考虑税务因素,特别是发票因素,比如经济合同签订要考虑发票条款的涉税风险,经济业务过程中注意对发票的开具、取得、传递、保管、审核等,真正做到税前控制、税中控制,才能及时注意防范税务风险,避免税务风险的产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规范纳税行为,减少税务风险,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五)进行发票税务风险自查
发票税务风险自查是企业防范发票税务风险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把发票税务风险自查作为每一次企业税务风险自查的必查项目。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很多企业平时并不进行税务风险自查,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被动进行自查:一是企业纳税申报情况出现预警,税务机关要求企业自查时,企业为应付税务机关而被动自查;二是企业被税务机关列为纳税检查对象,企业因担心出现税务问题在调账之前匆忙进行自查。
企业不能在税务机关检查时才“临时抱佛脚”。为了防范税务风险,在平时的工作中,企业就应当经常性地主动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税务风险,将税务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自查时,企业财务人员应熟悉税收政策,明确自查的方向和内容,采取有效的自查方法,对自查出的税务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无法补救的依法补缴税款,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确保不再出现类似的税务问题。
(六)制定适合企业特点的发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要做好发票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还必须制定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任何先进的方法和手段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制度是文件,是命令;执行是落实,是实践;制度是执行的基础,执行是制度的实践,没有制度就没有执行;没有执行,制度也只是一个空壳。所以企业要制定适合企业特点的发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发票管理制度应至少包括下列14项内容,其中主要内容为进项侧发票管理(第(3)~(7)条)与销项侧发票管理(第(8)~(13)条)。
(1)制度(办法)制定的税法政策依据。
(2)明确责任人、责任部门,具体职责、责任追究。
(3)发票取得。
1)供应商准入的审核管理,以确保供应商提供合规发票。
2)在合同协议中约定供应商开具发票的条件、类型、要求及送达时限,确保及时取得发票。
3)业务经办人员应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主动向对方单位索取合规发票,并对双方单位全称、纳税人识别号、开户银行及账号、经营地址及电话、开票时间、经营项目、商品规格、数量、单价、金额、联次、签章等要素进行审核。
4)对发票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并打印网上验票结果作为报账凭据。
5)不合规发票的情形及处理办法。
(4)发票传递时限、移交手续。
(5)发票认证时限,无法认证、逾期认证等特殊情况的处理。
(6)发票丢失的处理。
(7)发票保管。
(8)发票领购。
(9)发票开具。
1)开具时限,按照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开具发票,不得提前或延迟开票。
2)发票开具的基本流程。
3)开具发票资料:合同、结算单据、客户信息表等资料。
4)开具发票范围。
5)开具发票申请。
6)开具发票原则及方法。
7)发票丢失、作废或红字发票开具。
(10)发票领取。
(11)发票交付。
(12)发票保管与缴销。
(13)发票邮寄管理。
(14)发票制度执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