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
不要以为标题写错字了!没错。“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是我2004年前后在《中外企业文化》杂志上发表的观点。“欲”,是志向,是理想,是使命,是追求等之意。
伟大,从心灵开始!
5岁女孩立志上北京大学的成功故事
有位中国科学院的王老师,他曾带5岁的女儿在北京大学玩耍,女儿喜欢上了北大校园,流连忘返。于是王老师问女儿是否喜欢北大,女儿回答说喜欢;王老师又问她是否以后想考北大,女儿说,“想!”王老师借机激励女儿:“你要是想上北大,从现在起就必须下定决心,万分努力,才有可能考上北大。”小小年纪的女儿,居然答应了。在她的心中,从小就种植了考入北大的远大理想。
后来王老师的女儿以考入北大为坚定目标,刻苦学习,高考以北京市理科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北大。北大毕业后,她又在20世纪90年代末获得一所美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在美国上学的第一年,她就用奖学金买了一辆二手汽车。这让她爸爸备感骄傲。
王老师曾特意邀请我到他家,向我展示他女儿的学习和生活照片,那时会做个人网页的人并不多,王老师的女儿自己制作了非常漂亮的个人网页。对着电脑,看着网上的女儿,王老师的自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个5岁女孩立志考入北京大学并最终成功的例子,说明了人生追求的重要性。
人要觉醒,首要的选择项是什么?我认为是“愿望”,或者说是理想、追求、志向、目标和愿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千古名言是说,送给人鱼还不如教会别人捕鱼的方法,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我提出的“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说明还有东西比方法更重要,“欲”比“渔”更重要!使命、愿景、价值观比方法更具有先导性。
比如,先进科技是一种工具,如果掌握它的人是善的,就对社会有益;如果掌握它的人是战争狂,就对世界有害。“欲”比“渔”重要不言而喻。
“欲”是为兼顾语句对仗而选用的字,它特指根植于内心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它时刻引导着人的行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或领导者,首先是帮助人建立起积极的追求。“欲望”问题解决了,才谈得上实现欲望的方式、方法、策略、工具;反过来说,一个掌握了方法的人,如果没有积极的追求,其方法就毫无用处,或者方法用在了错误的方向,会导致不良结果。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都知道,爱上一个人就会想出各种办法去接近对方。如恋爱中的学生为了接近对方,有写小纸条的,有假装作业题不会去请教的,有直接约一起看电影的,有约到家庭聚会的,有约了若干人聚会但实际只希望接触某个人的……凡此种种,都说明欲望比方法更优先,先有爱,才有追求和表达爱的方法。
《关雎》一诗,将这方面表达得惟妙惟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诗经》名篇,诗中描绘了男子对于心目中完美无瑕情人的无限渴望,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意乱情迷的爱情追求,激发了男子的行动、策略和方法(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爱因斯坦说:“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唤醒生命,从激发其良好欲望开始。
阅读伟大人物传记、故事是简单易行的建立积极追求的方式之一。