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不公平
又一日,早朝!
赵巽早早起来上朝, 心里憋了一肚子的气的他本想将摊派的事情再说一遍,可在早朝之时,他却是忍住了。
于是早朝之时,他便装哑巴,只字不提。
倒是崇祯皇帝,面对百官,郑重其事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众爱卿可听说这句话啊?”
百官寂静!
关于那义社的事情,一日之内,已是在京城流传开来,尤其是这事本就与文坛领袖钱谦益有关,故流传极快,且热度极高,想不知道都难!
“这八个字,说来简单,却是极有嚼头!”
“朕教人打探过了,那所谓的义社之中,皆是读书人,却无一朝堂命官。”
“这群读书人啊,自书中,读出了大义!”
“他们所用的‘义社’二字,也是恰如其分啊!”
一番感叹,令得百官皆侧目。
要知道,陛下这边最是反感朝廷命官拉帮结派,如那东林党,便被陛下所不喜。
而今,却是这般认同一个刚刚出现的仅由学子组成的“义社”?
太值得人推敲与深思!
“都仔细想想吧,朕累了!”
崇祯皇帝起身:“另外,摊派的问题,也尽快些,最近,北边很不安生啊!”
晚些时候,他回到养心殿,琢磨许久,不知为何,突然间有些迷茫。
主要还是先前太子的那番话。
如李自成、张献忠那等贼人,短时间内是无法剿灭的。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是如此。
然后,他便有些不知所措了。
这问题太大,令他困苦不已,憋在心里越发的难受,就如同那一根荆棘刺在心脏一般,扎心的痛。
贼人无法剿灭,那,应该怎么办呢?
他暗自叹息,一时间也想不出具体的措施,便只得再放一放。
而今,最主要的还是北边的问题。
主要方向还是稳住!
根据兵部那边的意见,是要速战速决,故此战事相当的激烈与焦灼,也就需要更多的银两。
这是保障稳定的前提!
就如和议的问题,这两方若要和议的话,本身的前提就应该是势均力敌啊!
你连人家都打不过,那人家凭什么与你和议?
所以,北边要稳定,银子就必须得供应上。
思虑许久,他将赵巽召来:“若按照你的想法,需要多久能筹集四十万两?”
赵巽也是认真想了想:“月余即可……”
说到这里,他的话匣子仿佛被打开似的,跟着道:“陛下啊,臣忝为户部右侍郎,今负责监督摊派一事,经过诸多调查臣发现……”
却是被打断了。
崇祯皇帝一阵头疼:“朕都知道的,卿不必多言,至于摊派一事,便依照卿之所奏吧!”
他也是不得已。
这赵巽提出的法子是“人头税”,莫管你是农户还是大家大户,有人就摊派,连带这一些士大夫阶层都不能避免。
如此,得得罪多少人啊?
莫说其他,单单是朝堂百官都会强烈反对。
但,有办法吗?
朝堂没钱,拿什么稳定局面?
赵巽得了旨意,立刻去督办了。
只是这边赵巽刚出来京城,内阁那边便有奏疏送来,直接是将赵巽提出那人头摊派喷了个狗血淋头,陈述诸多要点与危害,最后直接上升到朝堂稳定。
崇祯皇帝看的是越发心烦,干脆将奏疏留中。
直至晚些时候,首辅周延儒和兵部尚书陈新甲同时觐见。
“陛下,捷报!”
陈新甲略微激动道:“孙传庭率领五千京营精锐驰援开封,大贼李自成败走河南,奔着襄阳而去,孙传庭提及,接下来将会一路追击,定将贼人剿灭、击杀!”
崇祯皇帝眼睛一亮!
这可是大好事啊!
那李自成围攻开封城一年有余,长此下去没人知道会如何,一定要说来,那开封乃是宋朝的都城,是京城以南防御最重的城池,一旦开封失守,贼人大军将直逼京城。
而今随着孙传庭出征,贼人退走,那开封一带至少可以松一口气了,同时也可以证明那孙传庭,确实有本事啊!
“好哇!这孙爱卿果然不负朕望!”
他略微思索:“传下去,告知孙爱卿,持重缓进, 一切以大局安全为上!”
下侧,周延儒和陈新甲皆侧目。
这情况,不大对劲啊!
按照陛下先前的意思,是要稳重北边,举重兵清剿诸路贼人。
眼前那孙传庭威势正猛,当一鼓作气,快速挺进清剿贼寇啊,怎地又……持重缓进呢?
这与先前的意思可是截然相反的!
“先不要急!”
崇祯皇帝解释道:“让孙传庭慢慢打, 一切要点,还要先放在北边!”
周延儒、陈新甲二人相视一眼,皆没有多说。
崇祯皇帝沉了口气,又问:“而今北边境况如何了?”
陈新甲道:“陛下,北边之战,可战可胜,尤其当速战速决,以免拖延太久,靡费饷银。”
“嗯!”
崇祯皇帝应了一声。
北边是要快一些了,朝廷动用十余万大军, 与那女真决战,拖的越久于大明越不利。
不多时,周延儒二人出来宫殿,相视一眼,皆摇头。
真是越来越看不懂陛下了。
明明前一日还不赞同那赵巽的想法,只是过了一日,又这般公然支持了。
这你能懂?
还有那孙传庭的事情,本也应乘胜追击,陛下却说让那孙传庭稳着来,慢慢打。
这你能理解?
诸多种种,可是与陛下先前的性情很不相符啊!
“朝廷缺钱,陛下有些焦急了!”
周延儒沉声道:“若不然陛下也不会如此支持那赵巽,此一时、彼一时,我等也要小心了!看不懂的事情,最好少说话!”
陈新甲会意。
不知为何,近来,陛下性情大变,实在教人难以捉摸。
“我总觉得有什么事,或者是……什么人,令陛下改观了。”陈新甲低声开口。
“慎言!”
周延儒很是严肃。
这里面的问题大了去了,自那余家酒肆出现以来,陛下那边便有些不大对劲了啊!
朝堂间,疑云重重。
而在霸州,赵巽来了,他当即找上霸州知州, 将人头摊派事宜交代下去,转来第二日便开始推行。
然,他方才带人出城便见城外聚集了数百民众,一个个面带悲愤。
“不公平!”
“对,就是不公平,凭什么啊?”
“先前按照户摊派,大家伙还可以勉强凑出一些银两,可现在按照人头摊派,一家好几口人,这不是要大家的命吗!”
“没错,若朝廷要强制推行人头摊派,我我我……我就去死,一头撞死在这里!”
眼见城门处众多负责摊派的人员,诸多百姓皆是大声喊着,闹着,还有的人哭天抢地,场面乱作一团。
赵巽看了看,深深皱眉。
只是在看到这群百姓的刹那,他便明白过来。
出事了!
而且还是阻力极大的大事!
前段时间的摊派,固然也有百姓不愿意,也有一些人反抗,可到头来,总的来说,还是有些成效的。
可现在,他这边才刚出消息没多久,这些百姓便聚集起来,共同联合反抗。
公然反抗啊!
眼见不好,他深深吸了口气,朗声开口:“诸位,摊派乃是朝廷之策,是陛下的旨意,违抗摊派便是违抗圣旨,是死罪!”
这不说倒还好,稍微一解释,诸多百姓更是炸裂开来。
“陛下这圣旨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赶尽杀绝?”
“是啊,想让大家伙死吧?”
“大家伙的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饭都吃不上,还要摊派?还要按照人头摊派?这就是想活活整死大家伙!”
“左右都是死,今日想要人头摊派,便从老子身上跨过去!”
群情激奋!
赵巽见状,也是被气的呼吸起伏, 有点想骂娘。
这群衣着褴褛的百姓是真的傻吗?
难道就不知道这人头摊派对他们是好事?
按照以前以户为单位摊派,所征收的,可都是你们这些穷苦百姓的钱,那些大家大户根本不在摊派的范围内。
而总的摊派银两是四十万,只靠着你们这些贫苦的人摊分,落到每家的头上数额自然是多的。
现在,将那些大家大户都纳入进来,且以人头为算,那摊派的大头便落到了那些大家大户的头上啊!
至于你们这些贫苦百姓,能拿的出来便拿,拿不出来朝廷还能将你们给砍头了怎地?
可……就是这样的好事,这诸多百姓竟是联合起来,一起反抗!
他们傻吗?
显然不是!
他们是被人给当做枪头使了!
赵巽有些气愤,大手一挥:“走,谁人敢阻挡摊派,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